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是 BMW, Mercedes Benz & VOLVO 之流的車了,這些車的用料相對於 Lexus 車的用料而言普遍較實在些。
若再說到底盤則如 BMW 常會採用鋁合金下支臂。 車體大樑部分,Volvo, BMW & Mercedes Benz 的車底盤大樑相對於 Lexus 的同級車的底盤大樑而言普遍都粗壯許多。底盤大樑在同樣的鋼材強度下,粗壯程度多少會影響到底盤的強度即扎實性。這是否是長期以來車友們認知中歐洲車底盤普遍優於日本車底盤的原因之一則不得而知了。
只能說,畢竟 Lexus 是從 Toyota 起家的,有些造車思維雖然模仿自歐洲名廠甚至想超越,且融入日式的細膩思維,但卻是仍是把 TOYOTA 的成本控制精隨帶進 Lexus 裡,因此 Lexus 車在某些細節裡仍可輕易找到 "廉價" 的感覺,有很多地方也只是注重表面而以,裡子則不怎麼顧了。 過去有句話說,日本人有禮無體,體現在車子的細節大概就是這樣了。 這沒有甚麼對或不對的,畢竟車廠最大的目標是"獲利",而 Lexus 能兼顧獲利與產品競爭力是難能可貴的。事實上其銷售量也證明車廠的策略方向是ok的。 特別是在台灣,如新上市的 Lexus ES 可將價格壓在 170-225 左右的價格帶,這款車雖被批評為高級版的 TOYOTA AVALON,這樣的價錢配上滿滿的配備,在 Mercedes Benz 與 BMW 中卻只能買到 C-Class 或 3 Series 的基本款與中階款,且配備相對比較陽春。自然有些低調且不想花太多冤枉錢的人士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