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視訊號雖然多元,但都是數位訊號,只分訊源的解析度,不分NTSC還是PAL。在台灣賣的電視7成以上都是大陸製造,連SONY、三星這種一線品牌大多全是,不需要萬一在台灣本地買的電視不能看,應該是去找賣場商家負責,而不是上網問毫無關連性原因的萬一
現在都用 HDMI 輸入,以及加配的數位廣播同軸輸入,這些都是數位訊號,不是用類比的 NTSC/PAL 格式。類比廣播已停撥,現在販售的電視無類比同軸輸入。如果電視配有 AV端子或色差端子之類比輸入,則有 NTSC 與 PAL 格式區分。
jettachen wrote:早年映像管螢幕與錄放(恕刪) 隨便Google一下也知道影片編碼分為PAL, NTSC及SECAM,我只是針對樓主的問題回答說現在無論在哪裡買的電視機或播放機絕大多數都不會有格式不相容的問題。早年香港跟大陸PAL格式的錄影帶拿回台灣是無法播放的,因為我們用的是NTSC格式的錄影機,但從DVD之後,就只有分地區不是分格式,所以當時DVD機很流行改全區,無論哪個地區發行的DVD都能看,到了BD就沒有分區的問題了。我是資深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員,如果講錯敬請不吝指正。
DVD 仍分NTSC和PAL,NTSC/PAL 格式和區碼限制是兩回事,樓上分區的解釋有誤美日台是NTSC(美一區日二區台三區),歐洲大部份(二區)及中國、東南亞印度是PALjettachen wrote:... 但到了液晶螢幕與DVD、藍光機時代之後好像就沒分甚麼規格了。
jettachen wrote:隨便Google一下(恕刪) Blu-ray Disc 媒體確實有區碼,但與 DVD 播放器不同,Blu-ray Disc 媒體的區碼使用字母而非數字,來表示可以播放光碟的特定地區或區域。Blu-ray Disc 區碼如下所述:A 區:北美洲、南美洲、美國管轄地區、日本、南韓、台灣及其他東南亞地區B區:歐洲、非洲、中東、澳洲及紐西蘭。C 區:亞洲 (日本、韓國、台灣及其他東南亞地區除外)不分區:這不是官方設定,但有不分區符號的光碟代表沒有旗標設定,或代表有所有區域旗標 (A、B 及 C) 設定。
會說 PAL 規格是大陸規格的我真的會笑死,1450井蛙是不是看到非美規的玩意兒一律歸類到大陸? 我年輕時在南非、澳洲、英國看到的莫非是假電視 🤣買到大陸貨怕不能看就更好笑了,你就千萬別買日韓品牌,乖乖去買你的台製品吧
weisonchang wrote:Blu-ray Disc...(恕刪) 謝謝指教,長知識了。我還真不知道BD也有分區,過去我從台灣、美亞及日亞買的藍光機,從中國大陸買的DVD、藍光片,都沒遇過無法讀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