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車這種開價方式, 大概也不用玩了換氫燃料上場吧只是依照台灣對於新興能源車輛的態度, 大概也沒什麼獎勵措施了Nissan Leaf, Tesla 也是貴的要命, 一遇到貧富問題是不是也要縮回去?氫燃料電池車更是連法令的邊都摸不到?是怎樣? 汽車工業保護這麼多年有什麼長進?
補充水份 wrote:和泰是商人,有賺頭怎...(恕刪) 一台要700萬日幣左右,大概跟Lexus GS450h差不多除非給他零稅率(想太多,Tesla都沒有了),不然我看不出這台車哪裡有賺頭或者是強迫所有企業租賃車只能買這個&停車場附設加氫站但中華民國政府應該沒有這種魄力啦
kenji0908 wrote:弔詭的是,油電車這價位你覺得貴的時候...(恕刪) 科技如果方向是對的, 大多是靠一些補助讓他普及進而降低成本與售價(我知道過去台灣汽車工業的定價方式不吃這套)就像英國, plug-in hybrid... 等車款都有優惠就算是五萬元英鎊的車, 也有大約五千塊英鎊的政府補助, 這本來就是反映政府對節能的心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