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0519 wrote:我對4GS的印象是...(恕刪)所以A大的意思是懸吊軟 些許的側傾或是路感的傳遞方式並不能定論為操控的全部?車身靈活度 轉向的精準度 油門剎車的線性才是真正定義一台車的動態表現? 動態表現本來就是車身靈活度、轉向的精準度、油門剎車的線性這些攸關駕駛操作後的特性懸吊軟、側傾是車子的調性,反而比較接近乘適性的部分所以看外國車媒,不會看到側傾大操控不好,不過台媒就......回過頭來講,其實GS的懸吊調法很日系,但是台媒好像只要操控好一些就說是歐系(甚至德系)......所謂的日系調法,簡單說是前彈簧自然頻率大於後彈簧(德系調法是前彈簧頻率小於後彈簧頻率)另外一點則是避震桶的阻尼設定會降低低速阻尼、加大高速阻尼(德系是相反)就結果來說,彈簧設定會讓初期轉向反應變靈敏(後期的反應則是由懸吊幾何去調的),阻尼設定則會讓一般震動進來時,輪端的行程大一點,營造舒適的感覺而這樣的設定,因為車頭自然振頻比車尾快,就駕駛視覺上來說會覺得車頭晃啊晃的高速行駛時會覺得車子比較不穩一些(視覺感上)而爛路細碎的震動則是來自於阻尼設定,當連續震動進來時,輪端行程越來越大進入高速阻尼那段忽然拉住,震動就斷斷續續傳入車內造成的而因為這樣的日系設定,造就了側傾大的感受(因為低速阻尼弱)
ariete wrote:動態表現本來就是車...(恕刪) 如果調的偏德系一點就可以改善偏軟側傾的問題不這麼做的理由是?我相信w213不會因為這樣的調法而犧牲舒適度相反的 很多人認為E class是所有同級車裡最舒適的有點困惑了...
sl0519 wrote:如果調的偏德系一點就...(恕刪) W213的後座舒適性很普通啊……別說4GS了,連F10都比它好回到懸吊設定實際上沒這麼單純,4GS的防傾桿也沒有W213粗(W213前面有36mm,後面至少25mm),在側傾部分,彈簧的影響反而沒有防傾桿大,前硬後軟反而能提供更好的直線舒適性新的LS同樣是前硬後軟,側傾可是小的嚇人呢不過,這也是前面本來想簡化不講的部分,如果是故意把側傾做大的呢?以常見的懸吊設定來說,後軸的壓縮Toe in、伸張Toe out是有助於提高過彎極限的但這個Total toe的量是取決於側傾的大小,而這也是南歐系車輛(如果是後獨立懸吊)的主要調校方式簡單說,現今4GS這種調性,也就是彈簧前硬後軟、整體懸吊行程長、側傾稍大(其實也只有比德系車大),其實是GS一貫的調性(1~4代都是如此),只是4代靠著更好的AVS可變阻尼來讓Roll rate慢一些側傾的“過程”比較不會那麼恐怖(最後的側傾還是一樣大,只是慢慢倒過去),隨著五代LS、7代ES的發表(甚至是15代Crown),“側傾稍大”似乎不會再出現了所以也不用擔心啦,如果是4GS要改善側傾的問題,改個短彈簧+前後加粗防傾桿就搞定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