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殘值為零的主因我想還是因為稅金,畢竟是3000 cc的排量一般人會接手二手車主要就是因為預算(少數老車愛好者除外)預算如果足夠通常會直上新車,選二手老車就是因為便宜3000 cc一年的稅金就要22000,通常不是預算型車主可以負擔的不過樓主把車主顧的真好,如果要報廢也真是可惜了
jordon0808 wrote:它滿18歲又開始鬧脾氣, 三不五時亮引擎燈來警告我。修車廠幫我換了含氧感知器, 也順便更換引擎油封墊片, 花費15000元。但是不到一個月, 引擎燈再度亮起, 修車廠很負責的幫我更新含氧感知器,不過徒勞無功, 之後半年我一直跟引擎燈共處。 你這個車廠還真遜,連插電腦看錯誤碼都不會嗎?
我的車是2004年 TOYOTA PREVIA 33萬公里.前陣子變速箱打滑及舒適性降低.所以變速箱整新及更換4支避震芯.因為這七人座太好用了.所以花了6萬元左右整理.這車是日本名古屋廠製造品質真的不錯,只有水箱換3次,其他零件大約第15年以後才開始故障.細節有空再補充.
cchi wrote:還以為修車廠最愛老車...換新車有保固修車廠要賺什麼 修車廠最愛的是過保不太老的高價車,保養比原廠低一些就行,零件貴抽成高,車主也比較花得起。至於很老的高價車,由於殘值低,車主不見得願意花錢,問題也不一定來自單一原因,牽一動二三,麻煩得要死,所以車廠也不愛修。
再補充一些使用情況!1, 每次行車,手機的TORQUE APP會自動紀錄行車數據,我在TORQUE上也設定了警示條件(如水溫),有時也用它來分析即時油耗。2, 每次加油、保養或維修,我會在“愛車99”做紀錄,掌握油耗與零件狀況。
jordon0808 wrote:再補充一些使用情況!1...(恕刪) 從樓主對老車的照顧,以及隨時監控愛車狀況的做法可以學到「照顧老車,需要耐心、細心與一定的必要花費」絕非任由外觀老化、省錢隨便保養、面對問題卻不求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