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旗艦 OLED 908 帶有MLA技術,有 65" / 55" / 77"?
這三台有點類似LG G3, C3, 和B3這樣的產品定位
所有機種都帶有最新的Pentonic 1000 SoC,
並使用第七代P5 AI晶片和情境背光
Source: FlatPanelsHD
----------------------
飛利浦官方早前也與記者確認,
飛利浦電視今年不會推出QD-OLED 系列,
MLA WOLED的表現讓他們覺得現階段還沒有跳到使用QD-OLED 的必要性。
看來今年QD-OLED 陣營應該還是持續只有三星和索尼兩家。
jackawu wrote:
MLA亮度提昇顯著,散熱更好,最驚人的是可視角度沒變小,甚至還更大?!
不過亮室灰底的副作用令人難以接受...(恕刪)
目前資訊看來抗反光膜層是LGD生產的,
所有MLA機種(包括G3, MZ2000 和 OLED908)都會帶有 "Vanta Black" 的抗反光膜層,
好處是大幅減少直接反光的程度,
但散射會造成面板不夠黑。
影片左為飛利浦 OLED908 (MLA),右為前一代 OLED 907 (OLED.EX)
個人覺得這設計好像不是那麼實用...
畢竟買得起旗艦機種電視的消費者,
多少都會去控制環境光源避免直接反光,
很多不少影音愛好者都有自己專門的光源控制電影房,
播放環境不是全暗就是昏暗。
這種AR層反而讓昏暗播放環境造成面板看起來不夠黑。
覺得QD-OLED今年的AR塗層反而做的比較好。
中廠 OLED 技術緊追,韓重蹈 LCD 市場失霸主覆轍?
這篇講到中國對於OLED的保守跟停滯
OLED电视消失在2022年?
除了高階款,個人期待的是台灣能有中低階OLED的普及,
就算是中國廠也無所謂,
身邊一些親友這兩三年買了不少2~3萬元左右的LCD電視,
包括國際,TCL,LG等,
但說真的,很滿意的人不多,且故障率也略高,
他們使用上也只是晚上看一看第四台跟YT,連串流都不是很常看
但有人抱怨感覺閃爍感,跟面板不是很均勻(用測試影片才看到的)
而去年黑五看到日亞特價的OLED LG 65A2 才約台幣3萬6(當時匯率較低)

就覺得原來平價OLED也能有這樣的價格,只是台灣沒有
(costco這台之前賣七八萬...)
查了一下對岸已有賣些平價OLED機種了,
台灣目前只看到海爾進一台65的,
康是美網購特價32800(已賣完,原來美妝店也賣電視...)

創維55吋OLED 大約2萬6,加一千多台幣有四年全保
https://item.jd.com/10053568081920.html
創維65吋到手價不高於7999 大約3萬6,內存3+64GB
小米電視大師77吋OLED不到八萬也不算貴
https://item.jd.com/10035269100410.html#crumb-wrap
只是有感而發,跟這串的主流討論技術較無關係

MewTube wrote:
眾所皆知目前除了QD...(恕刪)
Samsung 2023 QD-OLED & Neo QLED TV Lineup - 5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fxckingyoubro wrote:
Samsung 2023...(恕刪)
目前S95C HDR 電影模式初步測試
10%亮度約1300 nits
100% full field約300 nits
巔峰亮度差不多是去年S95B剛出來還沒鎖韌體的表現,
如果S90C再鎖韌體製造跟S95C的差異,
那表現大概會跟現在的S95B差不多。
這樣感覺S90C的存在就是來負責消化剩餘的前一代QM1的面板,
然後消化完後再用韌體去鎖S90C上QM2的表現。
類似LG G1跟C1之間那樣的差異性。
不過三星韌體改版的差異性實在讓人不安,
天曉得未來S95C/S90C會不會幾個月後特別是等幾個大評測出來後再回去鎖機體表現...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