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陪朋友挑電器的時候,等他們結帳的時候無聊去索尼店裡看看電視。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雖然每台電視都是播放同一個畫面,但目光很快就被其中一台有超高對比跟鮮豔的色彩畫面的電視吸引過去
結果一靠近看那標價牌跟型號,果然我眼光好,最喜歡的就是目前OLED中最頂規的A90J…
之前有聽說OLED的畫面什麼都好,就是亮度可能會稍微差一些
但我現場看其實A90J的亮度也很夠,甚至不比LED的機型差,或者說肉眼很難馬上看出差異
當然A90J的價格也比較不親民一點,只是真的看完就念念不忘,剛好家裡的電視也舊了
(明明就是換換病發作XD)
不過正巧碰上索尼推出K系列新機,尤其X95K還是索尼第一台用mini led面板的電視
而且我查到一些國外的評測,控光也做得很不錯
目前自己的結論是X95K在亮度表現會比OLED強不少,所以看電影跟玩PS5的HDR效果也更逼真
然後這台也是用一樣的XR認知晶片,在看A90J的時候就有聽店員介紹,這晶片可以模擬人眼觀看,甚至知道畫面的主體在哪優先加強畫質,所以比起別的電視才更逼真。而且X95K色域覆蓋度跟色準好像也不比OLED差,加上HDR效果比較好,所以看電影的體驗應該是會更好?
因為OLED也推出好幾年,而且A90J也沒有亮度不夠的問題
想知道如果看電影為主,還有之後有買到PS5也會想玩的話
會建議我買X95K還是買A90J?
A90J是Master Series,面板品質、色準甚至遙控器都比X95K好。扣掉亮室、暗室使用需求,我個人認為X95K需要比A90J在同樣尺寸下便宜個20%以上才有購買的價值。不過A90J除了台灣沒進口的83吋以外,剩下兩個尺寸55"和65" CP值也是超級低,比其他WOLED貴上一截但畫質優勢沒很大,而畫質更好的QD-OLED A95K下個月就要上市,定位變得有點不上不下。
結論就是兩台都是以現在價格定位來講CP值超低的機種,除非你的前一台電視已經是很高階的機型像LG C8、C9,不然你可以用大概六成左右的預算就能入手畫質差異沒那麼大的機型,不管你是想選miniLED還是OLED。對大多人來說也都已經是很有感的升級,你都會很滿意自己的選擇。省下的預算可以拿來加速電視汰換頻率,大概三年左右就可以考慮換機,也不用太擔心過保後損壞維修甚至OLED烙印的問題。
放一些一堆黑暗與光明的高對比影片,再把四周的led電視亮度降低,開省電模式,就可以讓你覺得oled電視很亮很漂亮。

等你實際買回家,去跟其他高亮度電視一對比,就知道oled亮度真的不行。

我有LgC1與qn800a,LGC1也是很優秀的OLED電視了。
但是它的亮度根本比不上qn800a。
我的qn800a把區域調光調到最低,亮度設定最大是50,我調到30。
C1亮度設定最大是100,我調到80,然後oled亮度開最大。
播放同樣的影片,C1真的很暗,看不出OLED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亮度都調這麼高了還是輸給qn800a。

而且oled開高亮度更容易衰老與烙印,所以你買oled回去,你會一直用最大亮度嗎?
但是你買一台高價的電視,然後一直低亮度的看影片玩遊戲,那幹嘛不買高亮度的mini led電視?
hdr影片的亮度將來只會越來越亮,現在2000nit以上的hdr影片都有了。
你用一個1000nit都無法達標的oled電視,你有享受到hdr效果?
所以你就明白為什麼oled電視一直強調黑暗與對比,因為亮度就是無法與頂規led電視競爭。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