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弟想買液晶電視因為在美國常常看到三星的展示看起來畫面跟造型都不錯回台灣後想買一樣的結果沒想到價格差了一倍以上這是為什麼啊??小弟以為我在美國看錯特定請家人去Costco的時候幫我拍下電視跟標價現在展示的大概是這幾種同尺寸的價格大概差了一倍關稅有差那麼多嗎?
sierra01 wrote:之前小弟想買液晶電視...(恕刪) 台灣這些進口電視從來都沒便宜過如果你在美國有親人那就請他們買了之後在幫你寄貨運來台灣這樣就比台灣便宜但是唯一缺點就是沒有中文介面聯網功能也無法上中文網站
覺得總代理公司貨保固機貴到不合理的話!~若可以找到水貨貿易機種的話, 也可較總代理有較實惠的$$$,但可能品牌與機種較受限...最想省的話就可以想辦法海外自購運回來,只要中間過程都不出保就OK!再來以後就是適應它沒有中文介面或可能需要外接電視盒的使用可以OK!還有就是兩三年內最好別出啥包或差錯的這樣就最OK! ...以上的情況妳覺得妳可以處理得OK+後續使用的運氣也粉OK的話,那就該搶進海外的便宜機種使用!不然中間若有一環不OK到麻煩的話... 可以再回頭研究&分享看看到底省到的價差是O不OK???sierra01 wrote:之前小弟想買液晶電視...(恕刪)
djtopy wrote:樓上的前輩您離題了樓...(恕刪) 老實說,我不懂產業相關問題..但是總覺得這種東西的價位跟市場大不大好像沒甚麼關係,因為製造的產線一樣,都是在中國或東南亞的廠製造,產線一樣,原料一樣,商品本身的成本相同,不同的僅是運送到該地區的運費及後端的韌體,行銷等...這樣應該也不會價差到一倍吧?現在的產業鏈結構跟以往不同,在90年代金融海嘯之前,商品多在地生產,在地銷售,當時價格取決於市場大小..但如今全球化後,商品本身價格已不能在以該區市場大小來衡量,因為市場就是全球市場,產量是以全球來看,而不是以單一區域市場來看...我是覺得原廠,代理商及通路商之間針對不同消費者習慣的市場訂價策略比較有關係...
怎會離題~終端售價的結果代表一切由生產運輸到實際擺售等產銷廠商的所有成本與利潤後的總合!就算中間各項的真實反映不一定如實~ 但也算代表一種類似加權的結果!比方,在台灣許多進口系產品如美妝品,汽車還是有些3C商品亦然, 可能廠牌價值的加權也不小!這樣讓有異者會覺為何品牌光環也讓台灣可能比其它地區更貴?但是 Why NOT? 為何不可!若是廠商這樣制價的結果是銷售仍達標或是像雙B車覺像賣得老高價但還是排隊一堆的話...WHY NOT??...供不應求阿! 市場還是熱度高阿!!如果不接受的氛圍是夠大的, 那廠商若是擔心曲高和寡+庫存一堆的話, 不就是得落價或大打促銷了嗎?so... 結論一樣就是, 嫌貴嫌物不符售價的話! 那請號召到用更多的不買去抵制她們!!畢竟, 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但也就是說...也沒有名貴到賣不出的產品, 只有貴到賣不出去的價格!!...djtopy wrote:樓上的前輩您離題了樓...(恕刪)
Eairjustin wrote:老實說,我不懂產業相...(恕刪) 時代是不同了但不代表一些基本的東西不會存在美國那邊的電視絕大部分都是墨西哥生產的基本上沒有甚麼運費的問題加上人工又便宜還有人民收入跟幣值的問題種種因素造成東西並不貴反觀台灣除了進來要進口關稅還要加上貨運費然後代理商或是原廠又要再賺一手再到經銷商也要賺這些種種因素加起來比美國貴是很正常的沒啥好覺得怎樣的
allen20568 wrote:怪就怪在中華民國萬萬...(恕刪) 薪資水平只有人家的4成商品售價卻是人家的幾倍...有個在台灣的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說美國總公司撥給他們請工讀生的預算竟然比他主管的薪水還高....
volvo v50 wrote:時代是不同了但不代表...(恕刪) 我有點不認同這樣的說法!!!難到美國就沒有代理商&經銷商要從中賺錢嗎???更何況美國人的薪資比台灣高多了,絕對大過於台灣的稅捐......我反而認為是因為台灣大部份的國產貨賣太貴了,以至於進口貨基於比價原理,自然賣的更貴!其實不只電視如此,汽車,手機......等等有太多國產商人(品)吃定國內市場,所以賣的價錢都不合理,自然進口商品有樣學樣,愈賣愈貴.將帥無能累死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