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Lexus/Toyota進口車和美國售價比較一覽


cdma2k wrote:
美國的保養的價格拿...(恕刪)


笑死
啊是多貴?
10年保養加上原本車價
還是比台灣售價便宜
況且人加收入是我們2-3倍
在美國買車要另外支付稅金和保險費
最後買單的價格大約是牌價*1.2
感覺這邊的網友留言火氣都好大 短中長程火箭齊發 呵呵
另外 台美兩地的食衣住行育樂和稅 台灣進口車成本計算 先前都已經討論過 就不再此重複

會特別注意到LEXUS 也是之前UX250h超佛心價(1.35倍為全台最低)
到現今TOYOTA RAV4(1.20倍 扣除台灣進口成本幾乎是和在美國買一樣的價錢)
真讓人羨慕的訂價 對想購買的消費者真的是一大福音 這也是列表涵義之一
maxwu123 wrote:
無聊跟先進國家 美...(恕刪)

台灣車比美國貴這沒問題,畢竟台灣市場小,稅金重。但一樣是車為甚麼有的可以只比美國貴一點點,有些卻比美國貴那麼多? PO 出來給消費者做一個參考有何不好? 需要反應這麼大嗎?
當然你要說有些車美國黑心車商賺很大所以只比台灣便宜一點點,有些車美國是佛心車商所以美國會特別便宜也可以啦。

Powerthrusty wrote:
感覺這邊的網友留言火...(恕刪)


別在意,網路都這樣,真的約出來談都不敢
給你一個讚
台灣因為政策與稅制的關係,車價比美國和歐洲貴很多是事實,沒什麼好爭論的。

我想說的是為什麼有些車價格會差距那麼離譜。如果你仔細去看,會發現整體而言越高價或是銷量越小的車,價差會越大。那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是市場大小的關係。任何一台車要銷售到一個地方(事實上不只是車子,像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也會有類似這樣的狀況),廠商都是必須要依照當地的交通法規、環保排污法規、氣候環境、道路狀況、電信法規(這年頭的車子有很多電子配備也是需要經過政府相關單位電磁認證的)、油品、市場喜好與文化⋯⋯等眾多因素去對車子重新做調校、測試驗證並取得政府安全認證許可。這些調整可能包括配件供應商的更換、零附件防鏽與防鹽鍍膜處理、各個油水管路的額外防凍和抗腐蝕處理、懸吊避震系統的調整、引擎和變速箱的微調、甚至行車電腦軟韌體必須整個重新撰寫⋯⋯等。去做這些調整與測試,對車商來說可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人力、和金錢的。有跨國企業工程實務經驗的人應該都可以理解,這些東西對公司來說,其必須投入的額外成本有時候是以百萬甚至千萬美金在計算的。而這些成本當然最後就是層層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對台灣這種一年汽車銷量沒幾台的小眾市場來說,每個消費者要額外攤提的成本相對美國和歐洲就會提高很多。對於較平價、銷量好的車,每個消費者多負擔個幾千塊台幣可能就可以攤平這個成本,問題不大。但是對高價豪車來說,一款車全台的銷量一年根本沒幾台,消費者就必須多花好幾萬去攤平這樣的成本,你就會看到那樣可怖的差價出現。
兩國稅率又不一樣,而且還要加上廠商的利潤. 不過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萬萬稅,關稅 (17.5%),貨物稅 (25%或30%), 營業稅 (5%); 超過300萬,還要再繳10%的的奢侈稅. 尤其是那個貨物稅, 遠遠超過其他日常用品的稅率.

UX250h會比較便宜是因為符合貨物稅減半的資格,只要12.5%.

進口車 1999CC以下 = 未稅價x1.175x1.25x1.05 = 未稅價x1.54
進口車 2000CC以上 = 未稅價*1.175x1.30x1.05 = 未稅價x1.6
ryback98 wrote:
兩國稅率又不一樣,...(恕刪)


呵呵 預料之中 錯誤的東西一定會有人又提出來重複 既然不爬文 那就再引述一下吧!
--------------------------------------------------------------------------------------------------------------------
weiwei0118大-進口車成本和稅之解說 22F

假設國外車價是"1"

車商在報稅時是用CIF價,也就是出廠價+運費+保險費,但出廠價水貨商拿到的通常接近1是沒錯,大量購入可能可以到0.8左右,但總代理能拿到的,經常都是0.5以下,像是保時捷這種車子,又是分公司能拿到的出廠價,我會說不會超過0.4,依照你的公式來推論:

(((0.42*1.175)*1.25)*1.05)=0.64771875

完稅價格還不到國外售價的65%,賣150%其實真的很好賺,而且賺到翻過去了,不然有原廠跑來搶總代理的權力不是沒道理的,例如賓士、本田等,台灣不是沒有進口車販售價格接近外國價格的,日本部分進口平價車都賠錢賣?真的不要幫車廠騙了...........

而且我敢跟你賭,如果VSCC+ARTC這兩個吸血單位拿掉,允許水貨商也能用文件報進口,只需要一般驗車就能領牌上路,馬上原廠車價就會掉30%以上,因為恢復了市場應有的競爭機制,如果政府再加入NAFTA,不但必須撤銷VSCC的管制,而且必須互相撤銷關稅、貨物稅等,很快水貨價格就會打死總代理..................
Powerthrusty wrote:
呵呵 預料之中 錯...(恕刪)


看來還是要用專業術語'完稅價格'而不是'未稅價',以免歪樓. 完稅價格 = 售價/(1+稅率), 所以也就是為啥想要享用貨物稅減半, UX150h需要壓在150萬之內.

你講的是台灣廠商定的完稅價格太高,而我想表達的是政府從完稅價格抽了多少稅... 也就是以下的財政部稅賦署網站: 海關如何課徵貨物營業稅?所描述的算法.

(二) 進口貨物營業稅之計算:

完稅價格(DPV)=離岸價格(FOB)+運費(F)+保險費(I)
進口稅=完稅價格X關稅稅率
貨物稅=(完稅價格+進口稅)X貨物稅率
菸酒稅=課稅項目及稅額(依菸酒稅法第7條、第8條規定)
營業稅=(完稅價格+進口稅+貨物稅或菸酒稅+菸品健康福利捐)X營業稅率(5%)
貨物稅之徵免及稅率依貨物稅條例有關規定。




Honda Toyota (兩台引擎都是3.5L)回原廠換機油大概35-40美元
Acura 大概每八千到一萬英里才需保養一次.小保養100-200美元.大保養400-600美元. Lexus保養費用我猜大概跟Acura差不多.
1A2B沒開過不過應該比Acura貴很多.



cdma2k wrote:
美國的保養的價格拿出來比啊?

你確定想比? 比完你會更兀卒...(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