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2017 年 OLED 電視銷量大增 3 倍。

Pulse 26 日報導,研調機構 IHS Markit 數據顯示,2017 年第一季,全球 OLED 電視銷量為 218,000 台;到了 2017 年第四季,銷量增至 744,700 台,增幅將近 3.5 倍。OLED 電視強勢竄起,業界人士估計,2018 年 OLED 在高階電視的市占率將突破 60%,比率遠高於 2015 年的 15.5%。


相關連結
https://technews.tw/2018/02/27/oled-tv-sale-2017/
2018-02-27 19:24 發佈
doinfinity wrote:
Pulse 26 日...(恕刪)

價格下降是最大購買因素
美國55b7A大約才1500美金
約45000台幣而已!
doinfinity wrote:
Pulse 26 日...(恕刪)

電視出貨陷瓶頸 提升規格衝銷量

2018/02/06 14:48

受到面板價格上漲,品牌廠無力促銷的壓力 ,2017年全球電視品牌出貨量為2.11億台,年減4.1%,是自2014年以來最低的水準,顯示電視產業已陷入成長瓶頸。

2017全球電視銷量2.11億台,OLED只賣74萬台,只佔0.035%,賣300台其中才有1台OLED,市佔率實在太小了,OLED和電漿的畫質是無庸置疑的,但價格若再沒有競爭力,恐步入電漿電視的後塵啊 !
OLED TV因為無需複雜區控背光模組就能達成高畫質

所以跟高階LCD TV比起來成本可以降低很多

這就是2樓說的價格大減主因

至於3樓講的市占,OLED TV主攻高階市場,是利潤較高的那一塊

不是低階TV薄利多銷那樣做白工

至於價位,55" OLED TV帶頭下殺到6萬

逼得其他原本8~11萬高階55" LCD TV不得不降價因應

如果這樣叫沒競爭力??我還真不知道怎樣叫有競爭力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60607/712756.htm

https://blog.dcplus.com.tw/marketing-knowledge/growther/92036
四樓的解讀,我覺得有些偏差。
就競爭力 降價,看看LG Sony的價格
原本就沒有55吋LCD一直維持高價。
LCD電視一直在逐年加大尺吋
50 -> 55 -> 65 主流尺寸的加大一直都在做調價
與OLED無關。
OLED 因為數量在前期拉不上來,
現在才算形成規模。但是整體還是少量。
OLED電視成本高、良率低 短時間難追上LCD電視

2017-10-19 12:14





OLED電視成本高、良率低,短時間難追上LCD電視(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儘管OLED面板在手機面板滲透率持續上昇,在電視領域,因為良率低、生產成本高,市調機構IHS Markit認為,短時間內仍難與LCD電視競爭。

IHS以55寸UHD OLED電視面板製造成本為例,目前成本高於LCD電視面板2.5倍,LCD仍具有較高的成本競爭力。

IHS指出,OLED是自發光顯示器,LCD是被動發光,照理說,OLED所需元件和材料比LCD少,如果零組件與材料價格合理,生產良率超過80%,OLED成本將可以與LCD相競爭。

問題就在OLED電視面板仍處於起步階段,規模小,相關材料與零組件價格貴,此外,LCD主導規模夠大,零組件價格相對較低,一般良率普遍高於80%,這是LCD電視面板迄今仍具有優勢之處。

IHS指出,即使面板廠為了提高效能與OLED競爭,導入QD量子點以及HDR高色飽技術、超薄導光板等使成本提高30-40%,但OLED成本仍高於採用這些高階技術的LCD面板70-100%。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折舊;IHS說,LCD廠已經都快要折舊結束,OLED廠投資較晚,正在折舊,以55吋 UHD OLED良率提高到60%估算,成本仍是LCD的2.5倍,即使良率提高至90%,成本也不會縮小至1.8倍以下,不過一旦折舊完畢,在60%良率下,差距縮小至1.7倍,90%良率下,只剩下1.3倍。
小弟藉此討論串想詢問,最近在尋找約40吋尺寸電視,看過OLED後回不去,
但才發現OLED仍只做高階/大尺寸螢幕電視。
非常好奇OLED是否有向下發展,做到55吋以下尺寸產品的一天?

SKAP wrote:
OLED TV因為...(恕刪)
OLED可以做的策略是在低價機種55吋上
設定低價,引導話題 忽略其高價背景

因為他的市佔太低,所以不賺錢也可以
同時期 55吋LCD市場頂多就是5~8萬,
沒有所謂8~11萬。利用一個機種宣傳。
OLED要競爭必須進入市場,所以LG做
白光OLED+濾片, 不是真正OLED
至於高階OLED 才真正是他們的市場。
不過 有做起來代表別人家也會跟著做
像Sony本身都有能力做LCD跟OLED,
大陸電視廠也是有利可圖才出手。
OLED和電漿都屬於自發光,畫質好是一定的,我十年前就買了Panasonic的電漿,目前畫質仍是很滿意,只是尺寸小了點,當時電漿電視也是走高階產品路線,但曲高和寡懂得電漿的好仍是少數,且生產成本始終降不下來,價格沒法壓低市佔率愈來愈少,規模愈小生產成本相對愈高,Panasonic不堪虧損終宣告停產,OLED大尺吋電視面板目前只有LG在生產,且良率有加強,生產成本仍高,市佔率比當時電漿更低,生產產品未達規模,價格無法降低何來有競爭力。
華碩是有推出22吋的印刷式4K OLED
不曉得日後會不會有廠商推出40吋

如果OLED能夠持續發酵普及,有希望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