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網樂通]有拿網樂通的請注意收費

tom71233 wrote:
另外,New TV=第四台。

幫幫忙,New TV是台灣大寬頻的數位電視,在某些地區是與第四台共同經營的,但僅佔全台泛稱「第四台」的一部分罷了。

此外,還是要對「在台灣,只有第四台有資格把別的平台產品吃死死,MOD還沒有那個資格」的説法有點兒意見:中華電信掌控全台納稅人出資構建的電信網絡骨幹與最後一哩(last mile),卻可以把MOD經營的如此不長進,實在有夠沒出息!閣下説MOD沒這個資格,但它卻擁有一切可以吃人死死的資源及條件,去看看人家AT&T如何經營的,不會創新好歹也要會摹仿吧?搞得比中國電信的「我的e家」還差勁,真是OOXX

jeffhsia wrote:
幫幫忙,New TV...(恕刪)


MOD內在太差,實在難以接受。
除非改免月租我就會裝 XD
http://blog.isakira.com 為了部落~
jeffhsia wrote:
New TV是台灣大寬頻的數位電視,在某些地區是與第四台共同經營的,但僅佔全台泛稱「第四台」的一部分罷了。

所以New TV就是數位化的有線電視,那New TV=第四台到底有什麼好爭議的?
無線電視數位化後,不也是會用「無線四台」或「無線五台」來稱呼。

jeffhsia wrote:
卻可以把MOD經營的如此不長進,實在有夠沒出息!閣下説MOD沒這個資格,但它卻擁有一切可以吃人死死的資源及條件,

我是以現實面來討論的,你都覺得MOD經營的很爛了,
那MOD有什麼資格把Dish、New TV、第四台吃死死?

且扯到最後一哩才更莫名其妙,
你會覺得MOD爛是因為MOD沒有善用最後一哩,還是MOD上沒有你愛的頻道使得c/p值下降?
我相信大部分覺得MOD爛的人都是因為頻道口味不合,跟什麼最後一哩根本無關,

目前的現實就是,MOD上較主流的頻道遠不及第四台,
且頻道內容也不是中華電信單方面能控制的,你不能把頻道內容的問題完全歸咎給中華電信,
就像你在第四台上看不到HD的三立、八大、TVBS等,你能把問題都歸咎給第四台嗎?
還好吧~~一堆人在批評網樂通 收費有的沒的

自己不會用就怪別人~~這種人真多

收費就收費

上面有錢點了就要付費 小孩子都知道

想看免費就點免費阿

哪有人會以為不用錢 點了一堆最後才發現要付一大堆

這跟白癡不是一樣
tom71233 wrote:
所以New TV就是...(恕刪)


回文前請先回憶一下閣下先前po文
在台灣,只有第四台有資格把別的平台產品吃死死,MOD還沒有那個資格,
另外,New TV=第四台


對「吃死死」回文非針對閣下,純針對MOD擁有資源是否有條件做更好論述,不知觸動閣下哪條敏感神經?

另有關「New TV=第四台」,除非數學符號定義改變,不知這等號要如何成立?我沒興趣為New TV命名,但閣下這二分法也太神奇了吧!
jeffhsia wrote:
對「吃死死」回文非針對閣下,純針對MOD擁有資源是否有條件做更好論述,不知觸動閣下哪條敏感神經?

用字請小心,我都沒有隨便酸你了,

至於吃死死的問題,你說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我也同意你的說法,
而我也只是補充說現階段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
且同時分析真正影響大部分人對MOD接受度的是頻道內容,不會是什麼最後一哩的問題。

jeffhsia wrote:
另有關「New TV=第四台」,除非數學符號定義改變,不知這等號要如何成立?

居然扯到數學符號定義的問題去了,
我所說的「New TV=第四台」就和你之前所回應一樣,New TV就是第四台業者所經營的服務,
而我之所以會說「New TV=第四台」是因為你之前的留言把New TV和第四台分開寫,
感覺New TV是某個新平台型態的業者所經營的新服務,但其實就是第四台業者所經營,
不過就是補充說明而已,不是要上數學課好嗎。
昨天去燦坤買東西...順便也帶了一台回家
自己DIY開通完成都不用填信用卡啊!!

目前除了動物養得兇的時候看會頓以外,使用狀況良好(最多先讓動物下工休息就好)
我是用無線網卡連接,HDMI輸出至ASUS VW266H
(使用的是中華10M/2M)
是有新準備了一台有QoS功能的無線分享器,不過還沒裝上
(現在用的是三年前買筆電送的SMC WBR14S-N2)



不過昨天看Top Gear時發現.....中文翻譯品質挺差勁的

我這非專業的都可聽出原意與譯意的差別有多大呢


註:其實我是比較希望能在便利店之類的買到類似儲值卡的東西
想看付費的就儲值給它扣啦!!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tom71233 wrote:
用字請小心,我都沒有隨便酸你了

請教哪些用字不妥?

至於吃死死的問題,你說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我也同意你的說法,
而我也只是補充說現階段根本就沒有這個問題,
且同時分析真正影響大部分人對MOD接受度的是頻道內容,不會是什麼最後一哩的問題。

對MOD缺乏內容應是市場共識,但強調MOD業者擁有強大資源與條件(最後一哩只是其中部份)卻作得如此不堪,這應該跟閣下論述並無矛盾!

居然扯到數學符號定義的問題去了,
我所說的「New TV=第四台」就和你之前所回應一樣,New TV就是第四台業者所經營的服務,
而我之所以會說「New TV=第四台」是因為你之前的留言把New TV和第四台分開寫,
感覺New TV是某個新平台型態的業者所經營的新服務,但其實就是第四台業者所經營,
不過就是補充說明而已,不是要上數學課好嗎。

我不曾説過「New TV就是第四台業者所經營的服務」,因為New TV經營者是台灣大寬頻,不是泛稱的第四台業者。至於把New TV與第四台用數學符號相連的始作俑者是閣下,事實上台灣有提供台灣大寬頻New TV服務的只是部分與其有合作的第四台業者(請參照台灣大寬頻官網http://www.twmbroadband.com/twmb/storeAction.do?method=getNewTVStoreDataList),你若居住地址非這些業者「勢力範圍」想裝都沒有。所以New TV相對傳統第四台本來就是「某個新平台型態的業者所經營的新服務」,只是藉由第四台電纜(正如同網樂通藉寬頻網路一樣)送訊號到用戶家,不知閣下到底是要爭論什麼?
jeffhsia wrote:
請教哪些用字不妥?

jeffhsia wrote:
不知觸動閣下哪條敏感神經?

什麼叫觸動敏感神經?就事論事的討論也能扯去什麼敏感神經?
那我是不是也能說,你極力幫New TV說話是觸動到你哪條敏感神經?

jeffhsia wrote:
但強調MOD業者擁有強大資源與條件(最後一哩只是其中部份)卻作得如此不堪,

既然你覺得中華電信有強大資源與條件來經營MOD,
不如請你提出些見解看要如何經營才不會變成你所說的「如此不堪」?

jeffhsia wrote:
只是藉由第四台電纜送訊號到用戶家,不知閣下到底是要爭論什麼?

一開始在爭論的是你不是我吧,我一開始的回應並沒有要糾正你什麼,只是做補充說明,
反倒是你看到我的補充後就急著幫New TV和第四台解釋,

「第四台」只是個俗稱的詞,不是什麼規格或專有名詞,
大部分使用這個俗稱的並不會因為第四台數位化後就改用其他俗稱,頂多變成「數位第四台」,
而台灣大的New TV就跟中嘉的BBTV一樣是「數位有線電視」,只是業者另外取一個新名稱在推廣,
只是從類比變數位,走的一樣是有線電視電纜,結果卻不能或刻意不稱作「第四台」?
tom71233 wrote:
什麼叫觸動敏感神經?就事論事的討論也能扯去什麼敏感神經?
那我是不是也能說,你極力幫New TV說話是觸動到你哪條敏感神經?

哈,不敏感怎麼會説「且扯到最後一哩才更莫名其妙」?好大的火氣呀

不過提醒閣下New TV=第四台在事實上不成立,閣下可以扭曲到「極力幫New TV説話」,這邏輯也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既然你覺得中華電信有強大資源與條件來經營MOD,
不如請你提出些見解看要如何經營才不會變成你所說的「如此不堪」?

前面已舉美國AT&T、甚至對岸中國電信為例,也説過不會創新也要會摹仿吧!至於要如何經營,閣下若能登基掌權,可任命中華電信董事長時,自當提出具體經營策略與執行方案等the whole nine yard。在此之前,你我均為庶民客戶,只監督不參與

一開始在爭論的是你不是我吧,我一開始的回應並沒有要糾正你什麼,只是做補充說明,
反倒是你看到我的補充後就急著幫New TV和第四台解釋,

好呀,我回應叫作「爭辯」、「急著幫New TV和第四台解釋」,閣下回應「只是做補充說明」,連「糾正」都出來了哩,收到

「第四台」只是個俗稱的詞,不是什麼規格或專有名詞,
大部分使用這個俗稱的並不會因為第四台數位化後就改用其他俗稱,頂多變成「數位第四台」,
而台灣大的New TV就跟中嘉的BBTV一樣是「數位有線電視」,只是業者另外取一個新名稱在推廣,
只是從類比變數位,走的一樣是有線電視電纜,結果卻不能或刻意不稱作「第四台」?

所以閣下所謂的「第四台」是「俗稱」,那先前言之鑿鑿的「New TV=第四台」又是如何成立?怎麼現在台灣大寬頻又是跟中嘉一樣啦?閣下到底定義清楚了沒有?還是走有線電視電纜的就一律叫第四台?若訊號源不同都可以混為一談,那網樂通也是第四台了?又加上一個「數位第四台」、還有「數位有線電視」?那請閣下指教,到底這些又「等於」什麼呀?

類比變數位?台灣哪些訊號源不是先壓縮再解壓縮的啊?連手機通話都是不同的壓縮、解壓縮技術,這技術跟訊號源本身歸屬又有什麼關係?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