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分享』LEXUS L-finesse哲學的IS250初體驗(圖多)

bp232111 wrote:
拍攝器具:Canon...(恕刪)


嗯!看來台灣又多了一個好野人,不過有句話實在忍不住想說。
頭又大把臺灣人當成盤子在看待了,在大陸今年剛上市的REIZ,掛的是頭又大的牌子,不是L牌,價格只要大約台幣90~100萬,配備與樓主的幾乎一樣,但是車頭是IS版,車尾外型如同今年BENZ S500相似,只是縮小版而已,粉好看,最可惡的是連引擎都完全一樣,錢幾天去洗車時剛好遇到REIZ的車主也在洗車,順便參考了一下,嗯!改天搞一部回台灣開,絕不讓阿本仔當盤子敲。

請參考:http://www.toyota.com.cn/carlineup/reiz/index.html
朋友?有危難時會出手相助的才是朋友。
robert888 wrote:
在大陸今年剛上市的REIZ,掛的是頭又大的牌子,不是L牌,...(恕刪)


大陸的RIZE銳志和凌志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沒啥淵源,
RIZE是日本TOYOTA Mark_X 的外銷版啦
日本官方網站
我看了銳志-.-到底哪裡和is250一樣了...
看不出來-.-
最近才開過250跟350,連250AWD都試過;
跟其它歐系對手相比,Lexus在配備跟價格上絕對是最有誠意的。
日系車廠在內裝設計上,的確也比歐系貼心很多。
但IS有兩個我覺得很致命的缺點:乘坐空間跟handling.

新IS車系的乘坐空間實在是小到不行,前座大概180就可以頂到車頂了;
而後座更是慘不忍睹,腳長一點的,連上下車都成問題。
再來,就是IS所強調的運動性能。如果把一個人矇著眼讓他上車,
並把車內所有lexus的mark都拿掉,大概有八成的人會認為他開的是部Toyota.
那個方向盤,不管是250或350,都輕到完全沒有路感,典型的 toyota feeling.
整體開起來的感覺,就像是一部很高級的TOYOTA,完全跟操控扯不上邊。

真的很可惜,新的IS什麼都很好,卻缺乏了一部以性能為訴求的車該有的本質。
要不是有試開過,我還真的差一點要跳槽。光是IS的儀表版,看過以後就讓人難以忘懷。

不過還是要恭喜樓主入手一部好車,要不是胃口已經被BMW養壞了,
LEXUS絕對是我換車的首選。
Dark Blue wrote:
不管是250或350,都輕到完全沒有路感,典型的 toyota feeling...(恕刪)

真的!這點我滿認同的,日系車的路面回饋感真的輸這些歐系車一截,不過操控應該沒這麼糟才對,至少從美國的CAR & DRIVER都還給它個第二名,僅次於BMW 330i的名次,我想至少有一定的實力,不過CAR & DRIVER在裡面也都提到剛剛的問題,路面感真的差了一點。

CAR & DRIVER網站
bp232111 wrote:
我老婆穿裙子..他說...(恕刪)

可能我也是穿牛仔褲吧??不知bp232111兄會不會覺得太硬阿??我老婆說會暈車耶??
加氮氣真的有用嗎??
另外它的遠近雙模式HID遠燈的部份好像有點黃黃的 跟我的認知似乎不同 不過一樣超
亮就是了

elliot13 wrote:

GS450h這期還上期超越有到美國試駕
0~100km/h-->5.8sec
而且聽說是"安靜無聲"的0~100km/h
對照組Acura那台一樣是3.5升的
0~100km/h跑了8秒多

想像一下開著這台..."安安靜靜"的超過Porsche 911這類的純跑車
好像挺屌的

更屌的又來了...試駕平均油耗好像超過10km/l 吧...
真是夢幻的一部車


GS450h的官方數據是5.2秒

而Acura RL 沒有那麼慢啦,沒找到官方數據,Car and Driver 說是6.3~6.4秒


至於要"安安靜靜"的超過Porsche 911這類的純跑車
應該是人家不跟你玩吧
不然Porsche除了Boxster(5.9s)、Boxster S(5.2s)、Cayenne系列(除Cayenne Turbo S),帳面數據都比GS快

不過hybrid的技術真的不錯,3.5的引擎這樣真的很省
官方數據
GS450h 25/28 mpg (10.6/11.9 km/L)
RL 18/26 mpg (7.7/11.1 km/L)
我想不能這樣比吧....
我想在很多汽車廠集團化之下
很多品牌的車子 共用引擎 底盤 等零件
將會越來越普遍
就好像VW Touareg 跟Porsche Cayenne也一堆零件共用
那買Cayenne就是盤子嗎.... 光品牌爽度就差很多
就算扣除 品牌
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
譬如 產地不同 (進口 國產 光稅金就差很多) 生產 組裝品質不同
共用零件外的 還是有很多 很多零件不同
譬如 椅子為例 可能機械結構不同 可能裝置於車體工法不同 可能配備的電子配備不同(電動調整 座位記憶 通風扇 甚至冷氣出風..... 更別提屁股坐得到的 座椅表面材質 )
......還有很多 很多細部不同 就會造成 成本差異
當然 也許工廠成本差異一萬 但是市售價差 超過一萬
多出來的部分 我想就是所謂的 "爽度" "品牌" "身分地位".......就看你買不買帳

個人覺得 比較合理的比較方式 應該 在同樣基礎下 比較價差
譬如 以同樣歐洲車為例
不管在美國 或台灣 或英國 它都是進口車
但是每各品牌 美國 跟台灣的價差(當然考慮配備差異後) 就"很不一樣"
有興趣的 自己去比較一下 AUDI VW 雙B 在這三個市場的價差

不過 我想車廠 會這樣定價 就是認為 它在這個市場 有這個"價值"

小弟有幸在日本 開過GS350
也曾經在台灣開過 GS300
覺得這兩台車在加速上的差異
特別明顯的 是在時速120-180的差異
GS350明顯 快很多 爽度比GS300好很多
只是 不知道 台灣會不會進350(2GR-FSE)這顆引擎
不過 3000跟3500引擎 稅金又貴了一級

不知道 買到那等級的車主 會不會在意 那些稅金

窮人沒有辦法臆測 有錢人的想法
bp232111 wrote:
有木紋內裝...我覺...(恕刪)

bp232111 wrote:
有木紋內裝...我覺得沒什麼不好...相較以前的車全車都是金屬...
感覺冷冰冰....現在有了點優雅的氣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對吧...^^

IS250屬於日系歐規的車...
除了IS250也看過下列幾部車:
1.AUDI A4 (朋友有買A8他說 IS250光內裝就打死AUDI全系列)
2.BMW 新3(看看而已 其實我比較喜歡之前的E46 感覺比較好看)
3.BMW M6(純粹幻想..沒那麼多錢..也無法駕馭它..有試乘過...打D檔不會前進..油門很硬..踩下去有點爆衝的感覺..)
4.Mini Cooper S(感覺沒那價值...安全性普普..試乘過)
5.FOCUS ST(不喜歡福特的標誌所以放棄)
6.SWIFT(小車...感覺不是很時開..也一點都不帥氣)
7.馬3.馬6(本來有看中意馬6但是..但是滿街跑..不喜歡)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無攻擊鄙視嫌疑...


買車通常是同類型 同價位代的選擇
而您看車的Pice & 車型 Range 很大
上至BMW M6, 下至SUZUKI SWIFT

滿疑惑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