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love wrote:跟油電盲或不懂汽車原理構造的人講太多是很浪費時間的,網路這些鍵盤俠很多還在騎機車,不然就是開台老車,進口油電唯一缺點是相對比較貴,其它都是好處,而貴不貴,是視你的荷包而定,很多人覺得便宜..(恕刪) motolove wrote:說真的 你開什麼車 沒人會在乎的沒必要跟大家報告..(恕刪) 說真的 我也不想和大家報告這個根本不重要我只是想打臉你那幾句話而己
sandydy wrote:motolove...(恕刪) 油電車還蠻多東西和一般汽油車不同。如果沒太大經驗,還是看別人講的吧。別信心滿滿地批評,連著說錯兩次。尤其是很多油電車車主,看起來很多都是有工程背景,對於原理清楚的很。講理論,怎麼可能比的上?我也是油電車5年的車主,但不是那種車主。車子的原理,不需要知道太多。就好省好養四個字而已。沒開過的人,很難想像。
09年RX450h 家人舊車接手開 約13w左右換大電池 目前19w反正車子是人開的,怎麼省油還是看你的右腳但是油電車Eco mode 開下去 你的用車習慣真的會不同0~40km/h的純電模式在市區或者在高速公路上塞車 走走停停那種情形,就是會給他用馬達慢慢跑減速的時候 會刻意讓他充電 久而久之就會習慣與前車保持距離 同時也減少煞車使用量乘客坐起來也比較舒服再來就想說兩噸2多的車,也不用在那跟別人逞兇鬥狠,開舒服開爽的就好然後安靜的程度 連新買Q30的朋友都說 下一台要買油電車
motolove wrote:跟油電盲或不懂汽車原理構造的人講太多是很浪費時間的,網路這些鍵盤俠很多還在騎機車,不然就是開台老車,進口油電唯一缺點是相對比較貴,其它都是好處,而貴不貴,是視你的荷包而定,很多人覺得便宜 真的還蠻讓人訝異的油電車出這麼久了不用說較專業的原理連一些很平常的使用經驗還是有人不相信或是第一次聽到也難怪網路上願意客觀分享油電的文章越來越少正所謂劣幣驅逐良幣啊
allan_yang wrote:某些條件下'引擎'...(恕刪) 永遠記得2016年霸王寒流那次(五楊高架攝氏3度),從中壢開往台北,本來已經到達穩定工作溫度的引擎,因為林口到五股的下坡段完全是充電狀態,引擎都保持休息,所以下交流道時引擎已經亮起冷車燈...真的很涼...第一次開車開到車變冷就是油電車,5分鐘冷卻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