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更新]在台灣現階段4K TV有必要嗎?

stephenchenwwc wrote:
我上頭有說 4k 現...(恕刪)


我在很前面幾樓也有回文目前對我來說4k是没必要。

樓上引PTT的討論是想指出就算已具備4k訊源,但人眼有其限制,在固定的電視尺吋和觀看距離下解析度超過人眼的極限後再高也感受不到了。點距和距離可以作為目前或未來選擇高解析電視的客觀標準。

您舉的棋盤格可試試在4k顯示器下,看黑白各1個pixel時拉開多少距離會看成是灰色,換成黑白各4個pixel組成時(模擬FHD),看成灰色的距離會不會是2倍。

目前電視點距最小就4k,40吋,近看還不至分辨不出1pixel的對比差異,但手機已有4k塞在5-6吋屏幕裏,這1個pixel的對比大概要接近至約10cm才能分辨,已不是大多數人眼可對焦的距離了。
weird@ wrote:
我在很前面幾樓也有...(恕刪)


哈哈....我只是嘗試用一般 User 也能理解的方式去說明.


實務上, 非常複雜的. 包含拍攝時就已決定影像該顯示何顏色.
2k 的資訊量遠不如 4k, 這是不公平的.

還有, 你舉的手機例子我能認同. 手機 5" FHD 等於 ?k 的
40" 電視解析? 十分驚人哩! 不過, 我想說的是, 用
單眼專業像機拍的, 如 SONY 的演示照片, 在有 4k 屏
手機上看, 硬是比較優哦!


這個也不難借到來看吧! 雖然我也是一開始很懷疑有無區別.


話說, 這討論最後也會變得無意義. 廠商要故意做爛 2k, 來
銷售主打 4k, 我們也沒輒. 現在就等平價, 還有, 就算
台灣沒 4k 訊源, 也能將影像處理到堪用的程度. 台灣
4k 普及, 我抱悲觀態度.
vt_hunter wrote:
家中老電視故障不想...(恕刪)


每一個論壇爬文者永遠大過於提問者
你知不知道全站瀏覽量是多少?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3529#
這還是2011年的報導(雖然這不是單講這一版)

個人戶.公家機關.各大行業別所思考的點都不一樣
使用者族群分門別類.聲寶18萬台你可以判斷一下會買聲寶的大多數是什麼狀況?
你要舉例(聲寶)前能不能想清楚?
檳榔攤或公共場掛日系.韓系的機會有多高?
而這些使用者族群會以價格為導向還是以畫質為導向?

http://technews.tw/2016/03/02/samsung-tv-2015/
如果以全球來看01這類論壇所推薦有何不準

我還是那句話現在2016年
你所謂的婆婆媽媽那是過去式
現在我們的購買方式也會變成下一帶的婆婆媽媽

vt_hunter wrote:
我覺得你搞錯我所說關於純色圖的那段話的意思


沒人搞錯
從頭到尾都沒人反對影像對比顏色比解析度重要這件事
是你腦筋一直轉不過來
你一直搞不懂所謂的"能買到什麼樣產品"才是重點這句話

2013年展場50台電視可能只有5台4K
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需不需要4K而轉頭看另外45台.
並且在主力市場引導和競爭下.機種規格(影像品質)不會比4K差

而2016年展場50台電視可能只有5台是FHD
消費者不會再為了需不需要4K而去考慮.因為4K已經是個"標準規格"即便片源少
而且在市場引導下FHD已經退入所謂的"低階機種"
這時候你注重的"對比顏色"也不會在FHD上面有更佳的突破
所以我前面就問你能不能在2016年甚至2017年找一台新機種是1080P並且規格不錯的?
避而不答也沒差

我還是那句話
你的想法在2013年會得到許多讚
但現在是2016年.你這種想法不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效果

vt_hunter wrote:
你說的跟產業研究報告相反耶~~~


想法有問題沒關西但是否文章可以不要理解也有問題?
而且我建議你可以多挖一些其他TV資訊而不是這種純學術探討

電漿本來就有裁切尺寸上的問題
當時主流市場是幾吋? 24~32吋耶...
電漿照這尺寸裁切所付出的成本只會倒更快

液晶背光模組材料多所以成本比較貴這根本講法就不正確
因為背光模組的組成事實上也是給液晶廠商獲取利潤的機會
面板等級/影像晶片/背光模組元件用料
例如康寧導光板就比一般塑膠導光板的貴
諸多料件就可以導致液晶一個尺寸延伸出各種型號差別

當初電漿的設計就是給高階族群使用所以沒有低端型號
電漿的組成也無法像液晶這樣搞產品劃分
我買p65vt時同尺寸高階液晶如sharp一台要16~19萬同尺寸的benq只要7萬多.sony還有3x萬的型號
這些價差除了品牌影響其他部分就是規格用料的差異
所以頂多只能說液晶要追上電漿的畫質要付出的成本代價是極高的
但大多數消費者是不會和錢過不去(例如你)
這時候電漿的成本反而遠高過一般使用族群(中低階)能負擔..
即便是松下末代最低階的ut(50吋4萬)同樣50吋液晶卻有2萬多的機種
所以學術上液晶成本貴這種講法根本就是純理論
用高階液晶所花費的成本來講根本就有失公允

至於耗熱耗電就算了吧..01有的是文章可以反駁

4k是不是只有fhd的享受..整個01多的是人可以跟你說不是
聽不進去那也是你的事
conroe2duo wrote:
想法有問題沒關西但是...(恕刪)

我2015年去大賣場時,還看到一堆人在搬一台7K上下
TECO 32〃720p 的。
高階機種擺一堆,都是問問看看
然後說:效果不錯,等降價
1080p那時是主力
個人覺得一般性的平民市場
考量大多都是找最便宜的 加減用,壞再說 偏向家俱考量
3C論壇的使用者 我都高階機種一直換的 偏向享受需求
現階段不會大量採購轉移到4K市場就是
除非廠商完全不擺放FHD機種

如果會,個人是樂觀其成就是
==
剛去小黃看 32" 720p的
TEC0 拉到6990 堆30 盒
Benq 78XX 堆了20盒

1080p以上
展場空間是4K為主,FHD為輔,沒錯
不過我自己覺得
4K主要是拿來逛的
FHD主會考慮買的
真正會去買的呢?
womiyeh wrote:
展場空間是4K為主,FHD為輔,沒錯
不過我自己覺得
4K主要是拿來逛的
FHD主會考慮買的
真正會去買的呢?...(恕刪)

我買的 三星 55吋 KS7000 前幾天來裝機了


55吋 跟以前的42吋LG比起來, 現在有看電影的感覺了~
畫質很好 即使餵她吃朋友提共的 720P MKV檔 效果都很好~


1080P效果 跟 4K 效果更不用講了!
(4K也有測試 但忘了拍 反正4K影片 每台撥出來都很漂亮)






不過我還是後悔了....

啊~~ 買太小了!!!!!
想說觀賞距離只有3米 而且從之前看42吋升級到55吋應該夠了

應該衝65吋的!! 不過價格就.....
好吧 這台就看個3年 我等65吋OLED降價!
conroe2duo wrote:

2013年展場50台電視可能只有5台4K
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需不需要4K而轉頭看另外45台.
並且在主力市場引導和競爭下.機種規格(影像品質)不會比4K差

而2016年展場50台電視可能只有5台是FHD
消費者不會再為了需不需要4K而去考慮.因為4K已經是個"標準規格"即便片源少
而且在市場引導下FHD已經退入所謂的"低階機種"
這時候你注重的"對比顏色"也不會在FHD上面有更佳的突破
所以我前面就問你能不能在2016年甚至2017年找一台新機種是1080P並且規格不錯的?
避而不答也沒差

我還是那句話
你的想法在2013年會得到許多讚
但現在是2016年.你這種想法不會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效果

每一個論壇爬文者永...(恕刪)


小弟..看了1080p 電視9年 日前剛換了 58 DX700 4K

真的差好多

同樣的松下..我家人是 IPS 1080P 我是 4K VA 同一家第4台 同樣 數位機上盒 同樣的52新聞台

畫質 天差地遠 4K 非常值得

---------------------------------------------

58 DX700 4K 用VA線 看DVD 畫值非常不好 顆粒超大
五木拉麵 wrote:
我買的 三星 55...(恕刪)


恭喜大大直上

小弟是低階的KU6000 720p即是只是最低階的效果也很好 以上就更不用說了 同一片源並不會比原本的1080P電視差多少

我非專業 只是認為點距小也造就了這樣720 1080 4k通吃卻不會太差的效果(還是升頻已經到了黑科技了?)

8bit的輸出也不會比原本10bit的輸出差 來看的朋友也都說意外720p並沒有太糟 買之前我自己也有做變爛的心理準備

今年非去年假4k滿天飛 樓主說偏白的我記得是假4k排列四色的問題

今年也已經都支援HDMI2.0了 低階的4k 1080的價錢貼一點就有

BENQ我看開箱也都不錯價格合理更低



樓主如果那個預算一萬五當我什麼沒說.........要討論也要有個基礎吧....

(例如三萬的BENQ 4k比 兩萬七的鴻海FHD電視)

整個論壇 買4k的只見後悔買太小的 沒見過後悔買4k沒買FHD的

樓主您說要說服自己不要花錢 那就買FHD就好 FHD一樣看得很爽 別想太多
womiyeh wrote:
我2015年去大賣...(恕刪)


大賣場= =
家樂福和COSTCO這種嗎?
大賣場的客戶群本來就鎖定低階族群和大量採購的公司行號
所以本來就不太有中高價位機種
你可能覺得這種賣場賣很多台
但你去看台灣甚至全球市佔率就知道所謂的很多台根本都假的...

我所指的展場其實也只是大型的影音店
https://www.facebook.com/second.xindian/
http://www.audio-phoenix.com/taiwan/tjfc-home.htm
http://demostyle.com.tw/
台北電器街
http://avstreet.tw/?page_id=13#

影音店你很難看到TECO.BENQ.SAMPO.CHIMEI 這些
不是說不好而是客戶群根本就不一樣

我前幾年搬家書房要放電視我去XX電器
SONY.SHARP.SAMSUNG.LG 沒了連松下都不擺...
這陣子要買OLED順便看看其他高階液晶表現
展場幾乎都4K...

至於到底會買的是哪一種?
這就是我一直在講的"能買到那些產品"?
電腦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XP不能用嗎? 微軟讓它死他就要死
文書機有需要用到G3900? INTEL最低階現在就這顆而已

如果廠商要考慮使用者環境因素而停滯那會有多大的影響? 你可以思考看看

4K訊源的問題
消費者應該是去監督這些媒體(例如第4台)甚至政府
而不是反過來說用有沒有需要來框住硬體製造
如果只用有沒有需要來看一件事
那哪一個人身上不是一堆不需要但卻去做的事/物 ?
運動需要穿NIKE?
化妝品需要SKII?
衣服需要ARMANI?
出門需要開車?




conroe2duo wrote:
大賣場= = 家樂...(恕刪)


自己經驗
這種問題多多的人多半是跟本就沒買4K電視
而又聽信網路謠言
也叫大家沒必要買4K電視
自己買4K電視前也作了許多功課
入手後發現謠言真的只是謠言
就像FULL HD 電視剛出的年代
也是有人問這種在台灣現階段FULL HD TV有必要嗎的問題
現在這個時間點算是想要體驗4K的起步,netflix, 後續ultra HD 的藍光片也越來越多, 魔獸就是其中一部, 死侍也是...所以我認為現在是剛起步...這種東西一向沒有絕對,你看1080P跟看2160P 你對一部好看的電影得到的娛樂價值其實部大約是90vs95,重點還是電影本身的內容是部是你需要的...所以討論這種事情到最後個人抒發自己的觀點,根本沒答案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