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電漿與液晶的選擇?

宇俠 wrote:
三年前,我入手電漿 P42G10W,那時網路就一直在毀詆電漿多爛多爛
但可惜的是,用了三年來,我電漿滿意的不得了
三年過去了,此話題還在吵冷飯,煩不煩呢?...(恕刪)

而且理由還是那些...
耗電,烙印,賣不好...

換點新的好嗎?
Randolph wrote:
而且理由還是那些.....(恕刪)


對呀 ! 液晶電視哪有那麼神 ! 去年全球銷售還不是照樣出現衰退 ~



2012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首次減少,較去年下降1%,電漿電視下降23%






DisplaySearch
阿勇喔 wrote:
握握手~我也是G10...(恕刪)


我G10W 之前是抽到簽王 使用半年掛到除了面板沒換 模組換光還是故障...

結果國際牌 賠一台全新品 保固期直接重算..

現在依然是滿意的不得了 連我爸到處都是說 我家這台不是LCD 是PDP 畫質真是好..
piwu0531 wrote:
對呀 ! 液晶電視哪...(恕刪)

有個很好的比方
攝影領域中現在主流是數位
底片銷量逐年下降得更多
但是很多人還是喜歡底片的魅力

我是覺得不喜歡電漿或不會買電漿的人
也不需要用些刻板印象去詆毀電漿
就是有人喜歡它的味道
麻煩尊重一下別人的選擇
Randolph wrote:
攝影領域中現在主流是數位
底片銷量逐年下降得更多...(恕刪)


數位相機在一般人眼中有個巨大優勢, 那就是後製的便利 ..
無論影像要儲存 刪除 或是在電腦上後製都很方便 ~~

不過液晶電漿在一般人使用的方便性上, 倒未必真的差很多 ....
大部分人棄電漿改用液晶的原因 , 主要還是因液晶在一般使用環境下的確畫質占優勢 !
先不要說反光 烙印, 即使前面網友所提到的噪點這個"小問題", 在一般人眼中恐怕就未
必能接受( 因為畫面看起來糊糊的) !!


還有, 從前的高階CRT電視或投影機都具備的動態插補(Motion interpolation)功能 -
即「動態影像插補技術(ADD FRAME)」,能夠插入經計算後的中間影像 .... 很可惜的
電漿並未導入此技術 , 這也使的在一般消費者眼中的電漿電視雖然動態解析有不錯水準
, 但影像流暢度及畫面跳動感卻與液晶電視及高階CRT電視 或是高階投影機有著不小的
差距 ~~


只能說,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呀 !!!

piwu0531 wrote:
大部分人棄電漿改用液晶的原因 , 主要還是因液晶在一般使用環境下的確畫質占優勢 !
先不要說反光 烙印, 即使前面網友所提到的噪點這個"小問題", 在一般人眼中就未必能
接受( 因為畫面看起來糊糊的) !!


還有, 從前的高階CRT電視或投影機都具備的動態插補(Motion interpolation)功能 -
即「動態影像插補技術(ADD FRAME)」,能夠插入經計算後的中間影像 .... 很可惜的電漿
並未導入此技術 , 這也使的在一般消費者眼中的電漿電視雖然動態解析有不錯水準, 但影
像流暢度及畫面跳動感卻與液晶電視及高階CRT電視 或是高階投影機有著不小的差距 ~~


一般使用環境是指?就家用的「一般使用環境下」,電漿的顯示畫質高出液晶。至於反光的問題,液晶面板也不遑多讓。總不能拿個電漿最低階的產品來誇大螢幕反光問題,卻無視滿街鏡面螢幕的液晶吧。

接下來的動態差補說法更有趣了,為了要補足液晶先天顯示動態畫面的不足,所以才搞出這樣插補的動作,結果被說成神器?只是,電漿沒有動態插補?那 Panasonic 電漿設定畫面上的 Intelligent Frame Creation 設定是?

VIERA NeoPDP employs innovative 600Hz Sub-field Drive with Intelligent Frame Creation Pro. This is a Panasonic's unique image-analysis processor that converts the motion in each scene into sub-fields. The sub-fields are then optimised to display fast action scene in Full HD (1920 x 1080) resolution with amazingly smooth motion. Each frame is displayed for a shorter length of time than in previous processor - virtually eliminating unsightly smearing & after effects.

只是勒,IFC 這樣的技術效果實在太強,在電漿這種自發光的螢幕上,既然原本就能順暢顯示動態畫面,又何必要去靠人工插補畫面來製造過膩的平滑感。而動態插補如果這麼重要,那何必又搞出完全關閉動態插補的Game Mode,難道玩遊戲不需要看到清晰平順的動畫?
vix wrote:
一般使用環境是指?就家用的「一般使用環境下」,電漿的顯示畫質高出液晶。至於反光的
問題,液晶面板也不遑多讓。總不能拿個電漿最低階的產品來誇大螢幕反光問題,卻無視滿
街鏡面螢幕的液晶吧。...(恕刪)


喔因為液晶電視本身的亮度夠, 且天生影像夠銳利 ... 所以雖然某些鏡面機種亦有反光問
題,但一般人看起來比較不會像電漿的反光那麼惱人, 接受度會較高 ~
不過由於現代家庭裝潢愈來愈講究寬敞明亮(尤其是在歐美國家), 其實有很多人甚至是連
LCD鏡面機種的螢幕反光都無法忍受 !! 幸好液晶電視仍有霧面機種可供選擇 ....


vix wrote:
接下來的動態差補說法更有趣了,為了要補足液晶先天顯示動態畫面的不足,所以才搞出這
樣插補的動作,結果被說成神器?只是,電漿沒有動態插補?那 Panasonic 電漿設定畫面上
的 Intelligent Frame Creation 設定是?...(恕刪)


喔你這種說法在台灣網路上是蠻普遍的... 不過事實上動態插補技術最先是使用在高階CRT或
是投影機這類反應速度遠比電漿還快的顯示器上頭的 ~ 也就是說, 除非電漿電視未來也能裝
上真正擁有動態插補運算能力的芯片, 要不然單憑目前這種以相同畫面閃爍多次(而非真正靠
運算產生新畫面)的偷雞方式是很難真正達到畫面平順流暢之效果的 !!! 這也難怪電漿從 600hz
2000hz 2500hz 一路宣傳, 但實際上一般消費者卻不買單, 甚至銷售還每況愈下(國外)呀 ~~
piwu0531 wrote:
噪點這個"小問題", 在一般人眼中恐怕就未
必能接受( 因為畫面看起來糊糊的) !!
...(恕刪)


大哥 您是用鍵盤看電視嗎???
噪點要30公分以內才看的到.....你看電視會貼那麼近嗎???


屬於自發光的電漿 根本不需要甚麼 動態插補技術
就像未來的oled也不需要 動態插補

自己在台灣某lcd面板集團上班
公司裡面真的懂面板的人 電視都買電漿 !!

您說的那些數據 只是行銷手段罷了 ....

所以別再用鍵盤看電視啦~~要用眼睛看!!








piwu0531 wrote:
喔你這種說法在台灣網路上是蠻普遍的... 不過事實上動態插補技術最先是使用在高階CRT或
是投影機這類反應速度遠比電漿還快的顯示器上頭的 ~

也就是說, 除非電漿電視未來也能裝上真正擁有動態插補運算能力的芯片, 要不然單憑目前這種以相同畫面閃爍多次(而非真正靠運算產生新畫面)的偷雞方式是很難真正達到畫面平順流暢之效果的 !!!
這也難怪電漿從 600hz 2000hz 2500hz 一路宣傳, 但實際上一般消費者卻不買單, 甚至銷售還每況愈下(國外)呀 ~~..(恕刪)

大大的知識要不要重新惡補一下啊 一整個錯個離譜

電漿的反應時間 是0.001毫秒耶
大大說反應速度遠比電漿還快的顯示器是哪些 幾毫秒 說啊 還投影機勒

而電漿的聚焦圖場技術 主要是為了讓靜態畫面更穩定不閃爍 而不是為了流暢 因為電漿技術天生在動態畫面就是強項

插補技術電漿也有 這是為了讓原始訊號張數不足的影片更平順而做的 跟大大說的完全不同

大大不知道去哪裡腦補出來的錯誤電漿知識 還在這邊亂傳播想洗腦無知的網友 跟抹黑電漿 還真的是夠丟人了


喔 還有 什麼是蕊片 晶片啦!!



一生當中,至少要擁有過一台電漿電視或OLED電視。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