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真正讓我對媒體播放器又產生興趣的原因,不是因為我自己,而是為了老爸。老爸退休後每天在家和老媽大眼瞪小眼,上午看股票、下午看韓劇、晚上再看政論節目,想想這樣實在不是很好,於是便興起了買台媒體播放器給爸媽的念頭,如此一來,我就可以把收藏的音樂會與影集DVD轉成ISO檔給他們在南部家中看。對爸媽來說,雖然會用電腦,不過也只限於看股票,如果要叫他們使用HTPC來看影片,實在有點太複雜了,還是媒體播放器比較方便,而且除了看影片,也可以用來看寶貝孫子們的照片。
因為是給爸媽用的,所以不需要太複雜的功能,除了要可以支援DVD ISO,也希望可以支援RMVB(可以準備韓劇給老媽看),不過重點是一定要可以解碼DTS,直接輸出兩聲道聲音到電視上,因為南部家中沒有解碼擴大機,偏偏我有一堆音樂會DVD都是DTS版的,如果不能解DTS那就變成無聲的音樂會啦!
本來以為這樣的條件應該很好找,但是仔細爬文後才發現我錯了,問題出在DTS解碼,這在HTPC上根本就是一塊小蛋糕的事,在媒體播放器上卻是大問題,可能是廠商不想多付權利金,也可能是覺得有杜比解碼就夠了,所以找了半天,只有WD TV Live和兆赫的藍光奇機能夠符合我DTS直接解碼輸出到電視的需求(當然是解成兩聲道,如果要輸出5.1聲道還是要靠擴大機)。
經過爬文之後,發覺WD TV Live和藍光奇機其實都是由前代的產品改良而來(應該是WD TV與藍光劇院吧),所以不但符合我的需求(支援DVD ISO、RMVB與DTS音效解碼),甚至功能還要強上許多。不過就在上個月,Seagate FreeAgent Theater+發表的消息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這台除了同樣符合我的需求外,比較特別的是:它還支援Mac OS X的HFS+檔案格式,對於擁有一部iMac的我來說,未來如果要把自己用iPhoto或iMovie整理的照片、影片分享給爸媽欣賞,應該會比較方便(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根本都還沒空開始整理...)。
如果單從價格上來考慮,兆赫的藍光奇機無疑是最划算的,WD TV Live和Seagate FreeAgent Theater+都貴了一截,不過藍光奇機的外型質感(不是說功能喔),說實在的也比不上另外兩台硬碟原廠所出的播放器。不過幾經思量,最後我決定選擇Seagate FreeAgent Theater+,理由可能會令不少人跌破眼鏡:那就是它可以直接與FreeAgent Go外接式硬碟結合。
因為是要給爸媽使用的,因此該如何把檔案給他們當然是必須考慮的。USB隨身碟雖然輕巧,現在也很便宜了,可是用來放DVD ISO還是不夠用。3.5吋外接硬碟便宜又大碗,但是要外接電源又佔空間,對爸媽來講有點太複雜。結論當然就是用2.5吋外接硬碟,可是因為南部家中常常有客人進出,如果直接把外接硬碟放在媒體播放器旁邊,我怕哪天播到一半,如果硬碟被拿起來就很容易掛點,因此FreeAgent Theater+可以直接插入FreeAgent Go外接硬碟的設計就比較令我放心,當然這應該也算是他們促銷自家產品的一種手法吧!不過我也想過:萬一哪天FreeAgent Go外接硬碟改款,外型改變的話豈不是就插不進去了?不過想想也還好,頂多就是改款時多買一兩顆舊款硬碟備用囉。
以上就是會決定入手FreeAgent Theater+的心路轉折,可能和一般網友的考量未必一樣,不過應該也有和我有類似顧慮的人吧!當然,說好聽是給老爸的新年禮物,其實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今年的農曆新年假期有九天,有了這一台,今年過年我就不必再帶筆電回南部充當媒體播放器了。
FreeAgent Theater+的詳細規格網路上應該可以輕易查到,所以我在這邊也不再贅述,真的有興趣的請拜谷歌大神吧!因為網路上也有FreeAgent Theater+的開箱文了,所以小弟想分享的主要是各種檔案格式的播放測試。小弟準備了一些常見的檔案格式,一一餵給Theater+播播看,這不能算是什麼嚴謹的測試,不過我想對這台有興趣的網友,或許會有一點參考價值,畢竟這台Theater+雖然規格很不錯,但缺點就是價格實在不便宜啊!(如果不是說要買給長輩,我想女王是不會答應的...)
在開始測試之前,還是先放上幾張FreeAgent Theater+的外觀圖,不過這不算是開箱,因為剛拿到機器時太興奮,所以忘了拍照了,這些照片是事後補拍的。
這是外箱:

掀起你的蓋頭來...

這是FreeAgent Theater+的配件,那片光碟我到現在還沒用過,據說是同步軟體,不過我沒用到,還是直接複製比較快!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送HDMI線!

主角現身!先來一張正面

背面的端子也來一張特寫,據說高手光看這裡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打開隱藏式的前蓋,準備和FreeAgent Go外接硬碟合體囉

插上我自己的FreeAgent Go外接硬碟,這個可是要自備,買Theater+可沒送。藍色看起來有點不搭,我打算再買顆黑色的FreeAgent Go來交替使用,黑色應該會比較搭。不過為何那個前蓋在裝了硬碟後就蓋不起來?如果可以蓋起來,就不必擔心硬碟顏色的搭配問題了,而且也可以把硬碟徹底隱藏起來,避免手賤的客人因為好奇把它拿起來(這種客人真的很討厭,對吧?)...

接下來來看看FreeAgent Theater+的介面,雖然它的功能很多,不過主選單卻很清爽:

在主選單的分類方式,是依照檔案的屬性,例如電影、圖片或音樂等,不過我不建議從這裡播放,因為如果你的硬碟裡檔案很多,通通抓出來會有點亂。舉例來說,我們選「電影」試試看:

如何?是不是很亂?因為我為了測試FreeAgent Theater+,所以準備了很多不同格式的檔案,因此直接在主選單選擇「電影」的話,會出現一堆檔案。我自己的作法是事先在電腦上把外接硬碟裡的檔案整理好,例如分成「音樂會」、「韓劇」等不同的資料夾,要播放時在主選單直接選擇「裝置」,就可以像在電腦上瀏覽資料夾一樣,井然有序了。
在主選單點選「裝置」,可以發現已經抓到我的FreeAgent Go外接硬碟了

這就是我這次用來測試的硬碟內容,已經按檔案特性整理過:

是不是比直接在主選單選擇「電影」要來得清楚多了?
接下來就進入重頭戲,來看看FreeAgent Theater+對各種檔案格式的相容性吧!以下的畫面都是翻拍自電漿電視,因為是用隨身機拍的,畫質就請大家多包涵吧!這些測試畫面的版權都屬原公司所有,小弟只是測試一下Theater+的播放相容性。
首先來看看1080P的檔案,這是1920x1080的MPEG-2檔案,聲音是AC-3編碼,檔案格式是TP,播放效果很流暢。

接下來一樣是1920x1080的MPEG-2檔案、音效是AC-3編碼,檔案格式則是TS,也一樣沒問題。

接下來是1920x800的H.264檔案,音效是DTS編碼,檔案格式則是AVI,播放也很順暢。

再來試試720P的檔案,這是1280x720的H.264檔案,音效編碼是AAC,檔案格式則是MKV,也是一切正常。

接下來就是比較艱鉅的挑戰:藍光ISO,我把自己剛買的兩片Blu-ray影片轉成ISO,餵給FreeAgent Theater+試試看,這片是VC-1編碼的,播放還蠻流暢的。

另一片MPEG-4 H.264編碼的藍光ISO播放也沒問題:

重點來了,如果你主要是想用Theater+來看BD ISO,那你可能需要多了解一些,重點不在於能不能播得很順,因為Theater+播BD ISO播得還蠻流暢的,不過問題出在令人想不到的地方(目前這些問題其他的播放器好像也一樣無解)...。
首先,Theater+不支援BD選單(目前有哪個播放器支援?好像沒有),那意謂著你無法直接選取想要的發音和字幕,如果遇到內建很多國語言字幕的,一個一個切會很麻煩,而且當你在換字幕時,影片還是一直在播,所以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中文字幕,還得倒轉回去剛剛一開始的地方從頭開始看。另外,因為遙控器上沒有直接切換字幕的按鈕,所以每次都得先按「Menu」按鍵才能叫出字幕選單。

另一個問題是音效,Theater+播放藍光ISO時,如果要切換音效,也得重複上面更換字幕的方式,如果影片的語言有很多種,也是要費一番功夫才能選到想要的音軌。但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Theater+並無法解碼藍光影片主流的Dolby TrueHD音效格式,它會直接顯示「未知的聲音格式」,對於有環繞解碼擴大機的使用者來說這不是問題,可以由擴大機解碼,但是相信很多人買媒體播放器都是直接接電視,如此一來就沒有聲音了。一般來說,藍光影片的主聲道(例如英語發音)都是採取Dolby TrueHD格式,所以利用FreeAgent Theater+播放藍光ISO時,會沒有聲音,運氣好的話,有些動畫片會有國語配音,因為通常副語言都是用Dolby Digital音效編碼,這樣雖然聽不到英語原音,至少還可以聽到國語配音。可是大部分的影片都沒有國語發音,這時候如果不想看無聲電影,就只好選擇日語或俄語等一些聽不懂的發音了,起碼你還可以聽到爆炸聲等音效...。換句話說,純就藍光ISO的播放便利性與相容性,FreeAgent Theater+還是無法取代HTPC,這應該也是目前媒體播放器的極限。
接下來再來試試從日本BS Digital錄下的節目檔案,是採取1920x1080的MPEG-2編碼,音效編碼是AAC,檔案格式是TS,播放效果也沒問題。

接下來來試試FreeAgent Theater+播DVD的能耐,我準備了兩種格式的DVD檔案,一種是DVD ISO,另一種則是DVD檔案。先來看看DVD檔案:
直接點選VIDEO_TS資料夾

直接執行IFO檔

DVD選單一樣可以操作喔

播放當然沒問題

接下來測試D9的DVD ISO檔,與藍光ISO最大的不同是Theater+支援DVD選單,按下遙控器的「Menu」就可以直接呼叫DVD選單:

選取後就直接叫出DVD選單

為了測試DTS解碼當然選DTS音效

結果當然是一切順利,DTS音效也可以順利解碼

接下來小弟突發奇想,把我用圓剛電視卡錄的HiHD節目餵給Theater+播播看,結果...影像很順、聲音也不會頓,但問題就是...不同步!我試了好幾個檔案,結果都一樣,明明在電腦上播放一切正常的檔案,但是到了Theater+上就變成影音不同步...Orz,看來只好期待下一版的軔體再來試了。對了,差點忘了提,HiHD的錄影檔案格式是1920x1080、H.264編碼、音效編碼是AAC,檔案格式是MP4。

不過,同一張電視卡,如果不是錄HiHD而是錄一般節目,FreeAgent Theater+播放起來就很正常(MPEG-2編碼):

當然,也不能忘了戲劇迷最愛的RMVB,結果當然也沒問題。

接下來看看音樂部分,雖然FreeAgent Theater+的規格上沒說支援APE,不過我還是不死心,餵給它試試看,結果資料夾裡只看到封面照片,APE檔因為不支援,所以被自動隱藏了。只好換FLAC試試,這次可以看到檔案了。

實際播放當然也沒問題

當然MP3的播放也不會有問題

除了媒體播放,FreeAgent Theater+的網路功能也出乎我意外的強大,這是網路功能的選單:

其中最有趣的當然就是可以直接在電視上看YouTube影片:

還可以全螢幕觀看喔

不過比較麻煩的是:不支援注音輸入,只能用羅馬拼音!有點像在玩猜猜看的遊戲,希望下一版軔體可以加入注音輸入法。

除了支援YouTube播放,FreeAgent Theater+也支援Picasa與Flickr的網路相簿瀏覽,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把小孩的照片上傳到網路相簿,讓爸媽透過Theater+觀賞了,比起要他們操作電腦上網簡單一些。不過奇怪的是:好像只有Picasa可以登入帳號,Flickr卻不行(還是我不會用?),看來我還是把照片上傳到Picasa比較方便。FreeAgent Theater+另外還有內建一些網路視訊與文字的新聞頻道,不過因為不是中文,我想爸媽用不到,所以我也懶得試了。
相較於以前玩過的播放器,我覺得FreeAgent Theater+有一個很棒的優點,那就是它的功能雖然不少,但是選單卻很簡單,幾乎不必看說明書就會操作了,而且也內建線上軔體升級,可以省去我不少麻煩。

整體來說,FreeAgent Theater+還蠻符合我的期望的,至少我實際示範給爸媽看,他們都覺得還蠻容易操作的。除了價位稍高以外,其餘的表現我個人是覺得還挺不錯的,以上就是小弟的試玩心得,希望有買這台播放器的網友也能分享一些其他的心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