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出社會後,IS也推出了三代的大改款,但對我來說卻有點失望,其實主要就是沒那麼喜歡它車頭、車尾燈的造型,沒有當時二代的那個俐落感。而到了第一次小改的時候,雖有好一點,但也還是沒那麼喜歡整體外觀。
在2020年時也迎接了家裡的第一個小寶貝,原本開了家父的2001年份的老Virage近十年,為了安全性也有了換車的需求。雖然時下許多人都是選擇休旅車為主,Lexus也快變成專賣休旅車的車廠,而對於只喜歡轎車、轎跑車型的我,沒有尾巴的車完全不考慮(休旅、旅行車、小鋼炮等)。
剛好在近年底時突然釋出二次小改的照片,整體外觀讓我十分驚艷,完全有符合我的胃口,覺得它外觀比例也拿捏的非常好,雖說是小改款,但外觀真的有大改款的感覺!
平常沒甚麼在發文的我,也發了這篇文章: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6&t=6188585
自此就一直陸續的關注這台車正式發表的日子,但到了發表時看到了台灣所引進的規格、配備難免有些失落...
主因不是台灣只進油電版本,其實原本就一直對油電版本很有興趣,對於我來說省油可以說是附加的,畢竟還有電池成本要考量,而且我每年的里程數並不會太高,而主要原因是可以減少吸入廢氣的機會,畢竟夏天也常需要先冷車,且載小朋友也常需要花一點時間上車,在電池還有電的情況下,至少不用吸到廢氣!
而主要失落的原因大家可能也知道,和泰為了壓低價格增加競爭力,把一些配備拔掉,我比較在乎的幾個部分就是F Sport沒三眼頭燈、10吋螢幕和通風座椅...等,但這真的也無法選擇,誰教和泰無法像德系品牌可以做選配。
時間一直到了去年十月,在做過許多功課之後,便真的下定決心要買車了,網路上也徵求了一些菜單文,跟幾個業務聊完之後,其實每個業務報的折扣幾乎是統一價,所以後來就選擇第一個報價給我、也安排我試駕的業務。
試駕完後本來還是想說要再考慮一下,畢竟也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在顏色上一直難以下決定,老婆對於我想要的顏色也有點意見,但在業務的美言之下,就還是直接下訂了!
後來車色就決定是F Sport專屬的燦艷紅,一開始老婆覺得紅色太高調,相對來說她偏好藍色,而且也沒看過實車,並不知道實際顏色是否如圖片一樣好看,但後來還是順從我所選的顏色,所以第一台車也真的就是擇其所愛。
等了大概五個多月,也就是今年二月,業務通知車子快到港了,其實這段期間業務每個月都有回報我目前車子進度,是否上線生產了、船班是否有延期等等。等車子到港之後,也跟業務要求說是否能驗車,業務也很爽快的答應了!
不過驗車當天也下滿大的雨的,所以也是大概簡單看一下內外觀而已。





可以看到整個腹地還滿大的,擺了上千台T跟L的新車!



在交車前有跟業務決定好我要的行車紀錄器與隔熱紙。
隔熱紙:前擋FSK KT68 車身V-KOOL維固V55
行車紀錄器:Mio MiVue 890D
這部分就請業務幫我處理好,但交車後發生了一些小插曲,由於這些配件也都是請合作的外廠到Lexus的配件廠來安裝。在交車的隔天發現到了前檔隔熱紙黏貼行車紀錄器的部分有脫落的情況發生,而且安裝前也有跟業務交代說安裝行車紀錄器前要先貼上靜電貼,但實際交車並沒有貼。
可以看到照片左邊網點部分的那一整片隔熱紙是整個脫落的!

後續通知業務後,就安排到隔熱紙店家看後續有沒有甚麼補救措施,但實際狀況為行車紀錄器是直接貼上去的,直接拔除勢必會對隔熱紙造成損傷,後續的解決方式就是挖洞而已,然後再把行車紀錄器往旁邊貼。
其實這應該算是行車紀錄器店家的鍋,但他們也無法多做甚麼,我也挺無奈的,這部分我只能說,以後還是自己去找有名氣的店家去做施工,應該還會相對應的品質,當然還是要慎選店家。

交車日:



交車至今也已經滿月,油耗部分高速是可以達到公布數據約18、19KM/L,但市區部分由於平常每日只開4公里,油耗只有10KM/L。
第二次加油(第一次為業務加滿)時的行駛里程約為646KM,加了52.9公升,換算大概是12KM/L上下。
操控性與動力對於日常生活來說,真的是很足夠了,台灣沒有甚麼路段可以充分運用到她的性能,畢竟馬路不是賽道,開車還是以安全為主,但在過彎上真的是十分俐落且穩定!
現在車子都有搭載Lexus Link,但比較不解的是上面的油耗顯示跟車內的數據有所出入,再怎樣油耗也應該不會低成這種程度,不知同樣有使用Lexus Link的車主們,有沒有類似的疑問。

最近可能因為APP更新,油耗顯示應該是正常了!

在發文的前一天,該遇到的問題還是要來,但沒想到這麼快,才剛滿一個月...
自認平常還滿注意車子的外觀,停車時也幾乎都會拍照,在昨天去接小朋友前,特地去巡一下車子,結果看到了被刮了兩道傷痕分別在前、後葉子板。
前葉子板:


後葉子板:

由於地下停車位的車位旁就是住戶丟垃圾的地方,猜想是清潔人員的推車所刮到,但由於這個角度沒有監視器,故也無法舉證,看來只能自認倒楣了...,後續看能不能找技術好的店家做局部烤漆,不知板友是否有推薦的處理方式。

最後是菜單的部分:
車價 197萬
折價 10萬
油加滿、ETC牌框、不要送腳踏墊
自費部分:
規費、乙式險
隔熱紙:27000 前檔:FSK KT68、車身:V-Kool V55
行車記錄器:11000 Mio 890D
鍍膜:北都的DuraOne鈦鑽鍍膜(當白老鼠...)
業務:剛好我是他的最後一台車,也應該不用推薦了...
基本上原本可能送的東西,我都自費升級了,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送的東西往往也只是堪用,所以倒不如花錢升級更好的,而且現在又缺車,等於變成是賣方市場,折扣談起來應該也不會差太多。而且業務也是要養家活口,該賺的還是要賺,沒必要凹的的就不要去凹,日後也好辦事。
沒意外的話,這台車應該可以開個十多年吧,等後續IS的純電後繼車是否依然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