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次世代 OLED 電視 爲何被 三星 SONY 放棄???

chaos0923 wrote:
真的懂電視的人不多了。
現在的年輕人很可惜沒經歷過CRT、PDP、CCFL背光LCD的時代,完全不懂什麼是畫質。
先不講畫質
光是CRT、PDP一個純黑與暗部表現 很多年輕人幾乎都沒看過
以為調出可以看到我說的花紋 就是好螢幕
實際上那是用更亮的背光去照出明暗顏色差異
早就不是真實的 0~12345678910這種暗部色階的真實表現

背光照射下的LCD面板本來就會因為溢光(註)而不會是純黑像素
0的無光黑色純色可能是真實色彩的RGB10以上灰階起跳
再從這10以上起跳去展示RGB 0~254灰階色階

LCD RGB 10才開始黑色表現
跟CRT這類RGB 0真實無光純黑開始黑色表現
說LCD暗部表現好...........


註:這裡說的溢光 是背光穿透LCD的像素
導致LCD RGB 0所顯示的黑色像素仍帶有微光 而不是無光的純黑
不是LCD面板背光照射不均 邊緣嚴重溢光的面板問題
                              彈幕濃!
BusinessKorea 23日報導,LG電子副董事長Cho Seong-jin 21日訪查平澤市的電視部門時,傳出已要求部屬要在今年9月前,推出尺寸比三星「The Wall TV」還要大的micro-LED電視機。報導稱,LG電子打算採用LG Innotek提供的micro-LED

===============

三星用RGB LED技術,已經做出455吋 LED 電影屏,2月初交貨給上海萬達影城,準備商轉了.

根據報導,此螢幕共用了96個LED模塊,高度到達5.4米,高達4K(4096×2160)標準,每個像素都由R/G/B三個子像素構成最高可以實現18級灰度顯示,支持DCI-P3色域。Cinema LED的優勢在於亮度高、色彩純正,在暗部細節、黑色和白色的表現更是傳統投影無法達到的

因為傳統放映機光源衰減速度快,許多影院會調低放映機的亮度來延長壽命,影響觀影素質,而Cinema LED完全不用擔心亮度問題,對放影產業帶來重要影響力。

這次上海的Cinema LED的壽命更高達10萬小時,以一般商業螢幕每天運營16小時來算,一塊Cinema LED的工作壽命可高達17年。

===============
三星高層對外宣稱,該公司TV未來發展規劃, 將採 QLCD 和 uLED 雙軌前進.

LG 看來打算要採 三軌前進囉... 中低階LCD, 高階大尺寸OLED, 超大尺寸uLED....日後,LG uLED 的微縮製程更加精進,可以做到55~77吋時,那LG 還需要保持三軌前進嗎?

uLED想做更大尺寸沒什麼,要能做的比同業更小才厲害...

CRT、PDP雖是自發光,但依然無法做到全黑

關燈看全黑畫面仍會有微微的亮

不過當然是比無區控背光的LCD好太多

這個就是螢幕"原生對比度"的差異
(LED背光的LCD有些可以做到全黑畫面關閉背光達成全黑
但僅全黑畫面有用,號稱動態對比百萬:1,單純噱頭而已)

所以IPS LCD很不推就是因為對比1000:1相比其他技術實在輸有點多

但從手機大量搭載IPS LCD證明也不是無用的技術

至少在手機上廣視角更為好用,而對比1000:1在一般有光環境下也堪用

所以沒有完美的顯示技術,都有各自的長處與用途

CRT無法做大尺寸、PDP無法做小尺寸,解析度也上不去,加上耗電

被泛用性超廣、價廉的LCD淘汰實屬正常

pqaf wrote:
LG 看來打算要採 三軌前進囉... 中低階LCD

1.任何可能的新技術大公司都會研究

包含SONY、三星、LG都是LCD、OLED、microLED皆有涉獵

SONY還有投影機,不過目前大陸還流行雷射電視

2.LG已經有生產手機尺寸的OLED,並用在Google手機上

但可惜素質比不上三星,畢竟三星小尺寸OLED已經歷經好幾個世代研發



所以很多人戰來戰去根本沒意義,對大公司來說每種技術都嘛有
消費者只會關心價格甜蜜帶

現在55" 4K大部分3萬以下,超過3萬,甚至翻倍 對於"品質"並不會有大幅度增加
好一點買 4K+HDR
便宜點買 4K+SDR 甚至連調頻器、聯網都沒有,控制系統使用公版

65" open cell 報價約 55" goole 查一下3倍價差以上
因此"有一定等級" 至少65"電視成品價格區間5-6萬左右; 特別便宜的,只能說 ,不能說的秘密吧!


戰哪個技術比較好? 只能說你錢多! 大部分消費者不會買單
至於品牌? 只是方便消費者挑選,電視品質 7成決定在面板,面板來源更是重要,攸關能否看5年以上

gogoid wrote:
消費者只會關心價格...(恕刪)


也沒啥不能說的密秘

2萬多的65"也沒不能用
當消耗品操作就好

好好感受一下所謂的大尺寸TV

有錢就買好一點
沒錢就便宜至上

只要不擺在一起你也不會感覺差異非常大

等過幾年OLED真的有技術上的突破
就可以直接挑戰70"以上的產品了

lordkon wrote:
也沒啥不能說的密秘2...(恕刪)


不是尺寸切不出來, 是良率不夠. 切三片壞一片, 良率剩下66%, 切三片壞三片, 良率0. 良率沒搞好之前, 切55吋良率就過不了50%了. 切得膽戰心驚, 8.5代廠切65吋只能切出三片, 那更大尺寸切更少, 如果要70吋以上, 兩片全報銷的機率太大了. 乾脆去停工算了, 切什麼75吋 79吋.

vspebrian wrote:
不是尺寸切不出來, ...(恕刪)


難怪SONY的77吋OLED要一台國產車價錢...
chaos0923 wrote:
難怪SONY的77吋OLED要一台國產車價錢...

SONY的100吋LCD要一台賓士車價錢...

SKAP wrote:
SONY的100吋LCD...(恕刪)


你可以去買奇美的只要60多萬
SKAP wrote:
SONY的100吋LCD...(恕刪)


LCD 100吋貴不是良率的問題, 是因為群創發表超大電視, 做了一批100吋面板之後就庫存在倉庫中慢慢賣, 庫存很少, 因此SONY採用手工組裝, 怕賣太多, 缺面板又缺工人, 要用訂製的, 有辦法出貨才接單. 因此價格拉很高, 而非良率的問題.

現在大陸面板廠的良率還是比較低, 為了降低損失, 集中生產32吋與43吋為主, 甚至因為良率不好, 京東方拿一座八代廠去切手機面板, 才讓獲利好看一點. 不過手機面板的毛利很低, 因此就算補掉了虧損也賺不到什麼錢. 55吋在成本上與韓國台灣不具備競爭力. 友達的良率比LGD,群創,三星更高一些. 但是每一家都有九成以上的良率, 京東方與華星光則還沒達到.

至於OLED的良率, LGD到目前還沒到五成以上, 8.5代廠基板可以切6片55吋, 平均每片基板要報廢三片. OLED其實是便宜貨電視, 會虧錢與賣貴, 是因為良率做不起來

消費者買那台OLED電視的錢, 其實有一大部分的售價是在支付韓國人不負責任的投資錯誤上. 你韓國人沒把良率做好就工廠量產, 不僅僅傷害地球資源, 也傷了客戶的荷包. 做一大堆不能賣的垃圾丟掉, 實在是很沒天良.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