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金厚度對"安全性"影響大不大不知道,但是對車體"剛性"肯定有差,車體剛性是否影響安全性?把這個櫃子後面的那片薄木板換成貼一張紙看看櫃子的強度是不是有差?那片板子除了不讓物品掉到後面去以外,也能增加櫃子的承重強度,我想汽車鈑金也一樣
其實不要說塑膠外殼了,還有紙糊外殼的汽車,德國生產的。外殼蒙皮的材質其實跟利潤有關,跟安全性關係不大。消費者傾向眼見為憑,外殼用金屬的消費者比較願意掏多點錢買,這才是主要原因。很多人看到碳纖維車殼,直覺就說這是塑膠的。
恩...剛剛把整樓都看完了,我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板金的定義,有人把板金定義成車體蒙皮,也有人定義成車體主梁,所以到底?還有大家要知道,車體主梁也是鋼板,空心的。再來我還要說,不管是歐系車,還是日本車,這幾十年下來,車體外部鋼板一直在變薄,證明車體外部鋼板不是主要結構。想要抵擋穿刺型的衝撞請找戰車或防彈車,一般車禍多半是大面積撞擊,而且IIHS也沒拿槍來測試一般的車子,所以車廠理所當然就忽略拉。看回文看到完全無言...
superiron wrote:BMHNgo:有些國...(恕刪) 文中提到的超高張力鋼材是用在車體結構上的,不是外鈑以前的老車沒有考慮到行人的問題,外觀也做得頗堅硬,當撞到人的時候行人根本沒有緩衝的餘地所以現在不少車為此都會做得比較有彈性鈑件唯一的安全用途就是在低速撞擊時(約10多公里)能夠維持車體結構的完整還有提供行人的緩衝,美觀及防護內部零件車不是硬就好,但也不能反過來說軟就是好其實大部分的車鈑金都差不多薄壓到會凹只是因為他沒做結構強化,或貼狗皮膏藥有很多高級車摸起來感覺很硬其實只是裡面貼滿狗皮膏藥而已與其要外觀鈑金做厚,還不如在裡面多加幾根防撞桿的效用...
joykimo wrote:板金厚度對"安全性"...(恕刪) 沒錯結構是全面性的~!當兩個結構或材料結合後~再承受外來能量時就不可能會發生單一作用的現象啊過程中兩樣材料早已經用螺絲或銲接的方式緊密結合~學過工業設計的應該知道吧!當結合的程度達到一定的強度...就算不是主結構~在承受外來作用力的同時也扮演了分散.傳遞作用力的角色啊...好像叫附屬結構吧 ...簡單的比喻就是''鋼筋水泥''車架就像鋼筋~鈑金就像水泥...緊密結合後其強度會大於單一結構~!講這麼多~我也不是學工業設計的小弟也是略懂略懂~你們參考看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