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宅如我當然也是如此 只是大螢幕在早期就是貴啊
剛上大學的時候打工買了一台17吋LCD 就要2萬多

後來1萬多買了19吋LCD 再到研究所時8千多買了22吋LCD
早期畫面要大個幾吋是需要很多$$$去堆出來的
包含到退伍後6萬多買了台65吋的液晶電視 算起來全是淚
中間當然也想過直上投影機
但別的不說 光是解析度好了…十年前幾乎沒有什麼家用FHD投影機的選擇
有的話 價錢也是嚇死人
亮度、對比度、散熱噪音、燈泡壽命等等的 在家用投影機裡面幾乎沒有好選擇
微型投影機開始冒出頭的時候 幾個朋友曾經買來嘗鮮過 我也跟他們借來玩過
說實話…就是有那個型 沒那個質

除了價錢很好入手之外 剩下畫面輸出都是慘不忍睹
後來就幾乎沒有想要再買投影機的念頭了
直到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 因為沒辦法出國 口袋裡有點娛樂用的閒錢…
又開始看有什麼東西可以買來爽一波的

哦~~~現在4K、3000流明以上的投影機只要三萬多就有一線品牌可以選了
更不要說淘寶京東那邊還可以找到一堆帳面規格CP值嚇死人的選擇
不過預計用5~10年的家電 我還是習慣找台灣這邊的
我用4K 70吋電視大約4萬元左右的預算下去挑
明碁、奧圖碼、宏碁、華碩都有在看
最後選手剩下:奧圖碼UHD35+跟明碁W1210ST
價錢只差幾千的情況下
UHD35+的4K解析度、4000流明、120萬對比、4.2ms輸入延遲、240Hz刷新
只能說真香啊
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 W1210ST 1.5公尺就能投100吋 UHD35+要超過3公尺
沒關係 空間擠一擠還是有的 解析度跟亮度不一次到位就無解了




借用一下奧圖碼官網的介紹 I/O大致上該有的都有
兩組HDMI2.0是一樣的規格 不用特別選要插哪個孔才能跑4K 60Hz

遙控器自帶背光 方便在關燈時操作使用
四角修正和 ±40° 水平 / 垂直梯形校正都可以透過遙控器去設定
不得不說這真的有夠方便 直接把四角拉進投影框裡面就搞定了
不必抓水平 垂直在那邊調半天
印象中要在一些高價位的機種裡面才看得到這種修正功能



拉到100吋看netflix 魄力就不是65吋電視能比的
而且因為流明度夠高 就算周圍沒有整個徹底遮光 看起來也都還是夠亮
甚至說客廳旁邊的房間門開著 燈開著也都不會影響到
稍微有點光線 不會變得白白霧霧的 4000流明是真的猛
對比度120萬比1 看影片的細節也只能說讚啦


找一些演唱會跟4K DEMO片來看 還是只能說讚啦
看超高流量的影片幾乎是沒有任何殘影 色彩飽和度當然也是無可挑剔
肥宅在家看百吋演唱會的夢想終於達成了



身為一個肥宅 遊戲理所當然也是必備元素了
畢竟UHD35+主要特色之一就是電競遊戲
最高刷新率240Hz 比很多電競螢幕的144Hz還要高上許多
就算沒有支援到240Hz的訊號原 但還是明顯看得出來流暢度很棒
最關鍵的應該是輸入延遲4.2ms
以前看很多人說投影機不適合玩遊戲 因為動不動輸入延遲就超過50ms
如果玩一些很吃反應時間的遊戲(魔物獵人這類的 或是音樂遊戲)
超過50ms根本就是完全沒辦法玩的程度
即使前一兩年有出一些1xms的機種 但對於很多玩家來講還是有那麼一點卡卡
降到10ms以內才是真正的有實戰性啊

目前買來還不到半個月 還在各種體驗中
這裡整理幾個特點給有在看這台的人一些參考
- 輸出規格(亮度、對比、延遲、刷新率)在四萬元等級沒有對手
- 內建喇叭屬於尚可頂著用等級 本來就沒劇院音響的人 應該都覺得還行
- 散熱風扇的噪音還可以接受 正常看電影、玩遊戲的音都蓋得過去
- 投影矩形修正功能很強 雖然不太可能經常用到 但真的很方便
- 投影距離有點長 3.3公尺才能投100吋 必須得要架在沙發後面了
- 如此高亮度的燈泡衰退狀況跟壽命有待時間去觀察
目前想到的就這些啦
看還有沒有想知道什麼的
問 都可以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