在第四台的表現上小弟認為跟業者所提供的訊號有關,家裡的第四台表現還蠻滿意的並不比原先的舊機SONY CRT差,而且在電影台的部份畫質跟DVD差不多耶......可能是小弟木眼

而且在第四台精緻縮放的表現上也不錯,有一次朋友來家裡坐客就問說為什麼你們家的電視人物看起來不會胖胖的,她家裡是三年前買的SONY32吋液晶電視當時買七萬多......這個價位當時小弟實在買不起

我去她家裡看電視發現她都用4:3的比例在看,她說不喜歡人變胖胖的,可是SONY不是也有針對第四台做比例縮放嗎?可能是早期的機種沒有設計吧,小弟也不清楚......只能說如果有看第四台的話比例縮放是很重要的,比較不會有變形較嚴重的不舒服感...
自動環境背光模式是個很實用的功能,在關燈的情況下會調低背光,像小弟常關燈看電視及玩WII長時間盯著電視也比較不會疲勞,背光降低應該也比較省電吧,但是在接電腦訊號時VGA不能直上1920*1080就比較可惜了,其它的部份小弟在使用上都沒遇到什麼大問題以42RV500G的價格及功能表現上來說個人覺得算是合理的範圍內,以上是小弟購入42RV500G的小小心得希望對您的選購有所幫助唷......

amos810 wrote:
小弟一月份也購入一台...(恕刪)
感謝amos810大的心得分享,小弟今日無意間去黃色小屋逛,
也注意到這台42RV500G,問到的價格是$44000元(不含0元本舖的5000元)
由於之前是考慮$ONY的40V4000
對Toshiba沒太深入的研究,不知道它跟40V4000在第四台的表現上兩者差異如何?
另外在購買時,可否要求店家先提供亮暗點的測試???
justinyu wrote:
感謝amos810大...(恕刪)
justinyu您好,關於現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同價格帶同規格的範圍內,我會建議購買保固期最長的商品,原因在於電子產品開發的生命週期愈來愈短,相對於產品及零件可靠度的測試不若以往嚴謹,就連 MIJ 的產品小弟也不再認為是品質保證了,各品牌要搶的都是 time to market 及 market share,因為market share每差一個順位利潤就差非常多.....

SONY的第四台表現在小弟木眼看來與Toshiba並沒有很明顯的差距,效果都差不多,事實上小弟家住在中研院附近,無論是火鍋店裡的歌林、自助餐店的奇美、義式料理店的國際、小舅子家中的Benq、岳父家中的東元及優派、朋友家中的SONY,在我們這區的第四台表現都相當不錯耶,從未曾見過傳說中雪花片片的情況......

SONY在台灣的家電業算是有口皆碑,像小弟買DV就是買SONY的,因為跟其它品牌都一樣保固一年,但是它的電視只有二年保固,除非說在外型及功能上有特別的喜愛,否則在過保固後送修的痛相信每個人都不想太早遇到...

像小弟一位大學同學從事手機及NB LCD機構設計十年經驗,之前買了Dell的NB結果保固只有一年才過保沒多久主機板就壞了,還被小弟揶揄說NB設計那麼久了怎麼還會吃到這種虧呢?華碩的二年保固或HP的三年保固都還可以使用比較久些,因此保固期的長短真的很重要....

關於LCD亮點的問題小弟是不在意啦,除非真的誇張到十幾點,而目前願意先開箱讓消費者檢查亮點的店家應該也是沒有,因為原廠也沒有提供亮暗點保固,小弟剛購入42RV500G時也檢查出右上角有一暗點,但是根本不影響在正常距離下觀看,雖然後來因為商品有瑕疵新禾換了一台全新的電視給我,但這次我連檢查亮暗點都沒有檢查了。
最後小弟再分享一下電視的採購心得:
1.外觀面:目前大部份的電視外框都是採鋼琴鏡面處理,但是由於塑膠射出的成型易有縮水及結合線的問題產生,所以如果在反光面上看到有細微的結合線是正常的(通常會發生在圓孔、轉角及縲絲柱附近),但是在大面積的塑膠會容易發生縮水造成反射面不均反射物體變形的現象,像LG60FD下方的大面積鏡面設計就有縮水的風險,如果塑膠表面不夠平整會造成反射的影像是扭曲的反而是反效果,購買大面積鋼琴烤漆機種要注意,像RV500G的黑色邊框是採曲面而不是平面設計可以掩飾縮水的風險,另外在塑膠件及塑膠件的結合處是否牢固有無做美工縫來掩飾不平整的接縫,就像汽車鈑金的縫隙也有一定的公差規範,在外觀按鈕及輸出入端子是否符合人因設計方便使用。
2.色彩面:這是討論區問最多的問題,事實上小弟認為電視色彩的表現跟觀賞環境的光源及環境色彩有絕大的關連性,就算是使用螢幕校色器調出的顏色也不見得會適合電視所處的環境,必竟螢幕校色器主要是拉近色光與色料之間的差距,通常是平面設計工作者希望電腦上設計的色彩會接近列印出來的印刷色。
但人的眼睛是敏感及多變的,色彩的變化就是光的變化,以前上色彩學時教授說要變魔術給同學看要把顏色變不見,後來就把教室燈關了於是色彩就全都不見了,是的,顏色就是光的頻譜,紅、黃、藍都有各自的頻譜,而人類眼睛的可見頻譜有限,超過頻譜的顏色就看不見了,像紫外光就是人眼看不見的頻譜,因此當客廳佈置的色彩材質,例如牆面是白色或藍色、電視櫃是木紋還是鋼架,甚至電視的外框是紅色及其它顏色或客廳的光源色溫是多少,都會影響我們對色彩的判斷。
因為色彩學裡有所謂的"補色效應",任何色彩都有其互補色,舉例來說手術房裡的醫生及護理人員都是穿著綠色的服裝,因為紅色的互補色就是綠色,如此一來當醫生專注在開刀病人的紅色血液中時一抬頭看到的是互補色綠色,才不會感到奇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著先看完一片紅色物體後再在將眼睛投射到白色牆面上,會看到同樣的一片綠色殘影,正因為如此小弟認為電視還是必須買回家然後每隔一段時間慢慢調整為適合觀賞環境的設定值,這樣才能調整出最適合自己的電視色彩唷.......

amos810 wrote:
justinyu您好...(恕刪)
感謝amos810大這麼熱心又專業的分析,讓我多上了寶貴的一課!
其實家母想買液晶電視已經有一兩年了,但是當時液晶電視的價格實在高不可攀,
又害怕買了以後接cable的類比式訊號畫質不能接受,以致於不能下定決心,
現在看到價格總算比較親民了點,想想還是買日本原裝的比較有保障
現在就看$ONY的40V4000跟Toshiba的42RV500G PK了,
看到網上大家都對這兩台的評價不差,就讓家母去現場看好了,
畢竟老人家對於規格方面不會有太大意見,感謝大大的寶貴意見......
另外冒昧在請問一下,不知版上的大家在買液晶電視時,會否要求先做亮暗點測試?
有無可以接受此測試的好心店家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