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台灣汽車保養的亂像 PART 1


meridian wrote:
Honda R系列引...(恕刪)

這應該就是MAZDA的技術所在
短時間內應該是不大可能有細節公布
有人5000
有人10000
有人?????
這種問題一般都沒標準答案
看你對你的車能付出多少?

sha0624 wrote:
我不敢說我是專家,但...(恕刪)

看到這篇真是讓我心有戚戚焉!
我的車,原產地建議保養週期30000公里或兩年,
正時皮帶更換週期200000公里或十年。
在本島惡劣環境下,保養週期10000公里(保養廠:建議5000公里,這樣對車比較好)或半年,
正時皮帶更換週期60000公里(車友:超過60000公里換就是賭命)。

人的生命很短很實貴的,
生命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而不是浪費在汽車保養廠或是往汽車保養廠的路上!
sha0624 wrote:
版上某位大大四萬保養...(恕刪)


這位大大你是不是誤會了

---------------分隔線---------------------------------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46&t=2841334&p=3
這位樓主明明開的是IS250

(30樓有回復)

是自己買的呀~

只是因為有聽說小I每次保養都很便宜
加上車子狀況也還OK
這次花比較多
覺得會不會是原廠有報比較貴
所以才想和其他人比較看看

----------------------分隔線----------------------------------
另外原廠明明建議1萬或半年先到才保養
但我習慣1萬到才保養



非常讚成樓主的觀念,本人最近新購車(Camry 2.0),業代/保養廠就說過了6個月或1萬公里再保養即可,已非以前5,000公里就要進廠保養
昨天帶著用了三年六萬公里的5w30去保養,明明跟接待說有自備機油,因為在review保養清單時,沒發現他沒扣除(接待手劃來劃去,自己忙著刪底下的補品),結帳時才發現被換了0w40

之前去保養機油會列出,很容易看到
現在加到蝦咪尊榮健檢套餐是故意的嗎

GT3RS wrote:
之前國產N牌 有款大...(恕刪)


剛好想問這問題
我之前就是開teana3.5 現在換成GS430
以前我都是自行購買costco的5w-30 ENEOS 1899那罐最貴的
且我當年加5W-30有明顯比5w-40省油
所以下次保養想要自被 5w-30應該沒問題吧 有人試過嗎 原廠好像是加0w-40
剛接手所以我不清楚
其實,寫這篇文主要的目的,在提醒大家,我們的車,往往在自己缺乏知識情況下,被過度的保養了!
因為寫的時候已經深夜,可能在引用資訊上有些誤差,在此致歉!
不過,友站確實有網友的油電車,在原廠保養是加非0W20,甚至是5W40的機油的,而要加0W20,則須事先預約,向Lexus保養廠調! 否則,你的油電車就一直加醬糊!

我的車,是某知名大廠的柴油車,寫這篇的動機,是在上此我車進廠定保時,等待的過程中,看見接待專員,拿著報價單,向一位小姐說明保養項目,我還記得是六萬公里定保,那小姐聽完後,很大聲的驚叫" 什麼!要2萬6"

接著,我又聽那接待專員說,你這六萬,要換正時皮帶,要XXXX,XXXX,...........這樣對車比較好(又是這句)!

那位小姐面有難色的,不得已只好同意,隨即打電話給她老公抱怨,隱約中,聽到她老公安慰她"沒關係,這樣真的對車比較好(完全被催眠)"

他X的,保養廠接待中心高掛著保養套餐價目表,上面清楚的寫著,日系車種,每八萬更換正時皮帶,歐系車種,每十萬更換正時皮帶!那位小姐,看起來也不像在玩車的!

我要講的是,定期保養,是屬於"預防故障與延長車輛使用壽限"的一種作為, 定期保養,是希望故障發生率降至零(當然不可能),以及降低車輛的損耗

不論你怎麼保養,那怕天天換油,你的車輛,隨著組裝完成第一次的啟動開始,車,就開始在損耗了!

原廠在手冊告訴你的保養週期,是在正常狀況下,以及公司生存營運條件下,最低的保養要求!

你只要是在正常狀況下,都可以按照週期保養,而達到本輛車設計的預期壽限!

什麼是正常狀況,告訴你,只要你未符合手冊中所謂的"嚴苛環境",都是正常狀況,當然,正常狀況也包括了台灣的駕駛環境

不少歐系進口車,為了符合亞洲的環境,在原始設計就已經做了調整,比如說,VW的Tiguan冷氣壓縮機就是日本製的

如果你有玩車,符合"每日以極速的80%連續行駛兩小時以上",那麼請你縮短保養時隔!
如果你常以低速行駛,符合"警車,保全車及垃圾車",那麼也請你縮短保養時隔!

以上均摘錄CT-200車主手冊

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正常開車, 那麼, 按照手冊內保養項目保養即可! 省點錢吧!那怕是捐給慈善機構,都比浪費在無謂的保養上要有意義多了!

我們也不能怪保養廠,因為,他們也要生存,賺錢,但是,今天會變成這樣狀況,身為車主的我們,也要負部分責任,也是共犯結構的一員

定期保養,除了定更件(不管有沒有壞,時間或哩程到都要換),還有很重要的,是"檢查與調整"

車輛上,絕大部分的螺絲,有應該旋緊的磅數,所有的皮帶,有應該的張力,這些,是要靠儀具測量的!
問題是,車輛進廠後,保養技工有沒有依據保養手冊,進行該做的檢查與調整!

我不懷疑原廠技工的素質,但是我懷疑他們的"素養"! 長久以來,師父交徒弟,經驗重於書籍,是我們的習慣,也是民族性!
每一項的保養工作,原廠設計時,都有工時,但是,咱們台灣人的急性格,缺乏預約保養的習慣,急急急!大保養也希望一個小時就做好!

長久下來,保養廠以顧客需求為導向,進廠後,油與耗材換一換,其他檢測項目,就把檢查表勾一勾就好,反正車主也不會看,各張力,輪胎磨耗,就用看的,也不用拿儀器量,底盤螺絲,旋緊就好,管他磅數(每個地方均不同)
趕緊把車交還給客人,要是嫌我們太慢,下次就不來了!

我並非指所有的保養廠都是這樣,但是,至少有一半是這樣!

我們忽略了每一定期保養工作項目應有的"工時"與"人力",工錢不合理的計算,保養廠為了成本,就必須從耗材與保養品去撈了,於是,千奇百怪的項目,什麼套餐,都出來了!

這,車主也有責任!!

請各位車主,養成預約的習慣,讓保養廠可以事先完成派工規劃
請各位車主,選擇沒事的日子去保養,不要一直跟接待說很急很急
請各位車主,留下每張保養紀錄與"檢查紀錄表",萬一車輛出問題,可以追究責任,直接給保養廠壓力

請各位保養廠,改變你們的文化,各項保養工作,依程序,按步驟,遵要領,把我們的車顧好吧!

CT-200h嚴苛條件的定義(參照車主手冊)

1.行駛於岐嶇, 泥寧或溶雪道路

2.使用露營車或車頂行李架

3.經常於8公里內的短途行駛,且氣溫低於0度

4.長時間殆速或長距離低速行駛,如警車,計程車及挨家挨戶送貨車

5.長時間以極速80%行駛,連續兩小時以上

各位大大看一下,您有符合以上的條件嗎?
專業技術不等於合理工資...目前技術不值錢的情況下,往往專業是被第一順位犧牲....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