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OLED相關討論

眾所皆知目前除了QD-OLED外,目前市面上大多的OLED電視都是LG供應的面板,這邊想討論新舊面板的差異性。

LG Display (LGD)目前有兩個Gen 8.5 (2200 x 2500mm)面板廠,一個在韓國坡州市,另一個在中國廣州,生產電視用尺寸的WOLED面板。製程則是不斷更新改良,新的製程面板亮度會高一些,壽命會好一些。近期LGD生產的OLED的製程有以下幾種:

(1) WBC - 為兩層藍色螢光OLED層,中間夾著一層紅 + 黃綠色的磷光OLED層。算是較舊的製程技術,面板亮度和壽命都比較差。在坡州廠生產,至2021年底停產,2022開始坡州廠產能轉為最新的OLED.EX面板。

(2) WBE - 為WBC面板的改良,結構一樣是藍色螢光OLED層,而中間多一層綠色磷光OLED層(即綠+紅+黃綠)。多加的這層綠色OLED可以有效推高亮度,整體面板的亮度轉換率更高,壽命也相對提高。從2021年開始在廣州廠生產。

(3) OLED.EX - 2022年的改良版本,結構仍是WBE面板,但使用氘(為氫元素的同位素)代替氫在綠色磷光OLED層,進一步推高亮度。兩個廠今年生產的OLED面板都開始導入OLED.EX製程技術。

當然很多人會問,那Evo什麼?Evo其實是LG Electronics拿到LGD的面板後進一步用軟硬體優化處理的標籤,算銷售術語,就像Sony的Master Series那樣的概念吧。然而並不代表Evo是使用特定製程的面板。最早Evo是使用在LG G1上,因為G1全面使用WBE面板,所以韌體上允許推更高的亮度。而C1最早是使用舊製程WBC面板,而即使到中後期庫存清完改用WBE面板,效能上也被韌體縮限。也就是C1就算抽到WBE面板表現也會跟WBC面板一樣,不會像G1可以推更高亮度,即使他們骨子其實差不多。

到了2022 LG的C2和G2都是使用最新的OLED.EX面板,所以亮度表現有能力推的更高。特別是C2沒再被限縮表現,算是跳了兩級,這也反應在Rtings的評測結果上。如果以Rtings綜合評分來看,WBC大約是8.8分(C1、A80J)、WBE表現約是8.9分(G1、A90J)、 EX面板機種表現是9.0分(C2、G2),但這前提是電視廠沒有韌體縮限表現。OLED機種加裝散熱板譬如A90J、G2、LZ2000等等個人感覺對實際亮度表現幫助沒有很大,畢竟不管有沒有裝散熱大家都已經把亮度推到接近面板極限。散熱板比較明顯的幫助是對於影像暫留的時間短很多,在遊戲上很有效果,特別是對有寫輪眼的玩家。壽命方面的幫助目前未知,還需要時間應證。

不過C2並非全尺寸都是EX面板,42吋的C2目前還是有收到WBC製程的,所以小尺寸的C2畫質表現就沒有大尺寸來的好,未來使用新製程的面板效能是否會提昇就不知道。另外目前83吋的G2仍然是使用去年製程的WBE面板,所以亮度表現上不如其他尺寸的G2。很傻眼,我也知道...。至於其他廠牌像Sony、Panasonic和Philips要給他們新機種推高多少亮度,看他們拿到怎樣的面板而定。如果他們一開始拿到的也是最新的EX面板,那多半不會作韌體限制,那亮度表現應該會跟C2不相上下。但如果他們拿到的是去年款WBE,那亮度就會上不去,而之後收到EX面板可能也要用韌體限制讓產品表現一致。

對於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希望能拿到越新製程的面板,畢竟即使效能被韌體限制,但發光效率增加也代表使用壽命延長。目前看到的消息是Sony A80K也是全面使用EX面板,而77吋從光澤面改成半光澤面,實際畫質效果怎樣還待評測。
2022-06-21 7:0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OLED 討論
一線oled大廠,最後還是選擇衝一發今年sony的QD OLED ... 老實說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lbmnt441

三星內部對QD OLED的發展有保留的聲音,畢竟其電視業務獲利核心是QLED,推QD OLED只是豐富產品線,不讓LG WOLED專美於前的市場策略。

2022-06-21 11:11
fxckingyoubro

結果索尼還是跟以前尿性一樣,數值測出來很高很漂亮,結果實際表現還是保守到不行,畫面整個亮不起來(A95K)

2022-06-22 18:33
今年打頭陣的C2&G2表現如此亮眼
尤其C2可預見年底起價格會很有競爭力
說真的完全看不出來A95K能佔啥優勢

反倒是對於近期一昧吹捧65x95k覺得有趣
面板差距這麼明顯價格卻居高不下
實在覺得很不可思議
怎麼看都是降價後的C2配15k左右的Soundbar 就很夠一般家庭使用
又或者是音效再上一個等級滿足高端用途

下半年的Philips 937也搭載了OLED EX
LZ2000W有明確規格表指出散熱板
可以預見的是將會有對應的品質
比較需要關注的應該是新面板是否讓耐用度上升
好讓OLED使用者無後顧之憂
Ladoy

年底也差不多是C9時期用戶可以升級LG C2的時機點 應該進步感受會超大..

2022-06-21 16:01
ziv0609 wrote:
今年打頭陣的C2&G2...(恕刪)

OLED的表現至少八成是來自面板,
所以來源都是同樣的面板情況下各家表現差異沒那麼大,
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Panasonic和Philips的OLED電視CP值大勝很多同價位的機種。
LG自家OLED電視對遊戲的支援最全面,
而且如果願意花錢去專業校準的話也比較能貼近創作者原意。
Sony表現很穩定,而且...它是Sony,you know
LG WOLED面板最大的特點就是越來越便宜!
價格來講已經快到中階LCD的價位,
而表現完全不是同個檔次。
價格考量來講真的很難不推OLED電視。

QD-OLED在先天面板性能上比LG WOLED有些優勢,
最主要是高亮度時的彩度表現。
但比較尷尬的是這樣的場景在HDR遊戲畫面比較多,
影片來講相對比較少,
變得QD-OLED目前有點...大材小用。
我們是需要未來有更多高亮度的片源才能充分展現QD-OLED的優勢,
不然正常SDR表現其實跟LG WOLED差異沒有很大,
頂多全屏亮度能拉高一點較能抗反光。
三星目前有點左手打右手,
他們面板廠Samsung Display 很努力在推QD-OLED面板,
但電視廠Samsung Electronics只把QD-OLED當次級品賣,
他們的行銷策略還是主推QLED。
這點就不像LG不論面板廠和電視廠都齊力把重心壓在OLED上。

我也不太明白版上一些X95K的吹捧,
至少在Rtings評測出來前我還是很觀望X95K的表現。
chanp

X95K至少比去年的同級機種 亮,至於其他部分要等較多的詳細測評才會知道

2022-06-22 23:00
OLED市場Panasonic 跟Philips 真的CP值王者
光是PHILIPS OLED706的價格已經打掛一眾中價位機種
JZ2000W更是搭載A90J規格然後賣A80J價格
同價位真的看不出除非你要鎖在第四台
不然連QN90A都很難推薦下去

在WOLED亮度全面提升下
今年QD-OLED已註定是機皇但整體考量非首選
而通膨海嘯襲來
平價OLED如海爾50000還送Soundbar(規格很普) 這種賣法
也只是為OLED徹底站穩中階市場拉開序幕而已
不過當然也不排除Samsung mini Led也跟著跳水賣就是了…


原來換最新面板了
難怪LG C2在亮度評測上跟G1有拼..
整個大跳躍
chanp

結果C2>C3>C4連牙膏都不擠了[囧]

2024-03-03 11:12
MewTube wrote:
眾所皆知目前除了QD...(恕刪)


JZ1000W是用那種面板?
因為感覺亮度比C1高非常多
謝謝


chanp

C1亮度較高是因為顯示色溫較高(為了亮度故意校調?)有些情況下色調容易偏綠,校正至D65後亮度會降

2022-06-22 22:55
kuku.lin

國外評測 松下2000系列確實比他牌高 實際看黑也是比較黑

2023-03-06 20:31
遺忘之村 wrote:
JZ1000W是用那種面板?...(恕刪)

沒什麼叫特製面板所以特別亮。
OLED面板研發是經年累月需要測試各種材料,
很多障礙需要克服,
不是畫設計圖給廠商訂製。
那個時間點就只有生產WBC或WBE面板。

評測亮度很多看看就好,
更何況你放的那個數據三者還不是同一個評測單位測出來的(JZ1000是科技狗,C1和A80J是Rtings的數據)。
前面那篇有提到亮度要推多高是看電視廠商,
亮度推的越高越久會影響壽命。

電視產業這塊比你想像的黑很多,
有些電視晶片可以偵測到使用者在用Calman作測試,
所以在顯示特定測試圖形下會有異常突出的表現,
但實際表現並非如此。
再賊一點的電視剛上市時先把亮度推超高,
讓人感到很驚豔,
等評測過了或者準備要停產下市時再用線上更新逐步把亮度拉回來延長壽命。
HDTVTest的Vincent就有抓包過幾次電視廠在評測模式下搞鬼。
巔峰亮度部份看Rtings的Real Scene Highlight會比看他們的2% 、10% window較能反應真實使用狀況。
C1 Real Scene: 628 nits
A80J Real Scene: 593 nits
兩者因為同個面板所以表現差不多。
JZ1000拿的面板也是同個時期的,
表現不會比C1或A80J來的特別差或好。
kuku.lin

不過至少是GZ2000就先做出來的 其他品牌晚了兩年才做到

2023-03-06 20:33
chanp

從過往來看,面板應是松下自行封裝,並加入Heatsink,這是比競品亮的基礎

2024-03-03 11:08
MewTube wrote:
沒什麼叫特製面板所以...(恕刪)


目前看起來LZ2000也是採用散熱板
 中間多了一層藍色的什麼結構
但不知道 日本跟台灣的是不是都是同一款?

這是JZ1000的


chanp

其實松下的工程師蠻厲害的,只是高層常搞不清楚業界趨勢

2022-06-22 22:54
kuku.lin

Rtings是美國 松下退出美國市場多年 要找評測只能看歐洲那邊的

2023-03-06 20:34
日本OLED電視就SONY跟PANASONIC還有支撐
說真的在Samsung 的Mini Led機海戰術
以及LG將過去OLED遙不可及的價格
帶到視聽玩家稍微皺眉也能入手的狀況之下
日本電視除了洗信仰值本毫無優勢

但不得不誇獎此兩品牌在OLED仍然殺出自己的路
SONY自己網站跟討論區對晶片各種封神
PANASONIC 網站上很多獨自開發的新技術
還請藝人到開發現場讓工程師展示技術力
對於已失去關鍵面板生產能力
卻仍能獨立開發新技術我是深感佩服的
chanp

失去?開發跟量產是兩回事,一般oled日本主要押寶印刷工藝, Sony 自產 oled 只供應專業市場

2022-06-22 14:50
春生

是放棄源頭製造,不是失去,只保留技術開發,這點美國跟日本,歐洲都是相同,韓國早晚也會走上這條路,不然你以為韓國用各種陰險手段也要打造品牌用意是啥。

2022-07-23 11:24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