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論平價Toyota、豪華Lexus兩個市場都吃得很開是事實
不過台灣Lexus產品中世代相對最新的LBX從銷量來看似乎許多人覺得不值得?甚至寧可加錢買UX
證據就是去年銷量輸給一樣是CUV的UX,LBX銷量僅僅只有UX大約一半
和泰的應對居然是LBX價格降兩萬根本是搞錯重點

當然LBX銷量大輸UX這個結果不算意外
為什麼說和泰搞錯重點
畢竟跟買Toyota的消費者比起來,買Lexus的消費者是相對會做功課的
簡單說LBX相對UX不受歡迎的原因大概有兩個:
首先是便宜Yaris+irent遺毒雙重打擊
先講irent遺毒,因為這個是每天都會看到的

irent滿街跑來跑去的Prius C是什麼動力?
對!!就是1.5油電
LBX用的也是1.5油電
花140萬左右買LBX享受irent等級的動力感受….恩,好受還是難受?
而且假如是稍微會做功課的人可能還會延伸出更扣分的印象
那就是在台灣市場定位比Prius C還更便宜的Yaris

LBX用的M15A-FXE引擎跟2019年發表的Yaris是相同的
不做功課的當然不在意
做功課的心理可能就過不去
花Yaris快三倍的價格買LBX,但只有皮是Lexus,核心的動力卻跟Yaris共用?
更不用說1.5油電直覺上也比只要約一半價格的國產Corolla Cross油電差
反觀網內互打的UX,2.0L油電綜效馬力有199匹,也沒有跟台灣Toyota任何產品共用(雖然不管在中國或日本還是跟Corolla Cross共用引擎)
在台灣就是高Toyota一等,對多花至少70萬買Lexus的人來說,心裡會舒服很多,而且UX相對LBX的20萬價差也不是特別巨大,光第一點就足以讓許多人放棄LBX

但Yaris共用1.5油電這種低階車,印象其實很好破解
就看和泰要不要做而已
因為LBX國外其實有出性能版
當然也是有混到Yaris血統,但性能版混到的動力血統是GR Yaris (台灣要價205萬),馬力一口氣給到304匹+AWD,這種混血當然就不會有便宜感

LBX第二個不受歡迎的原因:相比UX配備太陽春
買LBX即便你花了快170萬買最貴的Relax+車型,副駕駛座依然沒給電動調整座椅真的是有點扯
反觀UX只要149.9萬就標配雙前座電動座椅
更不用說一堆百萬左右的一般品牌進口車甚至國產都有雙前座電動座椅

除非是單身狗又沒什麼家人
不然想像朋友看到你買LBX剛誇完好車真高級
上車手忙腳亂的調整副駕駛座那種尷尬場面
稍微想得比較遠的人自然會選擇UX放棄LBX
畢竟多花錢買LBX在規格和配備上都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阿
這種情況下
LBX降價兩萬根本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
要治本的話就是引進性能版的動力
不然就是要降價20萬拉開跟UX的價差才對
否則結果就是薑依然是老的辣,UX銷量持續輾壓LBX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就是和泰的目的
希望老車UX在大改款前能順利出清,所以刻意讓LBX看起來比UX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