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

Lexus節節敗退的主因?

starfield wrote:
會買這些超跑品牌SUV...(恕刪)


這樣子講,也太看不起Lexus的身價了。

虧它們猛砸龐大經費跟用心在LFA與LC身上。

公司當然是賺錢至上,但持續保守心態真的能繼續賺嗎?

Lexus就是面臨這兩難問題。假如不是,那這篇的焦點只會在和太身上

走保守也在退,當然走保守,的確可以不用面臨風險

但不試又不可能知道結果,那就是機會。

或許Acura跟Infinti是前車之鑑,ZDX根本沒有人買很快就收掉

FX到第二代後銷量就不理想。

另外是GS的存活成為疑慮,成為了Lexus的最近的話題。

但它們不應該就此打退堂鼓,想想LC跟GS F為什麼還是造出來了?

以 Lexus 這個約90年代才出現品牌來說,我不覺得它失敗⋯⋯
至於本樓的問題:節節敗退? 倒是很有趣
台灣市場節節敗退?
全球市場節節敗退?
或是這只是這個品牌必經的過程?
相較於Infinity 或 Acura......Lexus 表現算相當好了吧

油電技術是Toyota的強項但並不能說是Lexus 的優點,反而我認為是它的致命傷之一⋯⋯因為歐美陸主要市場的未來是插電和純電,柴油和汽油仍則是目前全球主要市場的主流,有時候走在前面並不代表成功,在對的時間走在對的路子才是。
我個人認為Lexus 這牌子在各方面都不錯,但是也在各方面都沒什麼特別的,就跟母廠Toyota 一樣,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國民車就應該各方面都樸樸實實、不特別也是優點,但豪華車可不行。
服務態度不夠完善,衍生許多車有抗議
造車品質不夠理想,產品屢屢損壞
許多配備被拿掉,車主無從選配

布萊德雪特 wrote:
開公司的目的是要賺...(恕刪)

為何RX跟NX的價差才只有3、40萬無法像同級歐系車差異到百萬做出產品區隔

因為你把RX和NX車頂起來後發現幾乎用料也依樣,沒啥特別的

不想下重本,只能把車體加大做出產品區隔,因為利潤是第一考量



前幾天到賓士去賞車,業務也有提到Lexus同業有反映最近銷售力不從心,不像之前這麼好賣了!
他們自己分析,產品的重疊性太高,選擇性太少,而且產品老態,又加上顧客抱怨儀表螢幕非繁中,很反感,所以都去雙B買車。
他直言,唯一可以繼續拼下去的剩ES車系,畢竟雙B的車款170~200萬大空間房車這塊是缺乏的。IS對C,GS對E,NX對GLC,RX對GLE。但A,B,GLA,CLA呢? Lexus無法滿足這塊市場!
Lexus也退出JD POWER排名了!


很EASY

車款大多是2.0CC 稅金重
掀背CT200又賣太久了...
沒有便宜的休旅和轎車可選...
直接跳過
xsorbet wrote:
為何RX跟NX的價差...(恕刪)

把X3跟X5頂起來,也都是一樣用料呀
X5跟X6頂起來還一模一樣咧
ariete wrote:
把X3跟X5頂起來...(恕刪)


有一樣嗎?

X3前懸吊 雙接頭彈簧柱

X5前懸吊 鋁合金雙A臂 光前懸就不同了吧


至於X5 X6 本來就是換個殼 沒有等級上下之分

底盤一模一樣有啥奇怪的
litchou wrote:
有一樣嗎?X3前懸吊...(恕刪)

您大概被雙A臂洗腦了
雙球頭比單球頭好,麥花臣比雙A臂差,兩個混合起來倒沒有可比出高下的部分
畢竟兩個設計都是折衷的,方向盤轉向手感是雙球頭佔優
荷重能力則是雙A臂較好,所以X3用雙球頭麥花臣/X5用雙A臂算是各取所需
X5比較可惜的是上A臂沒改雙球頭,錢花一半比沒花還慘……
除非來個Wishbone架構雙球頭(Audi叫四連桿,不過理論上應該是七連桿前懸吊,不過看的懂就好),那才有高一等用料
不然以駕駛的角度來看,我寧願開雙球頭麥花臣的那台
也不要半套雙球頭wishbone

litchou wrote:
有一樣嗎?X3前懸...(恕刪)


就像是另外一位版有提到的NX/RX...
光軸距就有差了,自然也是不同的...

回覆前一位版友,RX/NX確定只是車殼放大,然後沒啥差異化的產品嗎?
這樣的話很多品牌都要填海了...
另外LEXUS有更高級距的LX在賣,MB也有GL,但賣得比較差...
  • 6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