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67年次開 ES350 會老氣嗎?

ES350是好車一部!Lexus所呈現出有別於歐系車的一種韻味值得您細細品味!其在台灣的後勤、維修、服務也是有口皆碑,但別忘了,購買之前可以多看多比較,祝原po找到最愛。
paulpwu001 wrote:
好幾天沒來,看來錯過...

我沒說不喜歡Infiniti,只是說這個品牌在這樣的訂價和它所提供的商品是走非主流的.意即這樣價格的大多數消費者並不會喜歡這樣的東西.如果東西和Nissan的高檔跑車那麼相近,就沒有必要再獨立出另一個品牌來賣.在這一點上更明顯的就是Acura,我這樣說並非貶抑,只是對Honda這樣分開品牌的的經營模式無法瞭解,因為Acura和Honda的區隔更小,我才說Acura如果是要針對高價車主而成立,則完全不瞭解這樣級距的車主要什麼....
(恕刪)


這位大大,Infiniti與Acura的主要市場都是在美國,在美國賣的不差耶,定位也正確!

只是I牌在台灣是給裕隆賣,若掛T或L牌肯定又是賣翻,一堆缺點自然又有一堆人說優點!

L牌與I,A牌的主力都在美國,在美國好賣的很,只是在台灣一家人可能就只有一台車,所以購車偏好"家庭房車",所以在台灣的定位才有問題!

這三個牌子我都喜歡!日本車的品質好故障率低,老美是很懶的,美國地大車一有問題送修牽車要請人載,所以美國人買日本車的考量就是少麻煩!要性能有性能,要舒適有舒適,而且不容易有問題!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這位大大,Infin...(恕刪)


Actually Paul is right. When I read a book about Lexus, one thing Lexus's management wanted to avoid was to become the next Acura. They think Acura's branding and price level (besides the NSX) was too close to Honda.
"只是I牌在台灣是給裕隆賣,若掛T或L牌肯定又是賣翻,一堆缺點自然又有一堆人說優點!"

我覺得這話不公平吧!
在台灣買 T 或 L牌是因為這牌子的優點。至於你說的缺點部分,只是買的人覺得不是那麼重要。
I or A 的定位不太一樣,他有比 L優的地方,但也有比不上的地方。

多數人買車是件大花費,所以沒辦法完全以樂趣為導向。所以 L牌起家的方向,切入的角度在這。

這邊是先以日本車廠互相來比較,畢竟歐系名牌已經建立起 "血統" 這種抽象的形象,在客觀功能外,主觀形象加分不少,豪華車客戶尤其重視這點。
高級日系車要跟高級歐系車搶市場,從血統與操控直接切入,可謂吃力不討好。所以比較理想的方式,應是先從其他地方著力。在提昇豪華與操控之外,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也就是,可靠度、服務,還有相對實惠的價格為主攻)。等時間拉長,口碑建立,附帶的"貴族血統"觀感建立後,才談得上有光環加持。此後再慢慢轉型成更接近傳統高級歐系車的市場導向,正面交戰。

I and A 在市場攻略上為什麼無法像L那般順遂,也就一目了然了。但 I and A的車本身,在特定族群裡是很有競爭力的,只是族群多大的問題。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sphenoid wrote:
"只是I牌在台灣是給...(恕刪)


Yeah, you are correct in this regard. Lexus didn't have the heritage of the European cars so they had to build up from other areas, such as more luxury/performance for less price. The first LS was build with 7 and S's performance level and equipment but with 5 and 300E's price level. It was not until later that (as we know now) LS actually compete with 7 and S series. Even so, for similar power and equipment, Lexus is still cheaper.
sphenoid wrote:
"只是I牌在台灣是給...

I and A 在市場攻略上為什麼無法像L那般順遂,也就一目了然了。但 I and A的車本身,在特定族群裡是很有競爭力的,只是族群多大的問題。

(恕刪)


在美國的汽車市場啥是主流?應台灣才是以"家庭房車"的考量才有這種說法!按您這樣說BMW也不是很主流,那在美國銷路怎會那麼好?美國一戶人家有好幾台車,您所謂的"家庭房車"我們叫做"買菜車",當然每個人的買菜車定義的級數有些不同,在美國一般的買菜車講的多是Accord與Camry,當然要好一點的雙B也是!在美國賣的最好的是Ford的pick-up F-series,人家的定位連房車都攀不上關係!這個特定族群比房車的市場還要大!這是只待在台灣的人難以想像的!

就像三菱在美國可以有鯊魚頭,在台灣硬要改成家庭房車一樣!人家也是有考量銷路耶!

我覺得不能以台灣的眼光放大到原先設計的市場-美國,人家也不是白癡,銷路差是有人會走路的!

在台灣是加減賺,台灣的眼光與美國的不同!

Acura的定位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一個高排氣量的引擎,車格也只到RL,要比與LS460比當然差了一級,但在銷路上Acura賣的很好到處跑!

我找到2006年全美的銷量:
Acura
TL: 65503

LEXUS:
ES300: 67251
Is-series: 49296

Infiniti:
G-series: 53008

BMW:
3-series: 107016

Acura與Infiniti的系列賣的不比Lexus差多少!在美國的定位正確!當然LEXUS的房車種類比I/A牌齊全是真的,還是那句話,人家賣車的要怎麼賣有其道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只是點出那一句話的問題。
後面會提到市場策略部分,只是想提供一點市場切入考量的背景邏輯。

您提的 pick-up 市場,到底算不算是豪華房車車廠要一起拉進來做市場策略的一部分呢?這市場重複性在哪?大夥自己判斷。

不妨想想豪華車市場,底下又分那些屬性,多大的車哪種屬性吃香?由小到大總括來看,又是哪種在總數佔優勢?在建立 "高級血統"的觀感上,哪種有利?您提到 A只不過缺大排氣量的車。那 L有大排氣量的車我解釋為一種優點,品牌戰略高度的優點,您要解釋為 這是一種 一堆缺點但是一堆人說優點嗎?

A or I 不想搶這市場嗎?問題是有沒有辦法弄出同質性高,競爭力又夠強的商品?若不行,就要打異質性的仗。I 近來尤其明顯,強調 Sporty and Bold,決定不要跟別人一樣。我說這市場定位有其又不得不然的背景。
事實上 A and I 都出過大排氣量,與 7, S 對應的車,可惜後繼無力。
您說 A and I 在美國的定位正確,我同意。但您也無法否定 L的策略也是正確的,甚至更有利,這就是我認為您那句話不公正的原因。

我只想點出那一句話的不公正。跟誰寫的沒有關係。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文有針對性,我道歉。

另一個感覺是,台灣其實是很 跟潮流的。所以在美國成功的商品,即使到台灣其實水土不服,也可能會熱賣,暫不探討原因。這種從國外紅到國內的現象,在美國卻非常少見的。

至於從哪裡看市場之類的。我在美國幾年,養兩台車。但我剛好在台灣看汽車百科長大。當然我很業餘,只是一個消費者的長期觀察,也可能是我理解錯了。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tom2517 wrote:
Yeah, you ...(恕刪)

其實 BMW 也用同一招對付過 Mercedes。加上 Mercedes 自己一段時間上在可靠度上失足,導致今天這掙扎局面。
有意思的是,韓國車也用類似的手法,進逼日本車中。
Who needs a lifestyle-statement SUV?
sphenoid wrote:
我只是點出那一句話的...
我只想點出那一句話的不公正。跟誰寫的沒有關係。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文有針對性,我道歉。

另一個感覺是,台灣其實是很 跟潮流的。所以在美國成功的商品,即使到台灣其實水土不服,也會熱賣。

至於從哪裡看市場之類的。我在美國幾年,養兩台車。但我剛好在台灣看汽車百科長大。當然我很業餘,只是一個消費者的長期觀察,也可能是我理解錯了。

(恕刪)


兄台太客氣了, 我認為A/I/L都是好車,各有其市場考量,我都很喜歡!

台灣與美國的最大差別不是跟不跟的上潮流,而是台灣家庭大多只有一台車,所以"幸福家庭房車"的銷量最大!個性房車/性能房車/跑房車等自然市場不大,但美國的市場大足以養的起各種族群,您待過美國應知道,以前台灣還排斥沒屁屁的掀背車,現在也趕也上潮流了!

至於我提F-series,是因您提特殊族群,那我就題這個case!要特殊,pick-up比房車的銷量還多!

而A/I的銷量我也有提數據,總體上LEXUS因車型多一定賣的比A/I好,但比各車系其實沒差很多!

G-series的目標是成功的,銷量可以證明!M-series賣的不是那麼好,表示此種級距跑房車還是不看好,L牌的GS車系也是一樣!我倒是要查一下M-series與GS間的銷量,因兩者的定位差不多,不過GS應會賣的較好!

數字會說話,Acura的各車系的銷量也不差,但RL之後就沒有更高級的車!

我在台灣有訂汽車購買指南,1988年訂到我來美國為止!我大學唸ME,自然對汽車有興趣,不過研究所唸的就與這無關,不過理論還是懂一些!

我覺得L與A/I牌不必像L與雙B一樣的對立,都是好車!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覺得不會阿...

很多人把它拿來跟CAMRY相比...
但真的要實際看過之後,才能知道ES好在哪邊...
細膩的用料、安全是CAMRY比不上的...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