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阿葉 wrote:
台灣汽車市場還有一大...(恕刪)
B180w246 wrote:
AHB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Kuga沒有喔!
且Kuga上的LKA只能修正一次!
不過主動煞停Lexus的LSS+還沒下放XD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我確定KUGA FG是有的, 我親眼看過.
時間是在某一次凌晨1~2點開在高速公路上苗栗到台中段看到我家KUGA切換的,
不過那個掃瞄距離少說也有個150公尺以上都沒車, 它才是切成遠光燈的.
不然在一定範圍有車它不會切成遠光燈.
KUGA的LKA只能修正一次是, 它修正完會Disable, 你要自己再去Enable.
而如果你連續這樣讓車子幫你修正, 它就亮咖啡燈請你去休息站休息了.
你總不會要車子一直幫你修正, 那到時候出車禍要算是駕駛人的還是車子的責任?
我發現各家在導一樣的技術時只是用不同的術語
Toyota的PCS = Ford的FCM + ACS
Toyota的LDA/LKA = Ford的LDW/LKA
Toyota的RCC = Ford的ACC
細節的部分各個功能要在多少速限才啟動就得爬文了.
雖然我不知道日本LEXUS較高階的LSS+是否真的多了那半套,人是否進步到已經這麼相信行車電腦,
重點還是在開車的是人不是機器。專心開車是基本,主動安全系統能提供適當的警告就非常足夠了。
這些所謂少掉的功能來說,都已經過多介入開車的行為了,就算台灣有幸引進,也應該要有能關掉的地方。
最大問題是在如果系統誤判,然後出事,請問責任算誰的。
樓主提供的網頁下面都有pdf檔連結,不妨順便下載來看看,裡面許多圖解及大大的紅字警告所謂LSS+系統的應用是有限度的。
如果自動跟車在40Km/h以上能做到,代表LSS+已經能控制油門與煞車,要不要做煞到零及自動煞車,推測只在行車電腦裡的設定而已,至於為何在台灣不設定成自動煞車及40Km/h以下也不解除跟車,背後可以有很多深思的原因。不是只有偷料或軟體未昇級的問題而已。
需要長程駕駛的朋友更需要高度的集中力,累到要靠電腦,不如開下交流道睡一覺來得實在。
另一點是個人經驗,汽車的電子零件往往壞得快,越複雑的壞的更快,LSS+系列功能確實是吸引人,但壞了又不得不修時,價格恐怕會讓你哀哀叫,要是不想修又不能關掉,像那個6000元的胎壓偵測器,老是亮紅燈,就真的很XD。
LSS+系統個人也在網路上找過了,安裝費用約為80-100萬日元,裝到什麼級數沒查到,這樣的零件進到台灣還有貨物稅和關稅,30-40萬應該跑不掉,假設今天和泰提供選配更高階的LSS選備,只要加20萬就好,不知買單的人有多少。
以前車子沒有這些LSS+的時候,有MOBILEYE等一堆的系統,裝起來7-8萬也不便宜,除了不能介入油門與煞車外,功能都差不多,只是評價大多不好。
在國外相關論壇討論此類配備時,大部分的意見是: 專心開車很難嗎?
所以個人認為,LEXUS有LSS+可以玩玩,有個賣點是不錯,就是人家有我也有的想法而已,若把它當購車考量就有點超過了。
csky1207 wrote:
如果自動跟車在40Km/h以上能做到,代表LSS+已經能控制油門與煞車,要不要做煞到零及自動煞車,推測只在行車電腦裡的設定而已,至於為何在台灣不設定成自動煞車及40Km/h以下也不解除跟車,背後可以有很多深思的原因。不是只有偷料或軟體未昇級的問題而已。
我的想法,也是LSS+已經可以控制油門還有煞車,所以40Km/h以下是電腦鎖定而已。有說法是,台灣的環境會造成容易誤判急煞,乘坐的感覺不舒服。或許未來軟體的「判斷」上面加入一些台灣的實際路況做修正後,就有機會全套導入了。希望那個時候半套的LSS+,和泰夠佛心的話可以一起用韌體升級的方式來更新。(能收錢更新韌體我覺得就夠佛心了~)
其實只要手握方向盤時有著防禦駕駛的觀念,時刻保持精力充沛動作敏捷,
並能耳聽四面眼看八方,別說這些主動安全配備,連被動安全的氣囊也不需要.
但人力有其窮盡,一時閃神或疏漏的代價有多大,就看你願意用什麼代價去試驗,
相信不久的將來,高級豪華車配備這些主動安全配備,不只是趨勢更是必需.
大客車 將強制裝自動煞停
美將自動煞停列標配 10大車廠點頭
和泰高層有清醒一點了沒有?
智慧與性能兼具 2015賓士智慧駕馭體驗營
終於出了~~~智慧駕駛輔助系統
fegst3 wrote:
不要說過10年,只...(恕刪)
車子的進步沒那麼快,至少不可能像硬碟容量增長的速度那麼快。
個人推測再10年也看不到電動車滿街跑,技術到不了是一個問題,台灣政府要立法通過電動無人車上街可能需要30年。
更甚至LSS+這類的主動安全系統的內容和今天所發布的規格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應該又有別的名詞來做相似的東西。
電動車是好的,但需要使用者強力監管才行。
車子是人開的。20年後不敢說,但至少10年後這句話也還是對的。市面上主動安全系統出現至少也有15年以上了,現在還是這個程度而已,後面10年也可想而知。
對自動煞停很有信心的人或者是對lexus的LLS+的自動煞停很有期待的人,不妨參考下面youtube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1qrcnoatrQ&index=1&list=FLa9Kxd86MLoa-3yvjImXMBg
https://www.youtube.com/embed/GHvbc-ul6RU
這種系統在極低速還可說有些效果,到30km/h以上效果就很不明顯了,又或者需要配備更強的煞車系統才行。像lexus只有LS煞得住,相信不是系統不同,而是煞車較好,看來像用上了Brembo活塞卡鉗這類的煞車了。其實大部分都撞上去了,說真的如果DRCC台跟車跟到停,你敢跟到停嗎,真的會停得住嗎?個人不會去賭這種東西。
所謂LEXUS SAFETY SYSTEM + 也是2015年才開始導入,目前進來台灣的LSS+ 按2014發表的規格來說,只有少掉了自動煞停。
DRCC在原始規格就是時速40以下自動煞停系統開始進入,從而達成全車速定距。
從許多日本及國外的網站看來,目前LSS + 並不存在複數版本,而只在LDA及LKA的分別(涉及方向盤的制動),另有AHB及AHS的差別而已。
LSS + 在LEXUS車系已是標配,生產過程應該只分有裝與沒裝,
會不會要到台灣的就特別少裝一些還是只是行車電腦到台灣的設定不同這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看DM,除了自動煞停以外,倒車自動煞停的功能也被拔掉了,前面雷達與攝影也許還在,但後面雷達應該是被偷了,雖然還有RCTA在。
台灣和泰偷料的能力應該早就沒有疑問的了,讓原廠的產線分出要進到台灣的部分偷掉一些傳感器來省錢也只是小事一件,而這也是和泰歷年來不變的作風,擠牙膏式的行銷。
可以接受被偷料的人還是會去買,或者換個說法是可以接受沒有此項選配的人也還會去買。而這又是LSS外的事了。
至少個人對於和泰偷料又不給選配的行為是很不爽的。買T家的車看來還是找自營進口商比較實在了。或者多花一點,買雙B,至少可以選自己想要的就好。
和泰的行銷對300萬以下的車子是有效的,但300萬以上的車子個人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負面行銷而已。這也是lexus車價一直上攻300萬以上應該會面臨到的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