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sony 46z5500
這台可以用1.4版的線嗎???
其實hdmi從1.3開始就只有第19pin的接腳沒接,代表也沒開啟功能
到現在1.4還是第19pin的接腳沒接...所以說懂意思嗎?
規範hdmi的韌體規格號碼被廠商來拿當新產品堆出的理由,當然價格也是

基於不相信我自己就跑去買了大通high hdmi的線...沒差啊 跟我的1.3沒差啊
買線材真的不需要針對版本 (除非第19pin有啟用), 只要買用料實在有口碑的品牌就好,
因為很多人以為hdmi是輸出數位訊號...訊號沒有數位的,都是類比訊號去解碼的,所以線材的質還是很重要的啦

來了就多說一下, 其實hdmi韌體都是可以更新的, 說不行只是為了新產品的市場找想,
說這個只是要大家更深入了解hdmi, 不是要大家去強迫廠商提供更新服務喔...據了解很多大廠都有提供更新
waynesoman wrote:
其實hdmi從1.3開始就只有第19pin的接腳沒接,代表也沒開啟功能
pin19 從 HDMI 1.0 開始就被定義成 Hot plug detect, 這隻腳是一定要接的, 不然 handshaking 肯定會出事.
一直到 1.4 之後才又新增加了 HEC data+(Ethernet over HDMI) 的定義...
樂活人生 wrote:
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恕刪)
你說對了!! 真的是用類比訊號傳遞0跟1.
所以數位時代的誤差還是會有,是來自於資料上的判斷錯誤 例如0判斷成1 或是1判斷成0
類比則是質量上的失真,雖然有檢查機制,但是還是有可能錯。一但錯誤 電視(接收端)就必須做決定要不要播放
因為影音串流很少有重傳機制的。
基本的機制如下
錯太多,資料丟掉--------畫面全黑
錯有一點多,還是撥------馬賽克畫面
錯一點點,還是撥--------顏色色階部份可能感覺有點怪怪的
錯很少--------------------基本上看不出來
就像AVI檔損毀時類似的狀況
當然各家廠商容錯的能力就不太一樣,價錢也就不一樣。
那這樣說來數位有沒有比類比好呢,當然有。
資料的0跟1判斷錯誤機率較低,類比的失真很難避免。
所以資料的傳遞盡量以數位進行還是有幫助的。
還有就是因為不同版本的HDMI規格要求不一樣,所要的運算能力有些不同,所以機器不見的可以用更新韌體來支援新的規格,有些設計 沒有做就是沒做 生不出來。
peteryeh wrote:
pin19 從 HDMI 1.0 開始就被定義成 Hot plug detect, 這隻腳是一定要接的, 不然 handshaking 肯定會出事.
一直到 1.4 之後才又新增加了 HEC data+(Ethernet over HDMI) 的定義...
請問大大您買的線是哪牌子的,因為小弟是從1.3家用播放機開始玩起,所已不是很專精,
目前還沒碰到有接第19PIN的線材
如果是說輸出入端子的話,是看廠商有否保留配合韌體升級的空間而訂,所以不算一般情形
因為小弟的1.4線材第19PIN沒接說...大通的
HEC data+(Ethernet over HDMI)...確定是定義在第19PIN上面嗎??
我之前有找到台灣韌體廠提供的HDMI解碼晶片接腳資料,我找找在PO上來

樂活人生 wrote:
看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HDMI不是用數位訊號傳輸?那在線上面跑的0101是類比訊號?
好像回覆試用私人訊息過去了
撇開HDMI,真的有數位訊號傳輸這種方式嗎???
我用電腦的架構去思考,
數位訊號像是一種高階的程式語言,類比訊號就像是低階的機器語言,
像下面這樣
高階的程式語言是程式與程式溝通使用 (當然高階的程式語言要建築在眾多的機器語言之上)
低階的機器語言是用在各個電子元件溝通使用
請問HDMI的晶片加碼輸出--->HDMI晶片接收解碼 <---是電子型態的訊號還是程式型態的訊號
還有一個重點0101在很多場合被用來當成基礎語言,
但實質上還是經過脈波的解碼而取得...這又牽扯到二極體的特性...
小弟找時間在上來跟大家分享
waynesoman wrote:
請問大大您買的線是哪...(恕刪)
這個和線無關, 這是基本的定義...
Wiki 上的資料就有寫到了...
pin19 沒接, HPD 不通, Source 根本就不會送訊號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