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LS350 & RX350雙V6開箱】 輕熟愛車男走自己的路(保養工單分享)

worte:
3456cc大排量順...(恕刪)
ICONNECTION worte:新LS改六缸3.4T數字也要寫500才比以前460有感

因為上一代的LS460的馬力380ps
這一代即使改渦輪且降成3.45L的V6
但馬力卻比LS460更大為421ps
所以才多40為500表示馬力約同5.0L的NA吧
如下附圖的5.0L為425ps/6000rpm

至於LC500馬力為477ps
卻和馬力421ps的LS500同名為500
在於前者是477ps/7100rpm
至於後者是421ps/6000rpm
轉速峰值的不同
因而概約同名為500吧
ICONNECTION worte:RX300/IS300才符合名不符實的潮流

以下這個算是當今市售尚存3.0L且為NA的V6吧?

否則多為3.5L
也是取個馬力近似值而稱為300或30i
以下這個例子
明明是3.5L的引擎卻因馬力只有260hp而稱其為300

一如把原先的2.0T改為300
車廠為求觀感正確的車名操作吧
可能覺得不熟悉該車種的人會在第一印象中
把300認為3.0L
以馬力而言也較為接近
不至於讓人看到2.0T
忽略T的意思或不明其意
直觀感受2.0不夠力
且單看數字也會覺得比2.0T更為高級
因為300大於2...
再來若日後也要像他廠渦輪引擎
同排量有高低馬力之分
車名也較好操作
如BMW的20i和30i或賓士的250、300
即不如此
也已用與自家的200、250作出識別性
雖然Lexus的200和250都是NA
我說在座的各位都是 worte:
因為上一代的LS460...(恕刪)


沒錯的, 你寫的前面有討論過, 其實名不符實的灌水命名方式最早應該是歐洲車廠開始的. W212 E250就是一顆1.8T, 而M235i 其實只有3.0T(後來更上一層樓變成M240i), 大家早就見怪不怪, Lexus只是太老實直到LC500上市推出後才恍然大悟, LS500上市時開始加入型號膨風術.

但眾所皆知, LC與LS關係密切, LC雖然沒直接說是LS的Coupe版本, 但使用同一具GA-L平台/十速變速箱以及其它零組件, 驅動方式一樣, 同一車廠的姊妹車搭載不同引擎已經少見了, 型號最後竟然還使用一樣, 那真的極為罕見.

我不負責任來猜:

1.) LC將會與LS一起推出4.0 V8渦輪F版本LS F & LC F (這應該已經確認)

2.) 屆時LC非油電版順勢不再搭載NA V8而改為搭載3.4T發動機, 但一樣叫作LC500(與LS500如出一轍)

3.) 另外我個人推測這些應該是為LEXUS油車引擎全面渦輪化/整合命名鋪路 (現在BBA+P要買NA的車也不容易了)

猜錯沒送雞排….
100分....但還是買不起.....!
車子開了一兩個月, 約兩千公里, 寫一點心得好了: (什麼車長不好停or油耗太差, 這都是你買車前可以預期的, 買了就應該怪自己而不要怪車子, 在此不贅述)

優點:
1.) 旗艦級車格很大氣, 開了快20年5/E/A6, 這次換車有感
2.) 舒適度極佳+配備優秀+行路感優異, 讓我到哪裡都想開她去, 上班當黑頭車開, 放假當GT開.
3.) 中船排檔頭與後面超寬的扶手在同一平面, 右手很放鬆
4.) 內裝細節+內飾超厚Alcantara真的很精緻. 音量/轉台鈕在同一個圓心, 很make-sense


當然缺點也不少:

缺點:
1.) 十速變速箱問題: 降速快停止時會有一不自然的頓挫(不是每次但每天會感到一兩次), 更新到第二版變速箱軟體還是一樣. 這問題Cayenne E3八速也有, 可能是多檔位變速箱通病, 和泰快發布更新吧.
2.) 方向盤按鍵規劃太過"平面", 很難用摸的選定要按的那一鍵
3.) 發動後第一次定速啟動方式過於繁複: 1.要先方向盤先按開關 2. 在按Set才能開啟.
4.) 通風椅非常好用, 但是省卻實體按鈕, 要進選單才能調整.
5.) 熄火後音響系統立即斷電, 想待一下都不行, 只能再開電門
6.) 後座中間座位, 因傳動軸以及塑造更"包覆"的左右座而十分突起, 不利成人乘坐(多數旗艦車款都有此現象).
7.) 倒車攝影解析度不太好, 很像是在台灣外掛的.




新世代的L在駕馭感受上已經不是"印象中","傳說中"的樣子,而是舒適操控兼具了...

ICONNECTION wrote:
車子開了一兩個月, ...(恕刪)
PUPING45 wrote:
新世代的L在駕馭感受...(恕刪)


把該有的操控感受還給駕駛, 算是美事一樁.


貼幾張上週好天氣拍的







又發現一個"特殊"處, 先前德國車(賓士)的線傳若在D檔若駕駛解開安全帶或開門, 一般系統會介入強制入P, 但LS不會自動入P. 僅有電子手煞車會作動.



ICONNECTION wrote:


把該有的操控感受...(恕刪)


最近把行車模式設在ECO, 處理稍微弱一點但還可以接受,變速箱順很多。

台北東區示範停好停滿:
ICONNECTION wrote:


把該有的操控感受...(恕刪)


最近把行車模式設在ECO, 電子油門出力稍微弱一點但還可以接受,但變速箱順很多。

台北東區示範停好停滿: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