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討論電視,很多人第一句都會問:亮度最高多少、分區多少? 覺得數字越大就一定比較厲害。不過真的去看過幾款實機之後就會知道,其實光看硬體規格的數字並不能完全代表實際表現。比如亮度高但控制不好,看起來會很刺眼,黑的地方細節反而被吃掉,長時間看下來眼睛也容易疲勞。
覺得就跟車很像,有些車看起來馬力數據很漂亮,但底盤或變速箱沒調好,開起來一點也不順。或者動力很大可是煞車很陽春,其實也發揮不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我自己買BRAVIA 7,雖然在官網中沒有特別強調這款的分區控光數目,但看過這台畫面的人應該會理解為什麼會選它。Sony的色彩管理、畫面自然感、晶片演算能力等,都是沒有辦法用數字量化的,還有一點很常被忽略的,就是聲音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內建揚聲器不太重要,反正可以外接音響,但其實還是有影響的。像我用的這台,在搭配同品牌的 Soundbar 時,電視的喇叭可以作為中置揚聲器一起出聲,讓聲音的定位更清楚、聽起來也比較自然和有層次。再加上晶片處理器本身對聲音處理也有影響,而這些差異不是看規格就能感覺出來,真的要自己實際聽過才會知道
所以啊,真的不是分區越多就一定越好,除了像亮度和色彩調配要拿捏平衡之外,聲音表現和操作介面也都很重要,這些其實在規格上不容易看出來。
最後還是那句話,規格當然是指標之一,但如果是要買中階以上的電視,建議一定要實際看、實際聽過,這樣才不會買回家後才發現跟想像的落差很大。
網紅跟那些狂粉不量化,怎麼洗貴洗高端呢?
台灣網紅跟狂粉最大問題就是不公平,
憑什麼踩踏台灣產業屍體問鼎世界的,
可以在台灣獨享不能講缺點不能講跳水的吹捧,
Sony的色彩管理、畫面自然感、晶片演算能力好,
缺點就是太貴,再好的數值就是敵不過oled觀感,
沒辦法~在bilibili上都在流傳Sony就是拿不到oled面板,
才會加大力道投資rgb miniled,
你問我信不信?請你先去問chatgpt當初htc面板斷供事件,
你再問你自己信不信有這件事。
lg三星自產oled就是現有面板技術的天花板,
但壽命就一直是oled死穴~
lg電視做太薄導致聲音表現都一直不如別人,
今年的電視還出現玩遊戲的色彩斷層,
現在出更新檔了但遊戲亮度也跟著下降,
bilibili上前一陣子電鋸爺才跟別人大戰遊戲亮度,
最後更新降亮度他是電鋸爺出來講的,
根本是三星qd-oled二代亮度事件的翻版,
三星是霧面屏一直很多人不能接受,
加上它的質量這裡跟biilibili都有目共睹的,
長期不支援DOLBY也是個問題,
還有兩個品牌也都只搞自己系統就是不用更多APP的安卓。
隨便講所有品牌都有優缺點,
但是在台灣論壇跟網紅,韓牌缺點跟跳水全部自動消音,
除非你針對性的問不然永遠不會有人講,
但其它品牌你不用問,
下面留言就是怕你不知道他們的缺點,必定主動講。
現在台灣品牌ASUS MSI GIGABYTE的QD-OLED電競螢幕,
在國外網紅評比都比三星跟LG還好,
大家可以自己去YOUTUBE搜來看~
而且銷量快超越他們了,
後面會不會被出現斷供大家慢慢看下去,
假設台灣品牌被斷供,
大家猜猜偏愛韓牌的台灣網紅跟那些狂粉遇到韓牌會怎麼做呢?
我同事本來要挑77S90F,我把兩台訊源都切到Youtube順便加入我的Netflix帳號測了1080P及4K片段,找了幾段高亮度,速度快的影片給他參考,畫質差異就出來了,S90F黑色對比一樣好影像也比XR70立體,但物體細節表現及大面積亮度就是不及XR70,S90F還不時可以看到背景中類馬賽克的塊狀擾動。
個人以為mini LED與OLED很大部分取決看的環境,習慣看那一類的東西,自己眼力如何等因素都會影響體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