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的電視是SONY 40吋
買了五年左右吧..型號已經有點記不得

本來搬家時想順便連電視一起升級
可是摸摸口袋...決定還是再等等
去年本來又有升級的念頭
結果遇到疫情 工作有點不穩定

直到今年 盤算著應該沒有其它干擾可以順利換電視

找尋目標時發現現在LG OLED的價格非常划算
55吋C1 OLED大約46~48K左右就能入手
再查了一下各種心得和開箱..
新電視就決定試看看LG 同時直接上攻OLED機型!!

準備請下來的老SONY電視
目前移去房間使用
榨乾最後一絲利用價值


安裝人員快速搞定之後掛起來的LG 55C1 OLED電視
壁掛架跟原本的能通用~省了一筆

傳說中的LG滑鼠搖控器
真心好用~~~!!!
握感也很棒
不過等下再講一下滑鼠搖控器意外發現的用途


OLED電視的特色,除了機板跟輸入接頭的地方之外
都可以做到超級薄...從側面遠看的話
一定角度下會跟一條線一樣
目前看上去還蠻爽的


輸入端子來一張~
側面有3個 背面有1個HDMI
全數都是HDMI 2.1規格
另外也支援乙太網路線連結

內建的LG webOS系統
風格上比我之前用的外接Android TV更豐富些


內建Youtube、netflix跟Disney+應該算剛好
不過OLED拿來看宇宙畫面或是奇異博士超舒服
宇宙的黑很乾淨,奇異博士的火花光點色彩立體感也跟本來的老SONY完全不同
另外LG滑鼠搖控器搭配這些串流平台使用很方便
主要是選擇時就像用滑鼠一樣
可以體感操作搖控器來控制游標
選影片、快轉等等的操作都比按鍵快上非常多

只是..對我而言有一個小缺點..
就是當游標在跑的時候
我家的笨貓會想衝上去巴


終於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這二個..
LG 55C1支援 DV跟ATMOS
在使用這種格式的Netflix影片下會自動開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G C1的內建音效還真不錯..
幾乎可以取代我舊的便宜Soundbar了

現在LG的家電應該都可以透過APP連線了
電視當然也不例外
透過手機ThinQ App連線之後
也可以另外叫出搖控控制介面使用

電視本身有一點跟其它LG家電不同的地方
就是除了可以被搖控之外
本身是可以再搖控其它家電的..
把自己的LG帳號登入後會顯示目前有建立連線的LG家電
然後就可以透過電視APP或是搖控器語音控制來操作
這整合度值得稱讚

LG C1也有內建手機鏡向投射功能
簡單試了一下,順暢度還OK
順便曬一下想巴球的笨貓...



LG OLED還有一個我覺得蠻特別的功能─藝廊模式
可以模擬靜態畫框
而因為OLED的色彩跟顏色純淨感都很好
看上去還頗有真實感的..

用到現在 LG C1用起來真的是超有感的升級
畫面跟舊LCD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甚至於拿一些已經看過的電影再重看一次
畫質跟色彩的感受性都會不一樣
另外本來也好奇LG webOS跟Android TV除了介面之外還有什麼不同..
實際用下來 差異還真不小
最大的差異在,對於硬體和家電IoT物聯網的控制性
物聯網的控制性就不用說了..內建的ThinQ APP只給LG電視用
硬體的控制性主要在於語音的獨立控制命令
例如~ 我在放YOUTUBE聽音樂的時候,可以用語音命令「關閉螢幕」
這樣電視就會把螢幕關閉但音樂還是持續撥放
變成一台藍芽音響主機的感覺

或是直接用語音命令我的除濕機打開電源也可以
就整合性來說跟之前用過的Android TV差蠻多的
只能說一路買了三四個LG家電
對於這類的整合真的做的很好
不過說真的也算運氣好~ 拖到今年才買 又遇到新舊交替期
LG C1的價格應該比去年打了7.8折有....
以目前C1的規格跟價格,真心覺得很有CP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