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12211221 wrote:記得以前電影每秒24...(恕刪) 慢動作 畫面與快動作 畫面的 流暢度與清晰度 是可以分辨出來 至少要三十 不仔細去觀察就會覺得沒差別 但六十會更好 但數據量也大 所以才不是主流
eric12211221 wrote:記得以前電影每秒24...(恕刪) 那是他沒看過60fps才覺得24fps就夠用..24fps快速移動畫面若有動態模糊就還好..中低速畫面若沒拍出動態模糊效果,就會感覺有跳格感.或有動態模糊但畫面移動又不快,就會覺得畫面不清晰是糊的..光看YouTube上的影片,有60fps的可看,就不想看30fps的了..有清晰畫面可看,為何還要看模糊畫面呢?但有人就愛那種糊糊,有雜訊顆粒的畫面.這也是一種令人難解的謎團..
Hihai666 wrote:慢動作 畫面與快動作...(恕刪) 不是這樣的,就劇情電影來說,一秒幀數在24看起來才會是最美的,原因是我們已經習慣了交卷的畫面太久了。幀數太高,畫面在移動中沒有留下殘影,整個電影會像是新聞畫面一樣,太過真實變得非常奇怪,完全無法體會到電影虛構世界的美感。有機會可以拿單眼或數位相機試試看,幀數越高,相對檔案越大,對目前4k錄影來說更吃緊。再來快門也要跟著提高,需要打更多燈,所以我是不覺得fps拉高對電影有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