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Lexus GX460 被美國消費者報導認定為不安全汽車

airjim wrote:
車廠主動將麋鹿測試列...(恕刪)


這次CR雜誌測試的是緊急處置能力,也是極限操作,一般人碰到的機會應當很少;PRADO 150(就是美國的GX460,換引擎而以)的麋鹿試驗本來就有了,因為有KDSS的關係表現的比PAJERO, D3都要好,這也可能是為什麼PRADO 設定ESP介入時間很晚的原因之一;另外TOYOTA原廠胎265 60 R18,其實胎面只有235MM左右而已,摩擦力根本不足,這可能也是這次測試不過關的因素之一
美國停售GX460了,台灣Prado有打算暫時停售嗎?
PK2000 wrote:
美國停售GX460了...(恕刪)


想也知道,一定會暫停銷售的,這是公司的政策,但跟大眾又有何關係,這個車車在台灣賣不到幾台啦,會買的早就買了
PK2000 wrote:
看了這篇討論覺得很有趣,記得Prado台灣剛上市時,一堆人狂炒Prado是Lexus GX的雙生車,
現在GX一出問題,又變成GX和Prado設計不同,GX有問題的地方Prado不一定會有,
看得真的是有點霧裡看花。

然後記得當時小弟也有參加討論,我一直覺得Prado賣得太貴,舉出美國4Runner的價格反算台灣
售價是八九十萬台幣,然後就有人硬說4Runner和Prado是完全不同的設計,Prado的越野功能比
4Runner強上許多,但是現在怎麼又出現GX和4Runner是相近的說法,讓小弟更是不解了

以下是簡單的數學式

最早說法
Lexus GX = Prado and Prado != 4Runner 所以 Lexus GX != 4Runner

現在的說法是
Lexus GX != Prado and Lexus GX = 4Runner

所以最後算出來的答案是什麼? 請教數學達人來推論一下。
美國停售GX460了,台灣Prado有打算暫時停售嗎?
滿腦子陰謀論的人實在很奇怪,寧願在雙生車文字上琢磨而不願意想想這幾款「雙生車」實際上的差異是什麼。是台灣的填鴨式教育讓一般人只懂得黑白二分法(=、!=,好車、爛車)而失去了思考細節的能力了嗎?

所謂的雙生車其實是非常籠統的講法,因為以下任何一種情況一般人都會稱為雙生車:
1. 僅品牌車名不同,其餘內外一切皆同,如Lexus RX300和Toyota Harrier 3.0
2. 同1.,但更改了外觀可直接替換的零件如水箱護罩與輪圈,內裝同,如Acura TSX和歐日規Honda Accord
3. 同2.,但更改了內裝可直接替換的材料如椅套與飾板材質等級,如Mercury Grand Marquis和Ford Crown Victoria(美國標準警車)
4. 同3.,但更改了外觀所有鈑件與內裝造型設計,如Toyota Land Cruiser Prado 2.7與Toyota 4Runner
5. 同4.,但更改了整個車的格局,如Toyota 4Runner與Toyota FJ Cruiser
6. 同4.,但更改了動力系統,如Lexus GX460與Toyota Land Cruiser Prado 2.7

所以4Runner、Prado和GX460雖然都是「雙生車」,但前二者僅外觀內裝不同,而後二者則是連動力系統也不同。大一號的引擎加上更多的豪華配備,讓GX460硬是比Prado多重了300多公斤,而這多出的重量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懸吊設定與行車動態,VSC自然必須有不同的調校。

這也就是為何同樣是「雙生車」,4Runner通過了Consumer Reports的這項lift-throttle oversteer測試,而VSC調校得過晚介入的GX460卻沒有。

Autoblog今天針對這事件有一篇很詳盡的分析與解說,有興趣可以讀讀:
http://www.autoblog.com/2010/04/14/why-the-lexus-gx-may-be-rollover-prone/
裡面也提到Consumer Reports的測試人員Jake Fisher證實了GX470的操控性並沒有任何問題,只是VSC介入過晚。
觀察01上po文的人久了就發現了一種現象...

車賣得好的品牌往往會被攻擊---高速公路女人開的龜速車...暴衝又煞不停

車賣得不好的品牌---

車主往往自以為是...

"是別人不懂我排氣量小又掛turbo...啊...你開過就知道啦!!!"

"2000CC可以輸出240匹馬力耶...(廢話!!啊你掛TURBO耶)"

"不買它是因為你沒眼光,不懂欣賞它啦!!!"

"大排氣量,優異的加速與底盤,買車不是買名聲買品牌,是買車子的內涵,買引擎嘶吼的聲浪!!"


而車賣得越不好...粉絲就越死忠....

"我希望這牌的車不要賣得太好,這樣才會顯出我的獨特品味"

各位車主啊...你們是在安慰自己嗎???

這不就是生意人"物以稀為貴"發行"限量商品"以獲取高價利潤的手段嗎???

更何況賣不好的車廠出的又不是限量車!!!!

如果一個車廠品牌形象經營不佳...無法做出"適合大眾"口味的車...(我就是在說TOYOTA)

那就應該像牛馬蛙...做出經典性能名駒

那你侷限在小眾市場....又打著性能的封號...

卻又不是德系性能大廠的對手...

充其量不是"便宜""用料實在""C/P值高"而已....

還有人聽到開260W的車,就虧人家"董事長"...這樣不是只顯示出自己窮酸沒見過世面...

想多了解你們的品牌上你們的版請教...

又跑出一堆盲目以生命力挺的護衛隊...



我很欣賞這個品牌...

但又對這些護衛隊"主觀""自我膨脹"的態度非常厭惡...

如果沒那個修養...

請別買那品牌的車...

因為你的態度會影響到別人對車廠的觀感...

我是在說一個歐系品牌與一個日系品牌....

就像L魔人...我也不覺得他的言論會給車廠加分...

反而是重創了L品牌形象...
blhsing wrote:
Autoblog今天針對這事件有一篇很詳盡的分析與解說,有興趣可以讀讀:



謝謝提供Autoblog的資料. 裡頭的技術用語很多, 我不能完全讀懂, 但大概歸納幾點如下:

1. 這種測試過彎的情況並非極限情況, 他們轉彎時候的時速約在50mph (80公里/小時)左右, 模仿在這速度下轉彎突然闖進一隻麋鹿(台灣大概就是勇壯的機車騎士吧? )時, 駕駛員必須趕快轉方向盤轉彎躲閃時所發生的情況, 這種情況絕對有可能的, 而非極限測試.

2. 前面有大大說極限下ESC介入, 其實並非如此. 大部分的車ESC介入的時間會比你想像的早很多. 以我開Honda Pilot的經驗, 僅僅40mph (64公里/小時)的溼地轉彎時, ESC就已經開始介入. 而Autoblog說到Toyota典型的車也是很早就介入, 讓想甩尾的人根本甩不起來. 所以這次GX460會這麼晚才介入, 令人訝異!

3. GX460的車子比較定位在道路用車, 而且車主預期的是舒適的乘坐和比4Runner更靈敏的操控. 所以是否就是因為這樣, 調校時故意讓ESC不要太早介入, 這並不清楚. Autoblog認為是Lexus和ESC的供應商在配合上沒有把程式給調校好, 才會造成該ESC介入時不介入, 以至差點翻車. 如果是只需軟體重新改寫, 那麼應該幾天之內就可解決問題. 但如果是因為GX460比4Runner重很多, 以及車體的配重不一樣, 導致懸吊系統整個要調整的話, 這就麻煩許多. 所以我們就靜待觀察吧!

不過在美國市場, GX460也不是大賣的車, 它比RX350貴很多, 但空間沒有好多少, 所以大多數的人不是買RX350, 不然就是直上LX570, 或是注重越野那就買4Runner, 的確GX460的定位比較尷尬一點. 不過即使它不是Lexus的主力車型, 這個事件也是夠Toyota再頭痛一次了!
elephant183 wrote:
就像L魔人...我也不覺得他的言論會給車廠加分...

反而是重創了L品牌形象... ...(恕刪)




反而是重創了L品牌形象...
Monte920 wrote:
Autoblog認為是Lexus和ESC的供應商在配合上沒有把程式給調較好, 才會造成該ESC介入時不介入, 以至差點翻車
感謝作重點整理,但在這裡幫忙補充一點。ESC不介入本身並不會導致翻車,而是車身持續側滑的話在真實道路上會增加因碰到路面不平或路肩而被絆倒的可能性。
感覺 電腦的是還是讓專業來吧
豐田喜歡自己搞電腦的事 可能比較會出問題
blhsing wrote:
滿腦子陰謀論的人實在...(恕刪)


blhsing兄您終於出現了,其實我並不是陰謀論,而是就事論事,家裡也是有好幾台TOYOTA
我上面提到的論點完全都是之前台灣Prado上市時,Mobile01上Toyota網路行銷人員的廣告詞

當時這些廣告文一直強調Prado就是Lexus GX系列,所以價格賣得那麼高是合理的,
因為拿掉那個Logo就可以把它當成是Lexus,那反觀現在GX出包了,就要開始進行完整的切割
個人是覺得如果台灣的Toyota有這個Guts,應該就勇敢的宣布暫時停售Prado
反正這個車種定位本來也是少數金字塔頂端人士會買的,不是我們市井小民的菜
自然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一個企業重視的就是誠信,如果當初買Prado是衝著Toyota說他是GX的雙生車
那現在GX有問題,也應該勇敢的承認Prado可能也有問題

另外針對售價方面,我當時也有舉出4Runner美金售價2~3萬美元,而Prado卻賣到235萬台幣
有人答覆Prado是Land Crusier血統,所以4Runner和Prado是不能比的,
但是從美國網站上看到的規格幾乎就是Prado的那些配備,卻又說兩者完全不同
的確兩者名字不同,外型不同,所以我也沒有繼續回文

但是現在怎麼又出現GX和4Runner是相近的說法,如果說GX與4Runner是相近的
而GX與Prado又是相近的,那是不是代表GX就是與Prado相近的。
(這個邏輯的根據都是依照之前文章上的說法)

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這倒讓我們消費者非常困擾了,到底是一不一樣?
如果是一樣的,那價格上就是訂得太高了

用簡單的數學就可以知道

美國
RAV4 US$21675
4Runner US$27500
GX460 US$51970

台灣
RAV4 NT$ 88萬起

換算過來
4Runner 的價格是 NT$ 111萬
GX460 的價格是 NT$ 210萬

以上算法都是依照TOYOTA台灣自己的定價策略

所以Prado的235萬比他的老大哥GX460還貴
而且美國的售價相信已經包含生產廠商的所有利潤

以上市小弟市井小民的淺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