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因為QD-OLED買了SONY A95L 77後,QD-OLED跟W-OLED的好壞好像就沒人在意了?

5年前先買了P牌以東奧為名出的GZ2000,當時覺得好棒,比用了多年的同牌Plasama進步頗巨。
2年前想換大螢幕,最後選了用了二代QD-OLED的S牌 A95L 77,老實說,除了螢幕變大,系統是google tv外,沒有特別驚艷的感覺。
隔年S家似乎不玩OLED,又回去經營LCD,旗艦變9系列,也在沒看到有人討論QD-OLED及W-OLED的新改進,三星自家是否出了第三代面板,用在自家顯示器,似乎也沒人特別介紹,感覺大尺寸的OLED似乎要被micro LCD取代的樣子。
AL95用了兩年多,除了系統久久秀抖要從新開機,前陣子碰到亮度自動調整秀斗,可能是更新韌體關係,來回開關係統幾次,當然也把攝影機鏡頭擦乾淨,就正常了。
2025-09-18 11:13 發佈
OLED比到後面各家都是比亮度比色域,一般居家室內燈光不會太亮,顯示器若在高亮度其實很傷眼,大部分人都會調低亮度來看,絕大多數OLED含LCD的機型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降亮度後會影響畫質,有些品牌堪稱陽光機,在背光高的時候畫質真的漂亮,但室內燈光一調暗背光也隨之降低後不只顏色變調,甚至連暗部細節都盡失,所以有些廠家會在不同背光值帶入不同的參數,使其在高,一般及低亮度都能保持很好的畫質平衡,這其實就是廠家的調校功力,可惜沒幾家測評會講到這一點。

樓主再換應該只能用更大尺寸及亮度才有升級感了,我有朋友是65A95L換75XR90,他朋友認為他是降級了,但他自己覺得升級感很大,他比了一輪覺得OLED畫質還是比較不對他的味口。A95L亮度自動調整感應器(Ambient Light Sensor)是在靠中間底部,與Bravia CAM外置鏡頭無關。
基本上就是電視各方面數值都已經推升到很低很低的邊際效益
電視尺寸受到物理限制,超過85"就已經是寡眾市場,
亮度超過1000 nits剩下也只是幾個小範圍細小的畫面差異,
解析8K普及不了又縮回4K,
色域DCI-P3已經達到99%以上。
我也不知道除了降低成本削價競爭外,
電視廠還能推什麼新技術能讓畫質真有飛越般的提昇,
大概只能朝3D全像投影邁進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