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田由 wrote:A友,感謝您的分享~...(恕刪) 其實離心力問題不需要太在意,畢竟車廠都有寫F跟E的位置,在這之間都算是OK的而且汽車引擎的油底殼有稍微做一些槽來避免因為G值(側向、加減速)讓機油跑到邊邊去類似船的水密隔艙,讓機油可以固定在一個範圍之內跑動且FR車是縱置引擎,與其擔心過彎離心力,倒不如擔心加減速吧畢竟縱向至少有三個汽缸的距離,橫向頂多兩缸呀浮雲朝露 wrote:真的嗎??自備機油L...(恕刪) 我目前帶過Mobil 1(GS300)跟Amsoil(GS450h)進去,專員沒問,技師看了容量後直接加進去@@完全沒多說一句話,就安心地自備機油吧!!
浮雲朝露 wrote:真的嗎??自備機油LEXUS不會裝臭臉或者講一些危言聳聽的威脅話語??真是太佛心了我這次挑對車了 沒開過其他車廠的車,原來這樣是佛心喔XD 我以為這是很平常的事開了3年都自備,沒聽過半句奇怪的話,還提醒我平常不要把機油長時間放在後車廂。
roy1972 wrote:如果DRS及VGRS在任何模式都有介入那 S 及 S+ 最大的差異是在哪引擎比較活潑以及懸吊比較硬朗? 今天無意間重新看了一下技術線上的說明裡面有提到一段手冊上沒提到的部分:雖然最大電壓為650V,與原來相同,但此次減少了以最大電壓驅動馬達的情況,增加了以400~600V左右電壓驅動的情況。原因是升壓比很大時,變頻器的損失也會增加。在不需要較高輸出功率的情況下,「可主動降低電壓」(前面提到的負責人)。 此次還將這種電壓控制運用到了實現多種行駛模式上。GS有「ECO」、「NORMAL」、「SPORT S」及「SPORTS+」四種行駛模式可供選擇,選擇其中的SPORTS+時,施加給馬達的電壓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650V。而且,還可通過提高馬達轉速來提高引擎轉速。這邊說的"提高馬達轉速來提高引擎轉速"的那顆馬達是MG1,MG2是主要驅動車輛的馬達正常情況下MG1在加速過程中的功能只是平衡引擎的轉速,本身並沒有出力而當切入Sport+模式時,MG1則會主動的出力來加速引擎轉速的提升所以總結一下:Eco:油門最不靈敏,馬達電壓大多在400-600V,懸吊阻尼在1~9段自由調整(數字越大越硬)Normal:油門稍不靈敏,其餘同上Sport:油門線性,其餘同上Sport+:油門線性,馬達電壓大多在650V,懸吊阻尼在7~9段自由調整,MG1會主動提高引擎轉速題外話,這一次台灣版的IS300h沒有選配AVS可變阻尼懸吊,所以沒有Sport+模式但從GS450h的馬達控制策略來看,Sport+是有它"Plus"的地方
浮雲朝露 wrote:請問切換手排模式又是...(恕刪) 我想答案是不同的,但這只是我的推論,沒有實際的數據基礎可以證明目前這個S+模式利用MG1輔助拉轉的方式是建立於E-CVT(或說PSD)的特殊狀況那就是引擎轉速會受到MG1、MG2兩顆馬達轉速的影響、引擎馬力遠大於電池出力(290hp VS 50hp),以及阿金森循環中低轉速出力較差因為提高轉速對於整體出力的幫助較大,才會有這種利用MG1來拉轉的特殊作法不然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做法並不會讓加速變快至於手排模式模擬的"檔位"的結果就是讓引擎轉速較高較容易跨過中低轉速的無力帶,只能說做法不同但結果近似
愛田由 wrote:A友,感謝您的分享~...(恕刪) 純市區:保養前一天:歸零電腦,SPORT模式,7.6L/100KM保養後:歸零電腦,SPORT模式,8.3L/100KM愛大,你這個數據應該是保養後較耗油才對吧保養前:13.157km/L (100 / 7.6)保養後:12.048km/L. ( 100 / 8.3)是數據寫錯了嗎不過話說回來,GS250要如何在純市區可以跑到12〜13km/L可以教一下嗎
ariete wrote:我想答案是不同的,但...(恕刪) 如此說來如果想要熱血一下似乎切換手排模式比較妥善一點因為出力主要來自於引擎轉速的提高只轉S+模式引擎拉轉伴隨著電池系統高度放電是否意味著電池系統的耗損會增加??以上不曉得有沒有曲解大大的意思感恩
brianokn wrote:純市區:保養前一天:歸零電腦,SPORT模式,7.6L/100KM保養後:歸零電腦,SPORT模式,8.3L/100KM愛大,你這個數據應該是保養後較耗油才對吧保養前:13.157km/L (100 / 7.6)保養後:12.048km/L. ( 100 / 8.3)是數據寫錯了嗎不過話說回來,GS250要如何在純市區可以跑到12〜13km/L可以教一下嗎...(恕刪) Eo4!真丟臉,當然是每公升才是!(8.3km/L v s 7.6km/L)這車市區能有12km,阿男肯定有諾貝爾獎!B哥,感謝指正。我筆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