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寶 AT23,
正邁向第7個年頭,
14吋4:3的螢幕用到現在,
上起網來依然悠遊自得,
玩起CS來舒舒服服,
又想起家中前幾個月購置的PANASONIC 42吋PZ85T薄型電漿,
16:9符合潮流的螢幕比例,
看著鳥鳥的第四台訊號,以及依然4:3比例的數位訊號,
真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想看喜歡的節目,卻得受限於低品質畫質)
自16:9風潮已持續5、6年以上,心中不禁浮起些許疑問:
1、為何以16:9為基礎之頁面(畫面)設計仍未普及?

2、較新的數位訊號為何遲遲無法跟上目前硬體(16:9輸出端)的潮流?
3、16:9規格之推出,真正獲利者是?(消費者OR廠商)

4、各位使用寬螢幕產品後,影視品質是否大大提升?
5、各位覺得使用電腦時適用哪一種、又看電視時是用哪一種規格呢?

(個人覺得電腦使用時適用4:3、看電視時適用16:9)
問題有些多,
感謝耐心看完,
還請個位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