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爬完181頁
感覺上
像看了一套極度濃縮的家庭衛星演進史
在四處發生,也各有千秋
好像開了枝
又散了葉
但看到反制、反反制,甚至是專用機……
忍不住要想
這181層樓之後,又會蓋去哪裡呢?
個人是業餘小房東
被有線電視業者
每天電話”提醒”、上門騷擾你老母、敲你房客的門
幾近恐嚇的方式感到憤怒
當然,憤怒歸憤怒
人終究還是得要想辦法自救
繞著繞著,便來到這裡
個人認為收視生態似乎也即將到了轉捩點
雖然怎麼發展沒有人知道
但跳腳的房東只是個癥兆
數位化後,若依有線電視業者的理想境界
一般住戶其實跟房東也差不多
因為一般家庭有個兩三台電視其實很正常
若改成一電視一機上盒再插個SIM卡
接下來就一起跟房東任業者宰割吧
怎麼說?
1.看完NCC的有線電視法其實不需太多時間,沒記錯的話大約六七十條吧
裡面大多是業者之間的遊戲規則,消費者權益的部份,能省則省、可免就免
而日後追加的條款,例如:
同不同門牌、營不營業的追加收費條款,多為業者量身訂做。
我們當然要同意使用者付費,但收費的配套措施呢?
很抱歉,沒有。
而這些追加收費條款,難道是民眾督促委員們去立的嗎?
想到這裡,真的很恐怖。
2.業者有多大的動機與能量來追求自身利益?
500~600月收視費,以550為均值來簡單的算一下吧
你買了一間房子,順便裝了”一台”有線電視
20年後,你大約繳了13萬的收視費吧

別小看這13萬,你只要找到1萬個有一台電視的客戶
20年就讓你13億入袋

那麼若是像目前這樣壟斷的市場來估算一下
隨隨便便就是幾千幾百億的生意啊
(而且隨便一個單一區域都能有如此規模)
相信我,換成自己。
每個人都會做跟業者一樣的事啦。
可能有些離題了
說了這麼多,只是希望這棟樓能越蓋越好
讓小蝦米們在憤怒之餘,也能捲起袖子在自己家裡對抗大鯨魚
日後還有請各位前輩先進指導
大家加油~
但是我在屋頂(6樓頂)上架設週遭較高點距離至少500m以外
就我所知附近有中華電信基房(板橋民族路服務處)
但是有至少2km距離且方向不在138.134及76.5的方向
不曉得這樣有沒有影響?
甘溫!!
黃先生
需求:88C+134Ku+138Ku+146Ku
設備:
廠商規劃
150cm組合式天線
85CM偏焦天線
兆赫C頻LNB
兆赫放大器
4星混頻器
外部供電
11300LNB
10600LNB
11200LNB
DM500S
防颱支架
可能還需要
分配器
濾波器
問題:
1.除了港陸頻道、HBO會有PAL的問題外,
其他頻道如八大、及其他新聞台...等。傳統CRT是否可看?
2.原本的有線電視線路是否可以直接沿用?
3.圖一為最低限度之線路安裝,是否可行?(亦即現況)

圖二為最大限度之線路安裝,是否可行?

4.組合式天線與一體成形天線,在接收品質上落差大嗎?
5.衛星訊號是否會像有線電視之訊號,
必須以dB表逐台測量及一一調整,如衰減棒、放大器...等等?
6.濾波器的使用時機?
7.再問個蠢問題,有線電視之dB表直接拿來測量衛星纜線之訊號,
會不會壞掉?

感恩!!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