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突破管家 wrote:
「你現在沒需求,不代表需求不能被創造出來」
VR、3D,這些都是被創造出來的需求
但8K不是,它只是一個規格,被制定好存在在那裡,有需求就會產出了
就像電視尺寸一樣
120吋電視不是早就有了? 創造出需求了沒?
以後16K也是、32K也好
我現在發明64K這個規格又如何? 需求就會被創造出來了嗎?
不會呀...
因為規格是被需求推擠出來的,VR這種東西才算是某種創造需求(雖然也是一定程度的被需求推擠...)
惡魔的右手 wrote:
H.266的規格根本還沒定義出來,更何況演算法呢?
而且你說H.266的壓縮能力是H.265的1倍?那還要這東西幹麻?你想說的應該是2倍吧!?
惡魔的右手 wrote:
回頭看一下現在2017年已經過一半以上,
影片總時長相對Full HD資源可能仍低於1%的4K H.265影片好了
目前的H.265技術2004年開始起草相關規格,第一個完整版規格是2012年2月才生出來
2013年4月才被正式承認為正式標準,中間整整經過了9年!
而H.266現在還只是口號而已,相對應的壓縮演算法恐怕要怎麼生出來都是個難題
你說的這個未來,看來保守估計也要5年甚至10年後才有初步成果可以發表
因為現在各工程領域的精英,焦點都放在AI上面,
影像壓縮技術的研發已經不那麼吸引人投入了
(單純靠演算法很難獲利,因為"可壟斷並賺錢的專利"跟"全面普及化"幾乎不可能同時實現;
例如Google研發了VP9壓縮技術,就算幾乎是免費使用,但仍然沒有多少人採用此格式發行影片...)
至於從規格發表到真正商用化...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假如到那時候超大尺寸(70吋以上)顯示器還沒有被VR、高解析投影機、立體投影技術幹掉的話...
旋風突破管家 wrote:
我從未否定過「觀賞...(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