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是這樣子(以下金額為假設)
1.樓主的朋友用100萬買下一台和志的中古車
2.車輛到手之後去凌志原廠維修中心檢查車輛,原廠維修中心說此車的狀況不好,有許多該更換的零件沒有更換,而這些零件是包含在和志網頁上所說128項檢查裡面的
3.樓主的朋友希望用保固的方式將該更換的零件更換,沒有要求要修到跟新車一樣,但至少有一定的水準(起碼128項都有達到標準)
4.和志不願出保固,所以要求將此車買回,而買回的金額就是以市面上『車行的收購價』再多加幾萬元,並且說明之後不再賣任何一台車給樓主的朋友
以上得知,此車目前以『二手車行的收購價』來計算有50萬的價值,而和志願意再多加一些,就算多加10萬元好了,那和志願意出的價格是60萬,這跟樓主當初買的價格100萬也很大的出入,也因此樓主的朋友不願意賣回給和志,畢竟該車也不過買入幾個月而已
p.s和志願意出的價格是以『一般二手車行的收購價』為基準再往上多加幾萬,而不是以『賣給樓主朋友的價格』為基準...
Daniel1005 wrote:
樓主的po文沒有分段...(恕刪)
買二手車本來就是車況會比新車差一些,這應該是購買前就有所認知的吧。
原廠說車況很差,請問怎麼個差法呢?引擎發不動、冷氣不冷、窗戶不能開......等等
還是原廠這樣說只是希望你的朋友可以多消費些呢?
另外修復到一定水準,我想這個CPO除了換全新的零件外,應該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吧,他不可能去凱汰廠找的。
也就是說不修也就是保持現況,但是要修就就一定是換全新的。
就我所知道的,二手車除非是問題太嚴重不然是不太可能換新的給買家的。
例如假設水箱破洞,車商會用補的只求能繼續作用就好了,不會換新品給你。
四、保證外事項
4. 例行性保養之工資,諸如:引擎調整、冷卻及燃料系統之清潔、積碳及汙泥之清除、煞車調整、前後輪定位、輪胎平衡、輪胎調位、皮帶調整等。
5. 例行性保養需更換之零件,如:皮帶、雨刷片、燈泡、保險絲、煞車來令片、離合器片、濾清器芯子、各種油料等
6. 車身和內裝:車身鈑件及烤漆、車身飾條、車內飾板、地毯、皮椅套、置杯架、車窗玻璃、燈殼和電器系統組件 (如音響系統、電動窗、車門中控鎖、後視鏡、伺服馬達及座椅馬達…等)。
7. 不影響行駛機能的組件自然滲漏 (如:避震器、方向機、驅動軸防塵套及冷氣蒸發器)。
8. 正常之噪(異)音、震動、磨耗、品質變化 (如變色、退色、變形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