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家理長輩E38要換車,有考慮RX、X5…但後來換了Outlander.就是考慮2年後送給我開時,不成才的兒子應該養不起這款車…加上領死薪水的員工開部RX、X5上班,應該也會被主管噹…又看到樓主這單…如今覺得長輩更是對的.
這種殺傷力極強的工單,好像各車廠已成常態。只是較不解的是工單極端不明確,只是弄個代號L26多少錢,當中內容,機油單價?濾心?墊片?工資?全沒細項好怪⋯⋯再說工單刪除一堆不知會不會引起接待與技師的不爽,在看不到工作狀況下,是否有確實做到應做的個項檢查呢?不解中🤔
要買雷克薩司、雙逼、奧迪、保時捷、VOLVO等等豪華車款時不是也應該思考一下養車成本如果會心痛,可以省70多萬買RAV4每次保養2000多,相同的引擎與變速箱(配備還更多一些、空間也大一些)當然這是題外話買任何車還是要考量買之後的稅金、養護成本、維修費用、保險金額等等............而不是只想到買車的價金而已。不好意思!我嘮叨了!!
肥羊....先別說你的是LEXUS了就是算是TOYOTA也一樣A/C濾網(含)以下全刪豐田的車耐開的要命...單純固定每次換油,甚麼添加劑都不需要車子一樣活的長長久久...(參考自 只會去保養廠換機油的老爸的40萬km的camry)
在美國,車廠都會有意無意暗示自家的車保養很便宜,或是很久才需要保養,持有成本很低,以此來吸引消費者。所以保養從5000英里,拉長到1萬,再到1萬五,甚至有到2萬英里的,如果跟台灣鼓吹的5000公里保養換油,等於台灣換6次人家才換1次。但在台灣的原廠就能灌盡量灌,5000換機油,2萬換變速箱油,齒輪油,每次都加一堆清積碳,吊點滴,換空氣濾網,好像單太便宜不夠彰顯身份,各種灌單亂象,台灣的車廠想說能多凹就多凹,你沒刪我就賺到了的心態實在很壞。其實很多清積碳的藥水會咬油封,有可能延伸其他問題,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