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Lexus IS250車主 你覺得避震器軟硬如何 ?

個人認為搭配18吋的IS不管前後座
坐起來都有點「死硬」耶@@
少了一點Q的感覺 . .
就好比Bilstein配H&R與Eibach的差異= ="
或許是日系車在底盤鋼材上選用的不同吧。
這是我的淺見 . .
singdownjo wrote:
如果跟CefiroA...(恕刪)


你的胎壓是??
我也覺得軟或硬的問題很主觀
昨天全程開老姐的 IS250 去內灣
她的是普通型無 EMV 配17吋
記得以前開覺得軟硬適中
可能因為小弟年初換車
避震器配的是電子懸吊加19吋硬習慣了
昨天就覺得一車載四個人過彎時有些軟腳
我的IS250是166版本高速過彎信心度不足,還有高速變換車道是最大問題
如同各位所言,18"的版本真的有點硬,
少了一點BMW的Q度,
所以我訂了175的版本,
少了跑車化懸掛以及改為17"胎,確實好多了,
也多了很多的Q度。

但有一點比較奇特的,
可能如L原廠說明的,他在前輪連桿中多了液態緩衝套,
所以小幅度的震動其實吸收的還可以,
但是有一種前20%軟墊接一個80%的短彈簧感覺,
高速過彎會有一種前頭晃動量大一點,但是又明明還頂的住的後段。

有點信心不足的感覺,但真的操下去,也還是可以高速過彎。

我想這畢竟是L牌的車,想要純種動感的朋友,這點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PS: 馬達輔助的方向盤回饋感不很大,也輕手了點,喜歡德系風格的要考慮。
sceadu wrote:
但有一點比較奇特的,
可能如L原廠說明的,他在前輪連桿中多了液態緩衝套,
所以小幅度的震動其實吸收的還可以,
但是有一種前20%軟墊接一個80%的短彈簧感覺,
高速過彎會有一種前頭晃動量大一點,但是又明明還頂的住的後段。
有點信心不足的感覺,但真的操下去,也還是可以高速過彎。
我想這畢竟是L牌的車,想要純種動感的朋友,這點可能要有心理準備
PS: 馬達輔助的方向盤回饋感不很大,也輕手了點,喜歡德系風格的要考慮。


很精闢的看法!
沒錯, x package 就是這樣的感覺; 激烈彎路會覺得前面不太夠力, 但心一橫其實還是可以很順利的過去
車輛設定畢竟還是偏舒適取向, 方向盤回饋仍有進步空間
我是196等級的
買不到四個月右後避震器就漏油了
前天原廠保固換了新的
報價單上右後避震器是秀一萬多元
還好是保固中....
爬文看了很多大家的解釋
我目前實際上的駕駛 都還用不到很硬的懸吊
上陽明山因為 彎還好 沒有太大 太多
感覺就是"順拉" 以舒適取向還是比較適合一般用車
感謝各位的回覆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
請問一下

要從拿裡看,可以判斷避震器漏油

謝謝指教

lukepeng wrote:
雖然我不是Lexus...(恕刪)


跟我的感覺一樣
試過 IS250 196萬那台 (18") 只能說顛到不行, 是死硬, 沒有那種Q度
我自己Civic K8 改 Bilstein + Eibach 短彈簧都不會這麼離譜
SAAB 9-5 Aero 也算硬, 不過跟這個比真的是很溫柔
試完後就直接從購車名單除名. 開BMW 320 or M.Benz C200K/C280 就很 OK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