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有從歐洲進口車換到Lexus的朋友嗎?

說真的,我真的覺得自動煞停跟自動跟車的系統,對於像我這種喜歡自己超控車的人一點用都沒有

別說自動跟車,我連定速基本上都沒用過(我現在這台跟上一台都有這個功能)

當然有這些功能很好,但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妥善率

如果是我,我會選日系車(我之前有開過法系車,也算從歐洲車改到日系進口吧)

工作有時很忙,不想花太多時間在修車上了

吼吼糗 wrote:
有了家庭之後 修車真的是浪費生命的東西...(恕刪)


+1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cyc502002 wrote:
一套ACC也能吹得跟甚麼一樣
太無限上綱了吧...(恕刪)

Volvo 不只是ACC喔,還有CITY SAFETY,CWFAB碰撞警示及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PDFAB行人偵測及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DA車距警示功能, DAC駕駛疲勞警示系統,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IDIS智慧型駕駛資訊系統, 有興趣了解自己去官網看看吧
前幾年換車時,原本也考慮S80,但後來了解它的妥善率後,還是不敢去賭,畢竟我的車子都停室外,風吹日曬雨淋的,怕嬌貴的歐洲車無法負荷
fjguo wrote:
Volvo 不只是ACC...(恕刪)

fjguo wrote:
Volvo 不只是ACC...(恕刪)



抱歉亂入一下
請問你是太陽藍先生嗎?
因為感覺實在太像太像太像太像了
浮雲朝露 wrote:
抱歉亂入一下
請問你是太陽藍先生嗎?(恕刪)

不是
平常潛水較多,甚少發言
我愛好和平但不怯戰

其實你們跟我辯論主動安全根本沒有意義
Toyota/Lexus 就要在最新款的車加這些東西了
但時候一定是大肆宣傳一番
你們又會說這些是重要的配備了

fjguo wrote:
不是平常潛水較多,...(恕刪)



我雖然也是L的車主
一樣也會對和泰的某些政策不滿
只是
沒大大這麼執著就是了 XD
fjguo wrote:
我一直都是用 IIHS...(恕刪)

其實IIHS也有不少漏洞正在補,Small Overlap是其中一個補破網的故事,但自己又打臉自己了
因為零致死率車型裡面有不少台Small Overlap拿Poor的車

側撞部分,因為側面撞擊位置是B柱部分,所以有無選配後座側邊氣囊都不會影響測試成績
因為後座側邊氣囊保護的是當撞擊點在C柱時才看得出差異
至於,這兩顆後座側邊氣囊有沒有用?有,但是目前撞擊測試還沒測這一項
之後會不會加入不同位置or角度的側撞??有可能
因為正向撞擊現在也測三項了(全車頭、40%、25%,不過IIHS沒測全車頭)

另外還有一個撞擊測試沒測的,就是後座乘客的防甩鞭主動頭枕(目前只測前座)
所有車廠都只有前座有裝,後座的乘客要自己去買HANS來戴

最後還有一個漏洞沒補,那就是正向撞擊不撞牆,
改成跟一台跟市面上車輛平均值一樣重的車對撞(側撞就是這樣,1.5噸左右的假車)
不過這個漏洞要是補下去,這世界上會買不到1.5噸以下的車......

BTW,Override還沒補到......A柱跟前檔的剛性可能要加強5倍才擋得住
這個應該不會補就是了,這樣搞下去沒有車可以開了
ariete wrote:
至於,這兩顆後座側邊氣囊有沒有用?有,但是目前撞擊測試還沒測這一項...(恕刪)

感謝大大補充
也許我錯怪這些備有後座側邊氣囊的廠商
以前覺得這是不必要的

若將來IIHS有測這部份
我想不及格的廠商應該很快就會補強
但是除了氣囊以外
車身本身剛性也很重要
Volvo的車沒有膝部氣囊,但是撞擊的結果腳部並沒有受傷,看照片都維持相當的膝部空間
所以不見得一定要加氣囊才能保護乘客
總之還是要撞擊測試才知道

但是我還是秉持一個信念
廠商在宣傳有多幾個氣囊同時
應該補強主動安全的部份
才是全面性的防護
否則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Toyota/Lexus 願意導入主動安全是重大的進步
但在實現以前我還是會碎碎念
每個人挑車的點不一樣
曉得自己車的長處與短處就好

安全性大家都知道很重要
但事實上安全性並非是大多數消費者購車的首要考量...這就是很殘酷的事實
實際的消費上有更現實與其他偏好的考量

VOLVO.SUBARU...長期以來規模一直都不大...SAAB都倒了,由此可推知一二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