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話題-LCD TV會朝200/240Hz高倍速驅動發展嗎?2008/10/08 - 觀點 - 杜振宇/DIGITIMESLCD因採取驅動液晶分子來顯示影像的方式,因此比起自發光方式的CRT、PDP及OLED等顯示器,其動畫應答速率較慢,不過LCD在顯示靜畫面為主的監視器用途,問題較不大,但在顯示動畫為主的TV用途,則成為需正視的課題之一。為改善LCD TV動畫應答速率,現大多採行倍速驅動技術。目前歐洲係傳送每秒平均50格的影像訊號,日本、北美及南韓等國則傳送每秒平均60格的影像訊號,而倍速驅動可使之倍增成每秒平均100格或120格,藉此改善動畫拖影現象。國際LCD TV業者中,以JVC最早引進倍速驅動技術,2007年以後各TV組裝廠商陸續推出倍速驅動型LCD TV,如2008年日本市場已有近半數Full HD LCD TV產品採用倍速驅動,其主因為2007年倍速驅動型LCD模組成本較50/60Hz面板高出甚多,但隨驅動IC與時脈控制器持續改良,2008年價差已縮小至40~50美元以下。推測2009年隨價差持續縮小,日本市場將有70%以上Full HD LCD TV產品採用倍速驅動。在2008年Full HD LCD TV採用倍速驅動比重漸高的背景下,國際LCD TV一線品牌業者更進一步朝200/240Hz更高倍速驅動邁進。Sony除40吋以上LCD TV將全數採100/120Hz倍速驅動外,2008年秋季更於日本推出40吋與46吋240Hz LCD TV,並於歐洲推出40吋、46吋及52吋200Hz LCD TV產品。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於IFA 2008上展示200Hz LCD TV,並預定2009年上市。然而LG Display (LGD)卻抱持另一種不同看法。面對Sony與三星陸續推出200/240Hz LCD TV產品,LGD擬運用可發揮接近200/240Hz LCD面板效果、且價格較低的Scanning Backlight技術來因應,現已開發出採用該技術的Full HD LCD TV用面板。Scanning Backlight技術係以輪流方式點亮背光源的方式,透過無發光的暗態區域,來遮蔽LCD顯示器所產生的拖影影像。LGD主張於120Hz LCD面板採用Scanning Backlight技術,將可達到近乎200/240Hz LCD面板的8毫秒應答速率同等性能,同時LCD模組價格也較採用200/240Hz技術低50~100美元。LGD現雖亦已開發出200/240Hz技術,但考量200/240Hz技術需追加驅動IC等,將導致LCD TV成本上漲,難以維持價格競爭力,因此暫無推出200/240Hz LCD TV的計畫,並預定2008年底前推出採用Scanning Backlight技術的47吋Full HD LCD TV用面板。事實上,倍速驅動技術與Scanning Backlight技術各存在優缺點,如倍速驅動技術雖可能產生新雜訊,且成本較高,但較適用於3D影像等;而Scanning Backlight技術易使畫面產生閃爍情形,且仍需加使用CCFL燈管,但成本仍較低。不過,無論如何,國際LCD TV一線品牌業者由50/60Hz朝100/120Hz 甚至200/240Hz更高倍速驅動發展的方向已大致底定,象徵不久的未來200/240Hz LCD TV時代可能來臨。http://tw.tech.yahoo.com/article/id/200903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