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uchino wrote:m大, 有carry...(恕刪) 我只放過公路車一台(要拆前輪, 不然行李箱開口不夠大, 握把會卡住), 或小折一台(後座椅不用倒)但有沒有可能後座跟行李箱各塞一台呢? 我認為有可能, 但是放後座的車要拆兩輪, 而且要橫躺從行李箱推到後座不過我沒試過就是了
調整過幾次胎壓, 原廠18吋胎搭配33psi胎壓操控手感最好, 而車門上寫36psi可能是比較省油的胎壓, 對操控與舒適度都有些影響超過36psi方向盤明顯偏輕(但還是很重), 且輪胎死硬感很明顯而低於33psi方向盤偏重, 紮實感很不錯, 小缺點是路感(?)方向盤因為路面起伏而左右拉扯的感覺會比高胎壓明顯, 過彎手感則不受影響, 而舒適度卻好很多, 壓過路面補丁不再是死硬的感覺, 而是有點緩衝, 有點QQ的感覺有在新竹保養的人請注意, 新竹原廠胎壓計似乎有不小的offset, 跟我手邊的兩個胎壓計, 或者加油站的胎壓計比, 大概低了5psi左右換句話說原廠幫你打36, 其實是打到41, 如果說是為了進到保養廠大多數車是"熱胎壓"而預留的offset, 其實2psi就夠了啊, 剛下賽道才可能差到5psi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