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weng wrote:以下是網路上經常可看到的,一堆不懂裝懂的鍵盤車手對油電車的錯誤見解 如果您也只是把您認為的錯誤謬論列出來,那您也不見得有多高竿要不要順便把實際真實的資料或數據也列出來,接受大家公評?!如何?!光第10條,我就不可能買了
你誤會了,生質柴油是使用不能食用的高油質植物種子,並不會與人類爭食物。沒有人會用高單價的大豆或是花生來做生質燃料,除非是回收食用油。但是這樣的佳工程成本也是很高。我覺得國內的"國產車"都是日系車,所以大多數車商的思維也請傾向"日系"思考,所以研發和行銷都是強推油電車,這也是車商對使用者的大洗腦,思想改造。日系車並不是強推柴油車就不生產柴油車輛。在澳洲沒人敢開非柴油車在西澳啪啪走,以免成為枯骨也沒人救援。在澳洲很多T牌的LANDCURSER和M牌PAJERO和N牌的車...都是柴油車,超過全澳洲柴油車輛的7成。這些都是車廠賺錢的金雞母,這些日系車廠不能推展油電車而回頭捅柴油車一刀,這樣是不公道的。
10.用油電車車價減去國產車車價,故得證省油不省錢,不如省下錢買國產車加油加到死這一點很公道阿怎樣會是謬論??1公里就算省1元也要開5-60萬公里才打平在台灣車子大部份開到報廢也開不到所以這點是事實,並不是謬論
gemara wrote:1公里就算省1元也要開5-60萬公里才打平在台灣車子大部份開到報廢也開不到所以這點是事實,並不是謬論 車廠是不可能把油電車的車價設太低的,試想,如果只比同CC數的車貴20萬好了,肯定大賣,但他旗下的其他車款就要喝西北風了.......為了一款車拖垮車廠,是誰也不會做的事再換個方向想,如果一個新車廠有油電技術,沒有汽/柴油車的包袱,那同CC數的車會比他廠車款價差變小嗎?!唉~
LensHuey wrote:如果只比同CC數的車貴20萬好了,肯定大賣...(恕刪) 開什麼玩笑,20萬?那還是貴很多啊...一般台灣買車都在50~80萬之間,貴20萬,有沒有搞錯啊....但現實是,油電混和車的成本高不少,車價較高是一定的低價車推出油電混和系統,很難搞得起來
柴油車 是可以以永續行駛。 使用生質柴油生質柴油的另一管道是 廢食用油 , 回收食用油 ,自從 台北縣查出麥當勞食用油炸過久事件 之後, 廢油回收增加了2倍以上 。如果 清潔隊增加回收食用油 項目 會增加很多廢食用油 來製作 生質柴油。ECFA 之後, 也要歡迎進口 大陸地溝油 , (回收餐廳的餿水油 與撈起水溝裡的油 ) , 解救大陸同胞 , 不再吃回收油。還有一個想法:利用國內休耕土地,種植產油植物, 例如 黃豆, 痲瘋樹 , 葵花 ,介花 ....等等 , 由國家成立農業技術部門, 提供種植的種子 , 撥種 , 農民要維護, 由國營的專業收耕隊負責收成。收成的產油農產品, 送去製作燃料, 減少石油污染。反正 ,農民的土地都是在種雜草 , 國家也有付休耕費 , 為何不讓休耕費 有一些收成呢 ? 對環保, 對國家財政 , 失業人口, 都有幫助。
油電車基本上是理想和現實所延生出來的產品就能量轉換來說,現有燃燒汽油或柴油轉成動能的效率是很差的很多能量在引擎機件的摩擦過程中消耗掉了詳細是多少我已不記得,但效能肯定是低於50%所以一般汽油或柴油車在省油上還有很大的空間而電動馬達是用電磁趨動,引擎機件摩擦力相對小很多能量轉換率自然高照此來說當然用電動車比較節省但要將現有加油系統轉換成充電系統以及如何在幾分鐘內完成充電就成了電動車普及最大的問題所以才有油電技術的出現既免除了電動車充電的問題也增加了汽油或柴油趨動效能在未來能源有限的前題下省著點用也另一個相法個人認為,以Prius出現後的妥善率來看油電技術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沒有這麼多問題只有接受和不接受而已另外,沒有石油人類不會就不能活只是比較不方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