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購買電視經驗分享7/30下定

看了好幾個月電視,從四月份一直等到上個月小黃會招去看奇美Z系列LED
考慮電視 因為要放在家裡自己房間使用,主要用途下班看第四台以後或許買PS3
坪數約5評 預計37~42吋

考慮機種有
LED三星40c5000
奇美42Z8000
明基42XT42

LCD
LG42吋LH450
LG37HD30
奇美42X7500D
明基42PQ4242
國際37G10 日製停產 PC購物有29988
這台目前外面都停產出清
小弟對這種停產機種網上購物來說明知停產還是不敢去賭
也不曉得是庫存全新還是退貨或者樣品出清
國際42吋BW20

原本小弟預算4萬5左右
LED三款等 領導品牌三星進入LED技術跟發展是最成熟
況且目前三款價格差距不大 只差功能三星那台算入門款沒有120HZ
質感取勝 個人建議那款 只是規格要上不上
我又很龜毛要嗎?直上3D系列目前又太貴
退而求其次看國產另兩款
那個價位4萬2左右我會考慮三星
規格我覺得太低 換考慮LCD
三萬價位規格會高一點吧
況且我想法過幾年又有會出新電視

還是看退而求其次LCD技術畢竟成熟一點
LG的本來第四台顏色對比上都讓我很心動
只是賣場人員還有本身經驗東西耐用度堪慮

奇美01風評好像很有爭議 商品品質 遙控器品質 售後服務 427500D螢幕對比也很低

至於明基給我感覺不是很好可能應為以前宏碁電腦在賣,常常維修比起華碩
對他個人沒信心一點
國際牌完全成本問題 只是這台成本目前過高要買不划算

原本奇美跟BENQ規格應該事都是很高10BIT120HZ接收HIHD
只是售後服務奇美真的讓我卻步

轉向傳統電視品牌新力 EX700太貴打槍 EX500 120HZ馬來西亞要價4萬多打槍液晶而已
40EX400 60HZ 2.9萬 算了就這台 因為銷售員自己朋友
你只要看第四台 新力就不錯

我覺得我會買這台原因
新力在LCD技術算很成熟
獨家技術晶片還有第四台雜訊抑制
品牌情節 買了就不要後悔就好
價格跟預算都可以接受
反正一台電視同樣花3萬或者你花5萬
壞了哪個會比較心疼
售後維修方便
蘋果4代也是大陸鴻海生產 馬來西亞還好原廠品質
或許有的大陸零件日本組裝也寫產地日本零件來自 XXX

要買電視看很多
對我來說要求 售後服務 維修
再來品牌 產品技術成熟度
使用需求
預算成本

為了追求規格預算一直加 卻忘記考慮我需要那麼多功能嗎
等退而求其次去小黃看完兩大產牌LED讓我覺得沒有驚艷衝動想購買
或許我太挑 4萬2左右我到願意降規格買LCD

LCD跟LED差別在於發光原理 背光原理不同
LED是用導光板導光
況且目前個人認為還是太貴
偏光式輕薄價錢便宜但容易顏色不均 技術已三星領先
直下式LG優點背光比偏光均勻成本貴LED顆粒要多一點
背板式夏普缺點價格目前還算高單價

而且以上機種4萬以上沒有問題都很OK
要修理 ,看到01板上有人分享夏普要修理報價
值得嗎?花那麼多血汗錢在上面修理也比人家貴

本來還在LG跟國際考慮而已
但是朋友說LG第四台真的鮮豔對比高ISP硬板
好幾位朋友推薦 也一個朋友說她的東西耐用嗎
這看個人啦><

國際單純因為成本沒調降下來還太貴
朋友要我說你需求買SONY就好
直接下訂一台SONY40EX400

謝謝大家耐性子 我相信大家都會遇到買電視很多想法
只是希望大家參考


2010-07-30 2: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視經驗 7/30
其實我覺得你說的都蠻中肯
只是個人意見不同
我當初紙考慮 LG 32LD450 和sony 32EX400
一個台灣製一個馬來廠
畫質看起來LG勝出 以第四台來說喔~~~
愛台灣 衝LG啦~~~~
LG 的usb支援度比較好....這也是令一個重點~~~~
我也是掉入電是選購地獄的苦者...-.-....

從一開始的VIZIO

到現在的國際新登場的42G20W

目前是比較考慮國際的G20...目前問到44~45K左右


目前這台電漿耗電已減少到312W

一天8小時..看一個月...電費一度3塊來算共232.18元/每月電費

拿來當電腦螢幕爆肝16小時.一個月電費也不用500塊



啥烙印..輻射..等刻板壞印象...早在2008年後的電漿機種都以優化

何況是目前最新01年7月的新機種..且是"日本原裝"(光這四個字爽度就+1..)

所以小弟打算給42G20W一個信心!!


小弟也是有用第四台

也做好了高解析電視看訊號爛的第四台的心理準備

畢竟不是買高解析電視第四台訊號也會變高級...



以上~供參考

感覺一股清流 畢竟冷靜說出自己事後想法心聲

要買的新手可以知道買的人想法
或者可以提供他們看法

也算01很好地方讓一件廣泛交流
不致於只討論機器 機型 功能

回歸預算跟消費者角度看待事情
前幾天才把一台HITACHI電漿電視送走給老妹的工廠用
這台已經五年時間
純日系 MIJ製造
從沒出過問題
耗電量我一直以為600W以上
前天為了更換成LED TV
才有機會看這台電漿電視的機背
一看之下嚇了一跳
才350W

經過五年多時間
350W -> 315W
雖然不同廠牌電漿
但電漿電視耗電的改進未免也太少了吧.....
大大的分享真是中肯~~~
讓我看完心有戚戚焉!!!
我這幾天也為了要買電視送老母而想破頭
從原本的32吋挑到37吋
又從規格的要求到最後只要轉台開機快>>>因為想想老母也只會看第四台吧
看了大家許多意見,搞的自己越來越矛盾...
奇美跟BenQ拉扯許久後
決定下訂SK3742
但是因為通常展示店家沒有接第四台所以無法測試轉台速度
所以心想就賭一把,昨天送來馬上給它轉一下......
結果是有點失望,整晚想了很久該不該退貨換一下奇美的,
但是又卡在跟店家殺價了很久.....不好意思換貨~~~~~
又想說奇美37吋的轉台我也沒試用過,萬一跟BenQ同情形....@@那就白費工...
之前試用過朋友家奇美42吋轉台很快,也試用過東元42吋跟37吋的,結果東元37吋比42吋快,不同型號還是無法判斷出吧...
所以在想會不會是自家本身第四台分接了3台電視,影響到訊號來源比較慢(雖說其他台電視都不會= =)......
而且目前使用3小時後,機身跟面板溫度發熱很明顯,在這些情況下讓我真是傷腦筋,
後來打去BenQ客服小問一下,雖說我的疑惑還是存在,但是她的服務態度讓我給她90分,
因此目前一直自我安慰有個好的售後服務比較重要囉!!!
a2190tom wrote:
前幾天才把一台HIT...(恕刪)

請問你HITACHI電漿的解析度多少
若解析度是1024機種,松下同解析度42X10電漿的耗電為260W
pc207 wrote:
請問你HITACHI電漿的解析度多少...(恕刪)

五年的 ...

小弟猜 1080 x 1080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我只比你晚一天(7/31)下單,也來談談這一個多月來的心得好了,
一個多月前家中的老CRT TV開始…秀豆…秀豆,
一個多月來開始留意大賣場、3C門市裡的LCD TV、PDP TV
經過多日來爬文,得到2個重點:
(1)因受限於國內第4台業者的訊源,再高等級的電視亦難發揮真正實力。
(2)LCD TV在超出保固期限後,如遇重大故障也沒有太多維修價值。

因此學習板上前輩,來個反向思考,完全以自己的需求與品牌偏好考量。

因受限於家中電視櫃的空間,因此很快鎖定電視的需求尺寸為37”,
決定電視的需求尺寸後,選擇性就所剩不多,PDP TV尺寸皆為42”起跳,
雖然也爬過許多文章,大略了解LCD TV與PDP TV的差異性(優缺點),
但是這些現階段對我已不重要。

家人比較偏好SONY、Panasonic 這2個品牌,SONY沒有此級距的產品,
不用傷腦筋直接跳過,因此很快挑上Panasonic IPS α面板的TH-L37G10W,
問過幾家賣場,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此機型已停產,處於清庫存狀態,
因此開始留意新機型,採用IPS LED LCD的TH-L37D20W,
上個星期在大賣場看到TH-L37D20W的展示機,
老實說~畫質沒有當初看到TH-L37G10W時的驚豔,
TH-L37G10W 網路購物特價只要NTD 29,999.,
又是整台日本原裝,似乎C/P值超高,
下單前我有與你同樣的想法 (也不曉得是庫存全新還是退貨或者樣品出清),
後來我想了一想,只要不是瑕疵品、樣品或展示品出清我就能接受,
此機型在台上市未滿一年,既使是庫存品我也可接受,
與剛上市時價格相比,跌了一萬多元。

上述我說過:
(1)因受限於國內第4台業者的訊源,再高等級的電視亦難發揮真正實力。
(2)LCD TV在超出保固期限後,如遇重大故障也沒有太多維修價值。
因此完全以C/P值為考量。
morganlin wrote:
家人比較偏好SONY、Panasonic 這2個品牌,SONY沒有此級距的產品,
不用傷腦筋直接跳過,因此很快挑上Panasonic IPS α面板的TH-L37G10W,
問過幾家賣場,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此機型已停產,處於清庫存狀態,

因此開始留意新機型,採用IPS LED LCD的TH-L37D20W,
上個星期在大賣場看到TH-L37D20W的展示機,
老實說~畫質沒有當初看到TH-L37G10W時的驚豔,


很簡單 因為TH-L37D20W並非IPS Alpha面板
感覺很像是台松硬是為了跟LED背光潮流 推出來唬人用的

2010年台松推出的液晶電視中有IPS Alpha面板的目前僅三款 分別是
TH-L32X20W
TH-L32U20W
TH-L37S20W

提醒大家別選錯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