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電視機也開始主打4K機型。
不論台灣或國外品牌的入門4K電視,以55吋為例,
應該都要超過3萬元,而唯二2萬元上下支援HDMI 2.0
(4K 60p)之55吋4K電視,第一就是P購獨賣的三洋
55mu1,第二是小黃屋獨賣的自家品牌機型。
而會選擇55mu1,除了品牌,版上已有開箱文參考
也是原因之一。
P購獨賣的三洋55mu1,除價格優惠,贈品也有一箱。

贈品有不鏽鋼雙鍋/HDMI 1.4線/清潔布等。

電視盒本身的配件有視訊盒(類比+數位)/遙控器/手冊/保卡。

遙控器很普通,不過因為也沒內建智慧系統沒差。

因為55mu1的底座支架不是中立型,電視桌不夠長,
只好放喇叭架,底部空間剛好可放台電腦及外接音響。

底部輸入端: 3組HDMI/1組色差/1組VGA/3.5mm耳機輸出。

側邊輸入端: 1組HDMI/2組USB/1組同軸輸出/類比及
數位電視天線輸入。

電視側邊按鍵。

電視燈號: 開機藍燈/關機紅燈。

接有線電視數位機上盒(HDMI)-解析度HD 1080p。
我覺得看電視的效果還不錯,內建喇叭聲音是空洞了點
但不會小聲(調70左右),純看電視節目是綽綽有餘。






55mu1的設定,之前看到有版友說會太凸顯紅色,
基本上"彩色"調整至35就能解決。

其他設定部分。





接電腦就要注意,如果你想要跑4K 60p的解析度,
除了HDMI線要支援,電腦顯示卡也要支援,
目前最低規格需要:
AMD RX460含以上 / Nvidia GTX950/GTX1050含以上
主機板內建顯示,幾乎最高只能到4K 30P
所以為了接這台電視,買了技嘉RX460-2G。

雙風扇,免接4pin電源。

顯卡輸出有HDMI/DVI/DP,新一代顯卡已經沒類比VGA
(純數位也不能直轉類比)。

裝入主機PCI-e 16x插槽。

裝完顯卡驅動,檢查電腦顯示4K 60p沒問題。

當電腦螢幕,使用字體清晰銳利,沒什麼問題。

直接看Youtube 4K 60P影片,畫質就感覺比HD好上不少。


看下載的4K 60P影片,其實並不會比市面三星LG等入門4K電視差。


近拍,之前有版友說太過銳利化,實際使用沒差,
因為你不會貼著臉去看電視。

惡靈古堡7試玩版也能調整到4K 60p,當然用RX460會吃力了點。

玩PC GAME效果也很好,但開不開4K要看你顯卡能力,
我覺得跑1080 60fps玩的顯示效果就不錯了。

優點:
1. 目前少數台幣2萬左右,就能買到非白牌的55吋 4K 60p電視。
2. 採用群創VA真4K面板。
3. 接電視或電腦都能達到預期的顯示效果。
4. 有四組HDMI 2.0(4K 60p)輸入。
5. 無線電視輸入有類比及數位,只要接一支室內天線
就能看10幾20台的DVB-T HD數位無線電視。
6. 色彩及畫質,不輸其他台系或韓系入門4K電視。
缺點:
1.無支援HDR(價錢使然)。
2.無內建可上網的智慧電視系統(價錢使然)。
3.3.5mm耳機端如要接喇叭,一開始真的會有明顯干擾音,
大概過5分鐘會消失。
(為了外接音響,買了個2,3百元的"同軸轉RCA轉換器"解決)
4.2萬上下55吋4K電視用的面板,理論來說不可能用A級無亮
暗點面板,像我就檢查到上方靠近邊緣有2顆暗點,觀看不明顯
無影響,其實就不用執著一定要換。
5.P購55mu1價格會差很大,24900/23900/22900/20990/19990
看不同時期促銷,我買到的是20990,搭配信用卡滿兩萬折1千
也是19990。
結語:
我認為現階段4K電視,買台入門支援4k 60P,等HDR或其他
增強技術普及後,價格再降下來再換是我目前的戰略選擇
,這台55mu1個人覺得C/P值算很高了,以上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