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ES200真是好車一部

CEFIROV648 wrote:
我是不清楚啦但我想...(恕刪)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間公司叫做toyota.......痾........

他們想效法ACURA進軍北美高級車市場, 但是由於在此之前的cowrn是個失敗的例子. (cowrn曾經進軍北美, 但是失敗退出)

而當時的ACURA主打的戰略是全車系都是honda的車, 直接換標誌就拿去賣(所以很便宜), 入門款甚至有布椅. 只有一款有高級車底子的honda legend, 一直做為ACURA的神主牌位子, 然後賣的奇爛無比.

那toyota就不想走一樣的風格單純去搶市場. 於是就用crown的底盤, 做出LS出來, 也就是最初的LS400(台灣沒上市) 台灣最早上市的是第二代LS400. (被人戲稱日本BENZ的那輛)

拉回來, 但是在日本同時他們又想~~~我既然都做出一輛新車出來了, 何不也在日本賣? 反正近乎是接單來賣的. 所以LS就以celsior的名子在日本上市.

隨著第二代跟第三代(上一代LS430, 路上還可以看到) 的衍化, celsior 漸漸走向跟crown截然不同的風格, (因為主體還是以北美消費市場的回報為主去改進的) 加上日本國內的需求跟反應並不高, 另一方面也想跳脫出toyota = LEXUS的觀念, 所以索性, 把celsior砍掉, 第四代LS(也就是這一代LS) 只用LEXUS的名義上市.

而同樣身為LEXUS自創車型的GS跟IS之前也有toyota的高級前身. GS =Toyota Aristo. IS = Toyota Altezza. GS是在這一代才變成獨立的LEXUS, IS則是在上一代就成為獨立的LEXUS.

也因為如此, 日本在2005年以前是沒有賣LEXUS的, 因為國民不認同”換標車” 所以LEXUS所幸在改款的時候大修大改然後才改標誌上市. 所以大大有心的話可以查查看上述中IS第一代跟第二代的差別非常大, GS, LS上一代跟這一代的差別也非常大. LEXUS極力想跳脫這種概念. 但是即便如此, LEXUS在日本賣的還是很辛苦.

上面我們講的是[專門為了LEXUS] 或是LEXUS旗下創造的車款, 接下來就是LEXUS的騙錢之術了.

然而在LEXUS成功的道路上並沒有一帆風順, 雖然LS在北美取得成功. (用俗又大碗的方法) 但是畢竟公司還是要賺錢阿, 所以安全牌還是要打的, 什麼是安全牌? 那當然就是ACURA用的不要臉的方法囉, 直接拿accord換標來玩. 那LEXUS理當就拿Camry來玩囉. 待續…….


eric3361269 wrote: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間公司叫做toyota.......飛踢痾........

他們想效法ACURA進軍北美高級車市場, 但是由於在此之前的cowrn是個失敗的例子. (cowrn曾經進軍北美, 但是失敗退出)

而當時的ACURA主打的戰略是全車系都是honda的車, 直接換標誌就拿去賣(所以很便宜), 入門款甚至有布椅. 只有一款有高級車底子的honda legend, 一直做為ACURA的神主牌位子, 然後賣的奇爛無比.

那toyota就不想走一樣的風格單純去搶市場. 於是就用crown的底盤, 做出LS出來, 也就是最初的LS400(台灣沒上市) 台灣最早上市的是第二代LS400. (被人戲稱日本BENZ的那輛)

拉回來, 但是在日本同時他們又想~~~我既然都做出一輛新車出來了, 何不也在日本賣? 反正近乎是接單來賣的. 所以LS就以celsior的名子在日本上市.

隨著第二代跟第三代(上一代LS430, 路上還可以看到) 的衍化, celsior 漸漸走向跟celsior截然不同的風格, (因為主體還是以北美消費市場的回報為主去改進的) 加上日本國內的需求跟反應並不高, 另一方面也想跳脫出toyota = LEXUS的觀念, 所以索性, 把celsior砍掉, 第四代LS(也就是這一代LS) 只用LEXUS的名義上市.

而同樣身為LEXUS自創車型的GS跟IS之前也有toyota的高級前身. GS =Toyota Aristo. IS = Toyota Altezza. GS是在這一代才變成獨立的LEXUS, IS則是在上一代就成為獨立的LEXUS.

也因為如此, 日本在2005年以前是沒有賣LEXUS的, 因為國民不認同”換標車” 所以LEXUS所幸在改款的時候大修大改然後才改標誌上市. 所以大大有心的話可以查查看上述中IS第一代跟第二代的差別非常大, GS, LS上一代跟這一代的差別也非常大. LEXUS極力想跳脫這種概念. 但是即便如此, LEXUS在日本賣的還是很辛苦.

上面我們講的是[專門為了LEXUS] 或是LEXUS旗下創造的車款, 接下來就是LEXUS的騙錢之術了.

然而在LEXUS成功的道路上並沒有一帆風順, 雖然LS在北美取得成功. (用俗又大碗的方法) 但是畢竟公司還是要賺錢阿, 所以安全牌還是要打的, 什麼是安全牌? 那當然就是ACURA用的不要臉的方法囉, 直接拿accord換標來玩. 那LEXUS理當就拿Camry來玩囉. 待續…….

(恕刪)


精彩 精彩

eric3361269 wrote:
大大果真是有心人....(恕刪)

日本有HS
你是誰

怎麼知道這麼多

eric3361269 wrote:
傳說~~~~在很久很...(恕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7%8C%E5%BF%97
維基百科找一找就有了
只不過維基只會寫公眾知道的東西
不會參雜個人觀點
meridian wrote: 日本有HS


美國也曾經賣過HS 只是賣不好 之後就撤了 我在台灣曾經看過水貨商自己進的美規HS...

CEFIROV648 wrote:
精彩 精彩...(恕刪)

謝謝大大的肯定.
statistic.stat wrote:
你是誰怎麼知道這麼...(恕刪)


路過的小車迷, 下面這位大大說的沒錯, 其實很多資訊可以從WIKI查到, 但是主要還是要去理解這些車廠的過去跟一些造車初衷.

hck819 wrote:
https://zh...(恕刪)


是阿, 我也推薦大家多去看看, 只是自己知道可以來分享一下, 大大知道天橋下說書的也有自己的理念嗎? 大大知道三國演義也有自己的理念嗎? 但是貌似大家比較喜歡看三國演義而不是去讀史冊, 而且既然這是"故事"那~~~~求證就是大大的事啦~~哈哈
-----------------------------------------------------

好的, 繼續先前的話題: LEXUS成功的道路上並沒有一帆風順, 雖然LS在北美取得成功. (用俗又大碗的方法) 但是畢竟公司還是要賺錢阿, 所以安全牌還是要打的, 什麼是安全牌? 那當然就是ACURA用的不要臉的方法囉, 直接拿accord換標來玩. 那LEXUS理當就拿Camry來玩囉.

雖然當時LS在北美主打的是更安靜, 更舒適, 馬力更大配備更多的高CP值招牌, 但是畢竟是旗艦車型, 所以還需要一個低階車款, 萬惡的ES就此誕生. ES的誕生跟toyota當時看到Acura的成功有不可否認的關聯, 至此ES這輛車一直就做為LEXUS旗下的搖錢樹. 那什麼是camry呢? Camry其實是北美的toyota分公司針對北美市場設計出來的產品, (有點像ford mondeo是福特歐洲分公司設計的產品) 一輛就是有大空間, 前驅, 便宜, 經濟省油, 用來跟那時的美國國產品牌競爭的產品. 也因為camry本身在北美的成功, 讓他當選升級成LEXUS的候選人.

要是有人有開過當年的老美國車, 再來開過當年的老日本車, 其實不難發現, 美國這個大量製造, 大量消費理念的國家造出來的車, 其實也是存在著3, 5年就汰舊換新的造車理念. 那造出來的產品可想而知. 反觀日本的造車就不一樣. 就算是國民車也認真的做好該做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的Acura跟ES可以成功的打進”中級車市場” 記住喔, 是中級車市場, 也就是別克, 克萊斯勒, 還有少部分的林肯. 美國車的這個現象約在2000年前後, 部分的美國車廠痛定思痛. 開始轉型. 所以才會有CTS, 賓士底盤的克萊斯勒的這種產品的產生. (那這跟ES有什麼關係呢? 有~~~ES在這種敵人都升級了的情況, 自己也必須提升自我才可以跟別人競爭啦, 所以其實在1代~4代左右的ES 其實都跟camry一模一樣, 就是裝了配備的高級toyota. (現在是的6代ES) 只有在上一代ES才有跟camry有著明顯的改變. 外觀跟內裝都有些變化, 但是內部的機械結構依然是跟camry一模一樣. PS在北美很多經銷商是可以開ES去TOYOTA進行保養或維修的. 這個在地大物博的北美來說, 對於住在相對偏遠的村民來說是一大福音.

甚至在這一代的ES甚至為了凸顯自己的不同, 首次用的不同於camry的avalon作為基礎, 什麼是avalon? 其實講的簡單一點就是camry加長, 他就真的只是一輛大一點的camry,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說這大ES很大的原因) 那想當然耳這種龐然巨物當然不會是日本的產物啦. 這其實也是toyota美國分公司的產物.

那麼日本呢? 日本有沒有ES呢? 日本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有~~~~因為當年ES跟camry其實就是換個標誌而已, 所以日本就已toyota windom在日本上市, 也就是現在日本camry的前身, 只是這類型的車子被日本國民視為外國血統的[假日本車] 所以其實銷量也一直不是非常出色, (我們可以從honda inspire跟honda accord 得知日本的喜好) 日本不喜歡一輛軟趴趴又大又笨(慵懶)的大轎車. 台灣的accord其實是美國honda設計的, 因為原本的日製accord美國嫌帶小. 所以就放的超級大, 實際上accord應該是比civic在大一點點的車而已. 然而賣回日本後改稱inspire, 其銷量遠遠不敵accord. 所以可想而知ES在這種環境下, 根本不會有好的顧客.

好了, 我們之前說LEXUS在2005年賣回日本, 因為旗下的IS, GS, LS已經經過歷代洗禮, 跟最初的日本高級車crown有著很不一樣的底子了. 然而ES呢? 這種還停留在直接換標誌的產品, 而且母產品(camry)還是經過日本國民認證之後否定的產品, 進來要賣地跟進口的3系列一樣貴, 可行嗎? 這其實就是為什麼LEXUS ES到現在都還不敢進到日本的原因. 同樣對於操控也是首屈一指的歐洲, 也沒有ES的身影, 因為camry也曾經試著打進歐洲, 也是以失敗告終, 所以目前(日本)(美國)(歐洲)這三大汽車市場, 只有美國有LEXUS ES. 當然中國自從變成汽車3大市場之一之後, 就又為ES開啟一道門, 然後再一次成為LEXUS的搖錢樹.

然而美國人是目睹了LEXUS從camry演變的過程, 他的價錢也跟camry息息相關, 基本上一輛滿配3.5的camry大約要35000美金, 恰巧就是ES350的入門價, 也就是說, 在加個5000美金你也大概能把ES配到跟camry一樣, 所以他們基本上不會視ES為雙B競爭對手, 他們會視ES為克萊斯勒, 別克的大轎車為競爭對手.

那把視線拉回台灣來看, 台灣並沒有目睹ES的成廠過程, 對於汽車的理解跟文化也沒有日本, 歐洲, 美國來的深遠, 我們跟大陸的這種暴發戶用車觀念又有什麼區別呢? 待續………
不用講古這麼多 還扯到各國對車的認識 照你這樣說美國的es是賣的比is跟gs差囉 恰恰相反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es賣的比is還多1/3 更不用說gs

Es本來就是舒適取向 不買他的人就是比較愛操控
買他的人就是愛舒適與配備 但是這跟他和camry 的血統有多大關係

品牌本來就有價 不然雙b的前趨是要賣誰
鍾鼎山林各有所好.ES系列個人認為蠻不錯的.
盡力的過 wrote:
不用講古這麼多 還...(恕刪)


camry還更賣更多哩, 一度成為美國銷量最多的轎車. 我就不懂了,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用(銷量)來講車子好不好呢? 所以Rolls Royce很差嗎? 我在文中講銷量, 是因為日本是以toyota的名義上市的. 大大要不要查一查 toyota avalon的銷量?

大大你願意花多少錢買Acura CSX? 你覺得它值多少錢? 查一下吧!!! 大大要是覺得這輛車能賣150萬, 那大大看LEXUS在台灣賺到翻掉了, 要不大大出資小弟幫忙引進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