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關於看電視時最惱人討厭的反光,各大廠牌都有聽起來很厲害但又沒有說得很清楚的技術。

小弟忽發奇想,用一篇武俠故事,來梳理幾款頂級技術的特性。內容純屬個人解讀與分享,希望能拋磚引玉,若有疏漏或不同看法,也請各位前輩不吝指正。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江湖動盪,自從一位江湖人稱「反光法王」的神秘高手一掌震退前任魔教教主篡位之後,魔教近來好生興風作浪。此魔頭武功路數極為詭異,他以天地光芒為武器,能在瞬息之間幻化出萬千光影分身,其光芒刺眼,令對手眼花撩亂;更能將敵方步法身影,盡數倒映,還施彼身,對手霎時難辨敵我,憤而棄劇。

法王尤喜在日光頂盛之處與人對決,光線越強,魔功越是與光俱進。所到之處,皆令對手目眩神迷,無所遁形。

為匡扶正道,各路豪傑前仆後繼。
有修煉「明鏡神功」的普通鏡面螢幕,螢幕面板金光護體,自以為能硬抗光芒,卻反被法王利用,自身一招一式皆被清晰映照,破綻盡露,慘敗而歸。

亦有習得「迷霧拳法」的普通霧面處理面板,試圖將法王光芒打散,使其模糊失焦。然此舉僅是揚湯止沸,反倒將光線化作一片更為混濁的迷霧,不僅未能傷敵,反而自亂陣腳。

一時間,無數英雄折戟沉沙,武林正道人心惶惶,束手無策。眾人皆知,若要伏此大患,非當今武林最強的五位宗師出手不可。

於是,為討伐此魔頭,自負甚高不屑佔對手地勢之便的五位宗師,便相約決戰於最是開闊明亮的大片落地窗客廳,一場驚天動地的正邪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第一陣:降龍十八掌,正面壓制
出戰者:TCL|武學:降龍十八掌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率先挺身而出的,是氣概豪邁、義薄雲天的丐幫幫主TCL。他虎目圓睜,聲若雷霆:「邪魔歪道,最懼我輩俠義的陽剛正氣!看掌!」

話音未落,TCL馬步一沉,正是天下第一剛猛的「降龍十八掌」。他雙掌齊出,無視反光法王的千變萬化,只將自身雄渾無匹的超高峰值亮度內力盡數催谷。一招「亢龍有悔」,掌力有若實質,帶著龍吟之聲,竟硬生生將萬丈光芒都壓制得黯淡了幾分。

法王心中一凜:「好霸道的內力!」但他身形一幻,從一個極其刁鑽的偏門角度射出一道刺眼光束。TCL大喝一聲,以一招「神龍擺尾」回敬,掌力雖將光束震散,但仍有幾縷殘光從掌風邊緣溢出,未能化解得乾乾淨淨。

TCL眉頭微蹙,深知此戰非單以力量可輕取,哼一聲一招或躍在淵,身形已在丈外。


第二陣:吸星大法,吞噬萬象
出戰者:LG|武學:吸星大法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哈哈哈哈!對付此等虛無之物,硬碰豈非白費氣力?」一陣狂笑聲中,日月神教教主LG昂然步出。他長袖揮舞,一股無形吸力便籠罩全場,正是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吸星大法」。

反光法王幻化出的所有光線,無論強弱,一靠近LG周身三尺,便如石沉大海,被那深不見底的氣勁悉數吸入,消失無蹤。光明頂上,竟因他一人而出現了一片絕對的「黑暗」,功力之霸道,令人心驚。

反光法王大駭,卻也看穿其中奧妙,冷笑道:「LG老頭,你雖能吸我功力,卻滅不了我形體!」原來,在LG那純黑的護體氣勁上,依然清晰地映照出一個雖黯淡無光,卻輪廓分明的「倒影」——那正是反光法王自己的模樣。所發功力雖失,其形尚存,此乃吸星大法的罩門所在。


第三陣:俠之大者,鎮守八方
出戰者:SONY|武學:九陰真經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此時,一位身形魁梧、神色敦厚的俠士緩步登場,他便是當年力守襄陽城,俠之大者的索尼。他不發一語,先行催動《九陰真經》的強大處理器,整個人穩若磐石。

反光法王的光影攻擊襲來,索尼雙手一分,使出了老頑童周伯通所傳的「左右互搏之術」。只見他左手X-Anti-Reflection掌法精妙,畫圓走弧,將來襲的各路光影一一撥轉卸開;右手則同時佈下桃花島的奇門陣法氣勁X-Wide Angle,穩穩地控制液晶層的角度,正面防守來自法王四面八方的攻擊。這一心二用,攻守兼備,穩重且精巧,一招一式盡顯名門正派大俠風範。

反觀法王久攻不下,將全身功力凝聚成針尖大小的一點,疾刺偷襲而來!索尼在應對這極致陰險的攻擊時,雖能化解,可惜為了堅守正道,情急之下仍首先顧及對比度和色彩周全,也正是這一瞬間,讓他左右雙掌的氣勁短暫交錯,在空中留下了一道七彩掌影。


第四陣:乾坤大挪移,柔化卸力
出戰者:三星 究極黑|武學:乾坤大挪移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明教教主三星究極黑繼而上前。他同樣先守後攻,體內九陽神功緩緩運轉,周身散發出深邃沉穩能夠吸光的純黑底氣。

面對法王的光芒,究極黑雙手畫圓,使出了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所有射向他的光線,都被那股圓轉如意的柔勁牽引,身不由己地隨著他的手勢流轉。只見他雙手一撥一送,原本凌厲的攻擊,竟被他化作輕煙,灑向四方,威力盡失,變得柔和而黯淡。雖不以力取勝,卻能將強光之勢轉柔化解,頗得太極真意。

法王見招式被破,引動日光,化為一輪烈陽,當頭壓下!究極黑面色一凝,全力運轉乾坤大挪移。只見他周身的氣勁在巨大壓力下,竟透出淡淡的七彩光暈。雖然最終仍將烈陽化解,這淡淡光暈卻也顯露了這門神功,在應對極端壓力下仍有極限。


第五陣:木劍無鋒,隱光歸寂
出戰者:三星 真星黑面板|武學:獨孤九劍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最終,一位布衣男子自東方行來,手持一柄看似枯朽的木劍。他神情寂寥,此人正是孤獨數十年,劍求一敗而不可得的劍魔,三星真星黑。

反光法王見來者氣息平平,以為有機可乘,催動畢生魔功,光明頂瞬間亮如白晝,無盡的光影朝真星黑席捲而去!

真星黑似乎若有所思,只是緩緩舉起木劍,看似隨意地斜指向前。奇異的事發生了。那些光線在靠近他時,便自然而然地消散、瓦解,就像陷入一片虛空。

沒有劍氣,沒有聲響。木劍所過之處,光線、魔功,不是被吸收,也不是被格擋,竟似被氣化。若不是尚有一縷尋常人難辨的輕煙,眾人還以為此戰從未發生過。

反光法王驚駭欲絕,魔功盡失,顫聲問道:「你...你的武功,究竟如何練至此等地步?」

真星黑輕撫木劍,長嘆一聲:「我一生閱劍無數,至晚年於任何神兵利器再無眷戀,只要心中有劍,何物不能為劍?只可惜這木劍的隱晦含光,總還是有人不懂欣賞。」

說罷,他轉身離去,只留下客廳中,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澈與寧靜。

五大宗師各顯神通,雖路數不同,卻都證明了自己已臻化境,武林從此再無反光之擾。

=====後記=====

❌ 一般鏡面螢幕 (Glossy Screen)
正如修煉「明鏡神功」的江湖新手,以為憑藉心如明鏡則一切反光都能視而不見,殊不知其招式完全不足以防禦反光,將所有外來光線清晰地反射回去。
這種不設防的姿態,會讓環境中的一切倒影(燈光、窗戶、觀看者自己)都完整呈現在畫面上,嚴重干擾觀看。

❌ 一般霧面處理 (Matte)
正如初窺「迷霧拳法」的年輕弟子,試圖將外來光線「打散」來模糊倒影。
但這種粗糙的拳法,在打散反光的同時,也將畫面本身的光一併打得「混濁不堪」,導致清晰度和對比度大幅下降,為了擊退敵人,卻先傷了自己。

⭐ TCL X11K的高效能廣視角低反射膜
正如降龍十八掌為天下第一陽剛之掌,以超高峰值亮度正面壓制環境光,讓你看見的畫面永遠比反光更亮。
但這種硬碰硬的方式,在面對側面或刁鑽角度的光線時,仍可能產生些許殘影。

⭐ LG OLED的高效能抗反射塗層
正如吸星大法為江湖聞風喪膽的霸道功法,能有效「吸收」照在螢幕上的光線,讓反射的影像變得非常暗。
但此招只吸能量不滅形體,因此即使反射光的亮度降到最低,其「清晰輪廓」依然會存在,只是變成了淡淡的黑色剪影。

⭐ SONY BRAVIA 9的 X-Anti-Reflection 與 X-Wide Angle 雙重技術
正如九陰真經為精妙絕倫的武學總綱,能一心二用,同時「轉移」並以液晶層控制「防守」反光,力求畫面對比和色彩不受影響。
但這套組合拳極度考驗內力協調,在被單點強光直射的瞬間,偶爾會因內息不濟而出現輕微的七彩偽影。

⭐ 三星 究極黑面板
正如乾坤大挪移為以柔克剛的鎮教神功,能以太極般的柔勁「牽引並打散」刺眼強光,使其失去威脅。
但此招畢竟有其極限,在承受極度集中的光線壓力時,護體氣勁周圍仍可能浮現淡淡的七彩光暈。

⭐ 三星 真星黑面板
正如獨孤九劍為劍魔的至高境界,不擋不吸也不轉移,而是從物理層面徹底以最先進的奈米技術「瓦解」反射的形成,讓光線干擾消失於無形。
此招幾乎已無破綻,但因為完全消除反光的能量轉移,會讓黑階極輕微提升。主要的挑戰還是來自於人心,其內斂不爭的霧面質感,與傳統鏡面螢幕的視覺感受不同,並非所有人都能心悅誠服。

[趣味分享] 我把「電視抗反光」技術寫成一篇武俠故事
以上是小弟多年來,經手幫數百位朋友取得價格絕對有競爭力的高階Mini LED, OLED, 以及百吋等級電視的心得經驗。若有疏漏還請各位高手指點一二。
2025-07-03 15:50 發佈
stephenwong wrote:
關於看電視時最惱人討...(恕刪)

有點亂有點太簡化
每一家的技術就算是名字相同
也經歷好幾代改進
而有些又跟 面板特性 或 面板廠 綁定

不懂的看完還是一知半解...
stephenwong
stephenwong 樓主

謝謝您的回應,不好意思我沒有說明清楚,在TCL以及Sony部份,是以我在後記中寫的型號為參考。至於LG的技術框架,源自於這幾年的OLED,三星則是對應2款抗反光面板的電視型號。

2025-07-03 17:06
我覺得現在大概面板技術差不多到極限了,
所以開始點分支的被動技能,
電視抗反光感覺我平常用C935看也覺得還好,
可能是一開始就選擇可轉向的壁掛,
就真的很方便,坐哪就轉到哪,
人工轉向抗反光,全網大概只有我會這樣做,
奇葩人做奇葩事,又是貼電火布主觀決定電視尺寸,
又是能轉向壁掛,抗震又抗反光的~哈哈~
個人覺得與其加強抗反光還不如加強散熱系統,
畢竟現在電視都往高亮衝刺,
我的電視最高才2000 NITS看久一點電視,
靠近都能明顯感到面板的熱,還不是開全亮,
因為是無機材料所以不擔心,
但更難想像現在韓牌OLED為了跟MINILED拚亮度,
把有機材料亮度硬是拉到三千多,
我光是想的就覺得好可怕,
就如同BILIBILI的UP主說的,
韓國廠商每年都會改進OLED用料,
但都不是拿來增加壽命,都拿來提亮用的,
從G1不到1000 NITS拉到G5破四千,
上次看STOP FOMO還說比索尼BVM-HX3110還亮,
但我真的不相信無機材料在這樣亮度下用五年,
不會烙印不會色衰,只能說面板保5年就是任性。

但各位韭菜們也不要忘記,吹得多好棒棒也要記得跳水買,
別被洗腦到以為65吋值得十幾萬入手。
chanp

睜眼瞎發作:難怪c935面板出包機率那麼高,能效有夠差…[挖鼻孔]65/75 C935:340/410W,C765:330/380W(2400nits,C7K:270/370W(2600/3Knits

2025-07-04 3:15
春生 wrote:
但各位韭菜們也不要忘記,吹得多好棒棒也要記得跳水買,
別被洗腦到以為65吋值得十幾萬入手。




春生也要記得自己說要買bravia
吹了幾年sony了還不買
是發現台灣賣的比國外貴太多 韭不下去
還是股票賠太多只能嘴上講講呢

春生 wrote:
韓國廠商每年都會改進OLED用料,
但都不是拿來增加壽命,都拿來提亮用的,


都保固五年還要增加壽命
日系用料那麼頂
你怎不叫sony也保固五年
還是我們標準低一點,三年就好了,春生潛規則對日系那麼容忍
三年一樣可以吹到大於五年吧
沒問題 這很可以接受的





或如果買不下手的話 先看個故事好嗎?
















某人只會說自己只是在論電視好壞
自己先罵人然後說受害者是龍門宴 網軍 韓粉
就是不會說是自己找個人來造謠以為沒事,沒想到被受害者本人出來打臉

另外想跳龍門你也得是錦鯉阿春生仔
多讀點書
啦乾






一貫的被幹爆之後就是死不回應

美國拉斯維加CES2025電視前瞻
國際牌電視退出?我才剛買國際牌電視!
看完國際、LG、SONY後,發現OLED未必就是好
台灣做不出來的公正客觀的影片“啊?OLED到底有多少种啊?”

春生阿 我希望你在這樓可以...























春生 wrote:
現在韓牌OLED為了跟MINILED拚亮度,把有機材料亮度硬是拉到三千多,


實際上以LG的做法,也不全然是硬拉OLED有機體的亮度,而是利用MLA微透鏡的方式,增強會被色彩濾光片減弱的亮度。

至於三星的QD-OLED,是把OLED原本的藍光透過量子點的方式,生成紅光和綠光,形成三原色光,直接混合三原色光成像,沒有色彩濾光片會再減弱亮度。
由於量子點轉換的耗損非常低,因此QD-OLED的紅、綠、藍三原色光,幾乎等於OLED原本藍光的亮度。

因此以目前的OLED有機體材料技術,本來就能達到兩千多尼特亮度:LG是利用微透鏡光學原理放大會被濾光片減弱的亮度;三星是OLED有機體經過量子點非常少的亮度耗損,來保持原本的亮度。

至於超過三千,那個是1%區域時的最高亮度,其實可以忽略。

所以,都不是硬ㄍㄧㄥ的亮度喔。
chanp

MLA原理是減少光在面板內部損耗,副作用增加反射黑底浮起,今年新的4堆疊面板不再使用;WOLED採用偏光板處理電極反光會濾掉50%的光,三色濾光片會進一步濾掉66%剩下16%不到,需要白色像素增加光效

2025-07-04 4:00
春生 wrote:
我覺得現在大概面板技...(恕刪)
我的電視最高才2000 NITS看久一點電視,
靠近都能明顯感到面板的熱,還不是開全亮,
因為是無機材料所以不擔心,

LED晶粒介面溫度過高
影響發光效率及發光壽命,加速光衰和損壞

螢光粉
螢光材料的溫度安定性而言,許多研究發現螢光材料於光轉換之運作時,
常會因溫度的升高而導致發光效率的降低,並有可能發生色漂移(Color Shift)的現象,
以普通LED最常用的YAG:Ce 黃光螢光粉而言,即具有此種溫度安定性不佳的情形存在。
廣色域常用的KSF屬於離子晶體,在高溫高濕(如85℃/85%RH)環境中易發生晶體溶解和
Mn⁴⁺離子氧化(變為Mn⁵⁺或Mn⁷⁺),導致亮度衰減和色漂移

QD量子點
量子點的發光特性會受溫度影響,但這種影響因量子點的材料和尺寸而異。
一般來說,量子點在較低溫度下發光效率較高,且發光波長也可能略有變化。
高溫下,量子點的發光效率可能會降低,甚至可能因為材料或封裝的熱降解而失效。

液晶面板
一般面板的工作溫度在0°C到50°C之間
超過或低於這個區間可能造成顯示缺陷或面板損壞

光學膜 板材
依材料不同,長期受熱可能會軟化 變形 降解 變性 碎裂

https://www.rtings.com/research/thin-lcd-tvs-break-faster-under-prolonged-use
over 25% of the 82 LCD TVs in our test suffer from visible uniformity issues.

It gets worse if we look at LCD TVs by their sub-type. Seven out of the eleven (64%) edge-lit models in our test suffer from uniformity issues, one has outright failed, and others are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so. In contrast, only 14 out of the 71 (20%) full-array local dimming (FALD) and direct-lit TVs have uniformity issues.

The issues we've encountered with the edge-lit TVs in our test seem to be the same across models and brands. But why is that? By dismantling and investigating our edge-lit TVs with problems, we've seen firsthand that it all boils down to heat and thermal management.
我們測試的82台LCD電視機中超過25%出現可見的均勻性問題。

如果我們按子類型來看液晶電視,情況會更糟。在我們測試的11台側光電視中,有7台(64%)有均勻性問題, 1台徹底不合格,其他的也正在處理中。相較之下,71台全陣列局部調光 (FALD) 和直下式電視中,只有14台(20%)有均勻性問題。

我們在測試中遇到的側光電視問題似乎在不同型號和品牌之間都存在。但這是為什麼呢?透過拆解和研究有問題的側光電視,我們親眼目睹了問題的根源:發熱和熱管理。



TCL原廠相關建議

將顯示器放置在好的通風環境中。
切勿在潮濕和寒冷地點使用顯示器,防止顯示器過熱。
切勿讓陽光直射顯示器,不得放置蠟燭等明火火源。
切勿在多塵的地點使用顯示器。
工作溫度:5℃-35℃ (41°F-95°F)
工作溼度:20%-80%,非凝结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