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了影像奇妙旅程

<選擇 OLED>
人類視覺敏感度
順序是 對比、色彩、解析度
追求對比接近真實光影
一直是影像重播的基礎
近 30 年,從三槍到各種螢幕的接觸
第一次在家用器材上看見 "不發光的黑位"
就是 OLED
性能創造完美的立體感
下圖為視聽室關燈實拍
圖片下方是 中置喇叭的反光 XD

影片平台創作者,到世界級導演
花費極大心力在影像故事以及調光上
欣賞藝術的品味 甚至於追求訊號正確性
OLED 是完美選擇
下圖是 Netflix 影集 "艾蜜莉在巴黎"
場景中大量的炫目玩色

<為何是 LG OLED>
作為 OLED 家用化的先驅之一
也是 OLED 的開發及供應者
相信 LG 是對自家產品用上最好的面板
實際觀看能發現
成像精度非常細,也不是油畫感或模糊
物體移動自然不卡頓
色彩飽滿、層次豐富


講到色彩
在多年前 四大電視品牌
皆與世界級影像校正軟體公司合作
但僅有 LG,不只維持穩定的連動
還能更高精度支援 icc profile 寫入
是追求影像正確性的優秀器材
下圖為我實際校正過程

影像校正的兩個先決條件:
1.
軟體要能對應校正資料的載入
2.
硬體性能至少要達標,才能表現出來
下圖為 幫台中劇院玩家校正 LG OLED

這也很明確地看出
各家對於銷售市場的定位
以及製作一台好電視的決心
<最滿意 LG OLED 的地方>
LG OLED 使用多年
最滿意的當然就是
欣賞各種高規格電影、影集時
令人驚嘆的畫面成像以及沉浸感
(還有許多製作規格相當高階的風景片、紀錄片)

而大量的 Dolby Vision HDR 影片
表示 Dolby 公司已在影像規格上取得地位
LG 是 Dolby 多年的合作夥伴
支援性沒問題


家中女王說是對畫面無所求
實際觀看也經常覺得 "美到不行"
有 OLED 是一種享受
高規格的美劇、韓劇陸劇非常多
我也希望能讓她在追劇的同時
沉浸在美的畫面中
(所以視聽室與她的追劇空間各擺了一台)


所以....誰殺了江翰 ?
<上一個世代>
之前使用 LCD 時 (或 LCD 架構下的 LED)
接觸了多台 2-30 萬等級的機種
已經是在 LCD 中表現優秀的了
但 LCD 結構的天性,確實也影響了成像
如果想 大躍進,跨入有感升級
OLED 是真正走進下個技術世代
<其他功能>
影音器材大量接觸
我的心得是
再怎樣昂貴的機器,操控介面不流暢都免談
因為買的當下是預算,買後是生活在一起

從電視內建的介面去開啟各種影音平台
點選、返回等基礎動作
都非常流暢

遙控器也是順手好用
獨創造型、質感非低廉拼裝貨
除了實體遙控器
LG 在手機上的 物聯網 app 也能控制電視
另一方面也能控制 LG 其他家電
<會外賽>
LG OLED 搭配 PS5 已使用一年多
電玩作品的影音規格是在高到太驚人
用 OLED 玩,畫面極美是基本功而已
HDMI 的輸入延遲時間才是電玩關鍵
國外網站都有儀測的數據
非常非常好的輸入低延遲

另方面
PS5 主要會用上 HDMI 2.1 功能的
叫作 VRR 可變更新率
LG OLED 完整支援了 4k 120hz 的對應
後續在 PS5 設定中可以看到支援的情況
<題外話>
串流影像最好的效果
是從電視內建直接播放
包括 Youtube 高規格影片
Netflix、Disney+、Prime Video、appletv+ 等
聲音則從電視 eARC 到擴大機
就能直接傳輸 Atmos 音訊
如果使用播放機 例如 AppleTV 等
HDMI 直接進電視
聲音再從電視 eARC 到擴大機
一樣能很方便的輸出 Atmos 音訊
<結語>
55、65 吋 OLED 我都有校正過
前陣子也替一位百萬劇院玩家進行了
83 吋 LG OLED 影像校正
用家對於畫面表現真的是 "驚喜"
也終於看見許多影集原本該有的色調
不需要再疑神疑鬼
哪個設定檔艷麗、暗沉、過亮、太銳什麼的

(校正簡易紀錄請見 此連結)
外觀薄型、現代
影像軟硬體性能優秀
遙控器順手、操作介面流暢
訊號輸出入支援性佳
完全不校正,開箱即用也沒問題 ~
以上資訊提供各位選購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